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学生姓名:郎灵秀学号:41391020
二、题目: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Jinling Prophecies in Hong Lou Meng
《红楼梦》中金陵判词翻译的功能对等
三、题目来源:真实□、自拟■(二选一)
四、结业方式:设计□、论文■(二选一)
五、主要内容: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框架,分析《红楼梦》中金陵判词的翻译。
奈达认为,译者应选用最贴切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使译文读者能达到与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水平,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
《红楼梦》中的金陵判词以诗歌的形式,通过多种艺术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特征,预示人物命运,既有信息传递功能,也具备诗歌的美学功能。
本文从判词中更为突出的意象、修辞格和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比分析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个版本的翻译。
本文发现,杨译侧重于实现判词的美学功能,较多地保留了原文的意象,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译文信息的损失;霍译则主要考虑译文读者的反应,重新选择译文中的对等语,同时也用注释等方式尽力传达原文信息。
六、主要(技术)要求:
七、日程安排:
第1周2月20日—2月26日提交论文题目和联系方式
第2周2月27日—3月 5 日完善论文题目,开始撰写任务书
第3周3月 6 日—3月12日完善任务书
第4周3月13日—3月19日撰写选题报告和写作提纲
第5周3月20日—3月26日完善选题报告,导师检查参考资料
第6周3月27日—4月2 日开始撰写论文一稿
第7-8周4月12日—4月16日完善论文一稿
第9-10周4月17日—4月30日提交一稿,导师阅读一稿并反馈
第11周5月1日— 5月7日撰写论文二稿
第12周5月8日—5月14日提交二稿,导师阅读二稿并反馈
第13周5月15日—5月21日撰写三稿
第14周5月22日—5月28日论文定稿,打印装订
八、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Hawkes, D. (1973). The story of the stone. London: Penguin Books.
Nida, E. A & C. R Taber (2004).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Yang, Hsien-Yi & Yang, Glays. (1994).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ijiing: Foreign Langauage Education Press.
冯庆华,(2007),《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雅青,(2012),许渊冲“三美论”关照下金陵判词的翻译,《文学教育(中)》,第12期,7-8。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学生签字:年月日
系(所)负责人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