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课件

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课件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4)利用特殊景观定位: 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 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自然景观中日本的富士山和樱花、南极 洲州的五羊雕塑,北京的万里长城,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 版纳的竹楼、泼水节等。 (5)典型区域特征定位: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 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 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如根据降水和气温情况大致 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岸还是 大陆西岸。
) D.西北—东南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1)B (2)D (3)A 【解析】 此题组考查读图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通过图中经纬 网可知该岛是位于加勒比海中的岛屿。第(1)题,山脉为河流的 分水岭,结合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确定分水岭为东西走向;第 (2)题,从图中纬度可确定该岛位于东北信风带内,所以甲河流 域为迎风坡,降水较多,而乙河为背风坡,降水少,所以D正确; 第(3)题,从图中看出甲所在地区纬度低,因此为热带,夏季气 压带、风带移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而冬季受东 北信风控制,甲河流域为迎风坡,所以降水也多,因此为热带 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点评】 小区域图有时候很难进行准确定位,有时只需要大致 定位,结合高中所学的理论,来分析问题即可,另外在今后的 学习过程中要多注意一些特殊区域。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农业区位条件、城市化等知识,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1)从 Y所处位置,判断其气候即可作答;(2)M为密西西比河,密西 西比河三角洲易发生洪涝主要从地形、气候进行分析;(3)两地 为尼罗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都有纬度较低、临河、有河流 冲积平原的优势;(4)S为上海市,其转移制造业会促进周边地 区制造业的发展,促进周边城市化的发展。 【点评】 树立心中地图,以点、线、面来记忆地图的形式有很 多种,如本题中河口三角洲本身是河流入海形成的地形区,可 以作为一个面,而从河流来看又可以看做沿线一点,即入海口 的一点,如在世界地图中还可以看做沿北回归线附近的一点。 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位置的共同点来发散比较不同区域的特征, 是学习地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点评】 此题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定位,如纬度、城市还有不 同地区的海拔高度等,但是既然与地形剖面图结合在一起, 那么试题必然考查与地形有关的内容,即空间定位是我们做 题的一个前提,还要与给到的其他信息综合分析试题。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点拨】 ◎“精”定——该定位要求是进行精确的定位,如城市、省区、 国家名称、河流、湖泊、地形区、铁路线、岛屿、洋流等的 名称,一般在精确定位时,利用经纬网来定位是最常见的, 但是这种定位要求高,所以也会用到其他方法。 ◎“粗”定——该定位要求相对低些,如气候类型的分布、 自然带的确定往往不需要进行精确的定位,只要大致定位即 可解题,这种定位一般利用分布规律和原理来定位,因此了 解地理中的规律、原理对定位尤为重要。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 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 状。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湖 南省的形状像人头,湖北则像顶帽子,黄河像个“几”字形、长 江中下游的形状则像个字母“W”。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 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3)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①借助熟悉的点,根据相对位置定位 如要判断P(45°N,125°N)在哪儿,可以联想到与其距离较近的 北京(40°N,116°N),可知该点在北京东北,由此可以确定P点 在我国东北地区。 ②代用熟悉的地理事物,根据相对位置定位。这是最常用的定位 方法之一,就是以我们已经熟悉的河流、湖泊、海峡、海湾、内 海、山脉、铁路、城市等为参照点,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例1[2011·天津卷]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______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 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3)图1-2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 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 区的城镇化进程。 (4)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二 空间定位“五主”和“五辅”
空间定位“五主”和“五辅” 1.空间定位常用的五种主要方法 (1)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理事物都有精确的经纬度位置,要仔细观察地图,熟悉重要 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当具备了较扎实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的基础,解题时就能通过经纬度数据进行正确判断。如:北美 大陆中部经度约为100°W;我国中部经度约为100°E,南回 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介于10°S~40°S和120°E~ 150°E之间。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例2[2011·四川卷] 图1-3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 回答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2.学会构建区域空间定位的“心图”。 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我们可以首先熟悉其轮廓,了解与其 相关的重要的海湾、海峡、半岛,重要的山脉走向,河流水系 特征等。再叠加上经纬网,从中选取一些重要的点,如东南西 北的四至点、轮廓图的几何中心点、重要的山峰、湖泊、港口、 城市等的地理坐标信息。接着我们可以采取“以线串点”的形 式,沿海、沿河、沿边、沿交通线、沿经纬线等,将重要的半 岛或岛屿、海湾、海、海峡、入海河流、港口、相望的国家等 标志性地物串起来。如非洲的空间定位“心图”。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3)利用地理原理来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掌握 并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就可以间接推导出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如根据某个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就可推测该地位于南北纬 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4)利用题目中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有些题目在题干中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自然、人 文特征,对缩小定位范围和提高定位速度很有帮助;有的提示 信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 (5)综合定位法: 给某一区域定位,有时采用一种方法是不够的,解题时往往需 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1)C 【解析】 由图中地理事物可知此大洲为南美洲,由图 可知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形多在1000米以下,且地势起伏较小, 故应以高原和平原为主;由乙地所在纬度及海拔高度可确定 其为亚马孙平原,属于巴西,而巴西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 海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东部,故ABD三项错误。 (2)A 【解析】 甲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其附近有巴西暖流 经过,其同纬度的对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故甲地盐度高(暖 流增盐,寒流减盐);本格拉寒流是典型的上升流,要比甲地 明显;甲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不产油橄榄(主要产在亚热 带气候区);甲地对岸的沿岸属于热带沙漠景观,故选A。
高考大纲版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 专题1 区域空间定位能力
专题一 区域空间定位能力
专题一 区域空间定位能力
专题一 │考情报告
考情报告
专题一 │考情报告
专题一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备考引擎
考向预测 区域地理空间定位是研究区域、分析区域的基础,在地 理学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动向: 1.以特征显著的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事物分 布、区域自然、人文特征、区域内的人地关系等。 2.对考生都不熟悉的小区域为背景进行考查。此类读图 要求学生空间定位能力较强,一般会以经纬网形式的插图 出现。 3.以长效和短效的热点为切入点创设情境。高考试题贴 近生活,所以会以热点地区的插图作为命题的背景,因此 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专题一 │专题网络构建
专题网络构建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点、线、面”及“心图”的空间建模
1.学会围绕“点、线、面”进行空间的联想与发散。如以武 汉为例: 从“点”来看,武汉——湖北省的省会,华中重镇,九省通衢 之地,中国“光谷”、重要的钢铁、汽车、造船、棉纺等工业 中心。 从“线”来看:武汉——位于长江中游,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 京广铁路、汉丹铁路、沪蓉铁路在此会合,通过武麻铁路又与 京九铁路相通。 从“面”来看:武汉——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江汉平原(著名 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部经济地带, 长江沿岸经济带。
专题一 │专题备考引擎
复习策略 高考试题钟情于区域地理,因为很多地理问题最终要落实到具 体区域。所以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课下零散时间多看地图,特别要注重世界地形、世界 气候、中国地形、中国气候图。 2.重点熟悉在高中教材中涉及的一些典型区域,如德国鲁尔 区、美国硅谷等。 3.熟悉世界和我国一些有典型特征的地区。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2.空间定位中的五种辅助定位方法 (1)依据海陆位置定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海陆位置,有些位于大陆东部,有些位于 大陆西部,有些深居大陆内部,有些被海洋所包围(如岛屿), 利用这一特性可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2)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类型的分 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 量变化的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 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如:气候类型数据图、地貌 示意图、河流径流量图、人口结构图、地球日照图及文字说明 等,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