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白云煤矿回风立井基岩段施工作业规程2014年7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2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施工工艺 (10)第四章、井筒防治水措施 (15)第五章、辅助系统 (16)第六章、井筒施工测量 (17)第七章、劳动组织及循环图表 (18)第八章、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18)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21)第十章、避灾路线 (40)第十一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消防措施…………………………….. ..40第一章编写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2、回风立井井筒剖面图、平面图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程》GB50213-201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300-20026、《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04-2007、《煤炭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与评级办法》(1999年版)。
8、《建井工程手册》(2003年版)第二章工程概况1、矿井概况根据山西汾西正升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计划,延伸井田内原金泰和煤矿主井,并改造为正升煤矿回风立井。
2008年因井下突水造成原井口封闭,现在井筒前期筹备工作已结束,井筒积水已排出,工作面注浆已结束,即将进入井筒掘砌施工。
2、风井井筒主要技术特征井口设计标高+1592.000m,井筒净直径φ3.5m,井筒设计深度暂定392.0m,井筒实际深度标高为+1200.000m,井筒已经进入基岩段,井筒主要技术特征见下表:井筒主要技术特征表井壁为素砼支护,井壁厚度350mm,井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白云煤矿风井井筒井壁结构一览表3、井筒地质及水文地质3.1 地层(一)地层及地质构造1、区域地层区内地层区划属于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鄂尔多斯地层分区,贺兰山~桌子山地层小区。
桌子山背斜东翼出露和赋存的地层有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中北部出露有侏罗系中下统,第三系、第四系;西翼赋存的地层则除没有第三系和侏罗系外,其它与东翼相同。
桌子山背斜轴部出露有太古界千里山群变质岩系,向两翼依次分布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地层。
其区域地层特征见表1-2-1。
2、区域构造桌子山煤田千里沟白云煤矿位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西缘断裂坳陷带,桌子山褶断束内。
其主体构造为走向近南北的桌子山背斜。
桌子山背斜以千里山、桌子山为主体,出露长达80km,背斜轴部出露太古界千里山群,两翼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出露。
由于桌子山东麓大断裂的切割,东翼地层保存不完整。
形成东陡西缓的不对称背斜构造,东翼倾角大于25°,西翼倾角则小于15°。
桌子山背斜西翼主要褶皱为岗德尔背斜,主要断裂为岗德尔~西来峰逆断层等。
东翼以压扭性逆断层为主,主要为桌子山东麓大断裂,断层面倾向西,倾角大于50°,北部称千里山逆断层,南部变为多个分枝,呈帚状,如莫里~苛素乌逆断层、棋盘井逆断层,阿尔巴斯逆断层等。
区内未见岩浆岩侵入煤系地层。
表1-2-1 桌子山煤田区域地层表本井田位于桌子山背斜东翼,千里山逆断层以东。
井田及其周边发育赋存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太古界千里山群(Ar)、震旦系长城统(Z)、寒武系中统阿布且亥组(C2a)、奥陶系下统桌子山组(O1z)、三叠系延长统(T3y)、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安定组(J2a)、侏罗系上统~白垩系下统志丹群(J3-K1zh)、第四系、现叙述如下:(1)太古界千里山群(Ar)分布于矿区西侧,岩性以石榴子石片麻岩、花岗片麻岩及石英片岩为主,出露厚度>100m。
(2)震旦系长城统(Z)分布于矿区西侧,岩性上部灰白、中部肉红色石英岩,具波状层理,下部夹数层紫红色砂质泥岩,底部为底砾岩。
厚度>150m。
(3)寒武系中统阿布且亥组(C2a)分布于矿区西侧,岩性为浅灰色石灰岩,具鲕状结构和竹叶状结构,底部中夹钙质泥板岩。
地层厚度150m左右。
(4)奥陶系下统桌子山组(O1z)分布于矿区西侧,岩性上部为灰色厚层状石灰岩,下部为石灰岩中夹石英岩,地层厚度>250m。
(5)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分布于矿区西侧,岩性上部为黄绿色中粒砂岩夹薄煤线,中下部为砖红色长石石英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
地层厚度622m,与下伏老地层呈断层接触。
(6)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分布于矿区之内,千里山逆断层以东,为本区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浅灰~灰色各种粒级的砂岩与泥岩和砂质泥岩互层,含煤层1~11层,其中可采8层。
地层厚度135~230m,平均210m,与下伏延长组呈假整合接触。
(7)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分布于矿区东侧,岩性主要为黄绿色,灰绿色中粗粒砂岩夹砂质泥岩,底部为砾岩,厚度109m,与下伏延安组呈假整合接触。
(8)侏罗系中统安定组(J2a)分布于矿区东侧,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石英砂岩与紫红色、灰绿色泥岩互层,厚度250m左右,与下伏直罗组呈整合接触。
(9)侏罗系上统~白垩系下统志丹群(J3-k1zh)分布于矿区东侧,岩性上部为紫红色砂岩夹薄层砂质泥岩,下部为暗紫色砾岩。
厚度>20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10)第四系(Q)现代河床沉积、残坡积、风积黄土、风积砂。
全区分布普遍。
厚度一般小于10m。
3.2 地质构造影响井田煤层赋存形态的主体构造为千里山逆断层。
该断层位于矿区西侧,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倾角80~85°,断距1000~2000m,延长数十公里。
上盘位于断层西侧,主要为太古界千里山群和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地层;下盘位于断层东侧,赋存的地层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
受断层逆冲的影响,中生界地层倾角较大或直立甚至倒转。
根据在原腾龙煤矿井下实测石门岩层产状和采掘面煤层产状,岩煤层倾向西,倾角85°。
说明地层已发生倒转。
由于千里山逆断层的牵引致使区内于原杨站清煤矿与原化工煤矿间有一张性推断断层存在,断层面倾向南,倾角75°左右。
由于逆断层的侧向挤压,煤岩层节理较为发育,特别是煤层,沿节理面磨擦呈光泽较强的镜面。
井田内未见岩浆岩侵入。
根据现行规范对矿区构造复杂程度的分类,应属构造中等类型。
3.3、煤系地层本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与东胜煤田的延安组地层可以对比,属于鄂尔多斯台向斜,北部侏罗系含煤岩系的组成部分。
为特大型坳陷盆地河湖相含煤建造,地层厚度135~230m,平均210m,含煤层11层,可采5层,各煤层累计厚度19.61m,可采厚度累计18.52m,含煤系数9.34%,可采含煤系数8.82%。
6、可采煤层井田内共有可采煤层5层,分别为2、3、10-1、10、11号煤层。
分述如下:(1)2号煤层位于延安组上部,赋存于井田中部,1号煤层西侧倾向西,倾角85°左右。
煤层厚度1.20~3.92m,平均2.31 m,由南向北增厚,在202号孔煤层厚度3.92m,含夹矸5层,结构复杂,利用厚度3.30m。
煤层顶底板岩性均为灰色细砂岩。
与3号煤层间距2.99m。
该煤层为核实区内较稳定的可采煤层,原焦祥林煤矿井下有M1、M2采掘点控制,较可靠。
(2)3号煤层位于延安组上部,赋存于井田中部,2号煤层西侧倾向西,倾角85°左右,煤层厚度2.00~3.86m,平均3.69 m,利用厚度2.00~3.71m,平均2.64 m,根据202号煤资料,煤层厚度3.86m;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矸1层,利用厚度3.71m。
煤层顶板岩性为灰色砂质泥岩或细砂岩,底板为细砂岩或砂质泥岩,该煤层为核实区内较稳定的可采煤层,原焦祥林煤矿井下有M3、M4采掘点控制,较可靠。
(3)10-1号煤层位于延安组下部,赋存于井田西部,9号煤层西侧,该煤层为10号煤层的上分层,在核实区北部原腾龙煤矿巷道内实测M5采掘点厚度2.96m,而在南部的原杨站清煤矿采掘点M6、M7厚度分别为2.94m和2.80m平均2.90m。
在原杨站清煤矿南端,该煤层已与10号煤层合并为一层,中间仅有0.20m夹矸。
煤层顶底板岩性均为深灰色泥岩,与10煤层间距0.20~9.10m。
该煤层为核实区主采煤层之一,属较稳定的主要可采煤层。
(4)10号煤层位于延安组下部,赋存于井田西部,为10号煤层的下分层。
在原腾龙煤矿巷道内实测的采掘点M8厚5.30m。
M9厚5.65 m。
向南原杨站清煤矿采掘点M10厚5.65 m,M11厚5.67 m。
再向南原化工厂煤矿采掘点M12厚8.70m, M13厚8.66m。
原审计联营煤矿采掘点M14厚9.10 m, M15厚9.85m。
原双喜煤矿采掘点M16厚9.85 m, M17厚10.40 m。
煤层厚度5.30~10.40m,平均7.83m。
煤层顶板岩性为炭质泥岩,底板岩性为灰色细粒砂岩,泥质胶结,遇水软化。
与11号煤层间距11.17m。
该煤层为核实区主要煤层之一,属较稳定的主要可采煤层。
(5)11号煤层位于延安组底部,赋存于井田西部,在原双喜煤矿至原化工厂联营煤矿间近南北向展布,向北于原杨站清煤矿南端偏出核实区外,该煤层厚度(M18)1.41~(M19)1.61m,平均1.51m,煤层结构简单为不含夹矸的单一煤层。
煤层顶板岩性为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或细粒砂岩,底板为灰白色粗粒石英砂岩。
该煤层在核实区内属较稳定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2-2。
3.3含水层矿区位于桌子山东麓,其西侧为高山峻岭,东侧为起伏丘陵,矿区地势相对南高北低,海拨标高1400~1600m之间,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由暴雨形成的洪流汇入南北走向的千里沟集中向区外排泄,然后西越桌子山,经10km汇入黄河。
这一地段黄河水位平均标高1065m,矿区内最低标高比黄河水位高200m左右,因此,黄河水不能补给矿区地表水,也不能补给地下水。
矿区内地层赋存较全,皆不同程度含有孔隙~裂隙水,因受岩性、构造等条件影响,含水微弱而不均匀。
3.4 地温、瓦斯等1、瓦斯据白云煤矿提供的2005年由内蒙古安全防护计量一站提交的矿井瓦斯等级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报告,本矿井为低沼气矿井。
据邻近煤矿调查结果,周边煤矿均未发生过瓦斯爆炸事故。
2、煤尘煤尘爆炸性试验由内蒙古煤田地质局科研所承担。
本区煤火焰长度120mm,抑止煤尘爆炸最低岩粉填加量85%。
该区煤具有煤尘爆炸的危险性。
3、煤的自燃根据内蒙古煤田地质局科研所测试结果,白云煤矿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自燃。
4、地温及放射性异常本井田属正常地温区,无放射性异常。
3.5 井筒涌水量据矿方提供资料,矿井正常涌水量5m3/h,最大涌水量10m3/h。
煤矿位于干涸河床内,开采时务必注意,防止沟通水力联系;注意洪水通过采空塌陷进入井下,造成突水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