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三)一、不定项选择。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下列对于知识产权的表述正确的是(B )。
A、知识产权既是私权也是公权B、随着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缔结,世界各国关于知识产权的种类和内容的规定相同C、知识产权是开放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其种类和内容也相应地改变D、在我国,知识产权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加以规定2、侵害知识产权承担的停止侵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D)。
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无过错责任原则3、对侵害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我国现行立法上采取的是(A )。
A、补偿性原则B、惩罚性原则C、以补偿性原则为主,以惩罚性原则为辅的原则D、以惩罚性原则为主,以补偿性原则为辅的原则4、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作品,独创性是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的(B )。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5、下列关于著作权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是(B )。
A、只有作者和被视为作者的单位才可能成为完整的著作权主体B、文字作品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可能成为完整的著作权主体C、电影作品的制片者不可能是完整的著作权主体D、事实上的作者不一定享有著作权6、邓某于1970年4月1日创作了一幅国画,1973年6月22日将该画的原件出售与曹某。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A、曹某自购得原件之日起享有该画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B、国画是美术作品,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故曹某不能因为购买原件而取得任何著作权C、曹某因为购买该画的原件而取得该原件的展览权D、曹某因为购买该画的原件而取得该作品的展览权7、申请人自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申请之日起( B )、()、()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可以享有优先权。
A、12个月、6个月、6个月B、12个月、12个月、6个月C、12个月、12个月、12个月D、12个月、6个月、12个月8、在我国,两个申请人在同一日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应当( B )。
A、根据先后顺序确定申请人B、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C、由受理申请单位确定申请人D、根据先发明原则确定申请人9、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有(B )。
A、独创性B、识别性或者显著性C、实用性D、美感10、为防止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被侵犯,商标权人在其他不同类别的商品上注册与该商标相同的商标,这种商标是( A )。
A、防御商标B、联合商标C、证明商标D、驰名商标11、(ABD)是具有法定时间性的权利,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该权利即丧失。
A、外观设计专利权B、商标权C、商业秘密权D、广播电视组织权12、(BC )必须经过国家依法批准授予方能产生。
A、表演者权B、实用新型专利权C、商标权D、商业秘密权13、下列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中,我国已经加入的有(ABCD )。
A、《伯尔尼公约》B、《巴黎公约》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D、《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4、(ACD )不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A、诽谤他人的小说B、新闻综述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通用表格15、只要同时符合下列哪些条件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应该被视为作者。
(ABC )A、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B、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C、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D、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16、甲和乙合作创作了一部法学专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BD )。
A、不论该法学专著是否可以分割使用,其著作权均应由甲乙共同享有B、不论该法学专著是否可以分割使用,在未取得乙的同意的情况下,甲不得行使著作权C、如果该法学专著可以分割使用,只有在甲乙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才能对该作品行使著作权D、如果该法学专著不可以分割使用,只有在甲乙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才能对该作品行使著作权17、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包括(ABD )发明创造。
A、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B、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C、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D、退休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有关的18、下列关于集体商标的表述正确的是(AC )。
A、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B、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C、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D、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19、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商业标志( ABCD)A、商标B、商号C、原产地名称D、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潢20、判定发明专利是否侵权的原则包括( ABCD)A、全面覆盖原则B、等同原则C、多余指定原则D、禁止反悔原则二、判断分析。
(先判断正误,再阐述理由,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按我国专利法,只有发明专利申请必须进行实质审查。
2、自然人摄影作品的财产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3、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单位。
4、按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在作品中,仅有电影作品以及以类似拍摄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作品享有出租权。
5、在我国,商标必须具备可视性。
三、概念比较。
(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1)都是对著作权的限制(2分)。
(2)条件不同,法定许可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3分)。
(3)内容不同,法定许可只规定了5种情形,而合理使用包括12种(3分)。
(4)对于部分法定许可的情形而言,著作权人可以享有保留权(2分)。
2、商标与商号(1)都是商业标志,都具有区别功能(2分)。
(2)功能不同(2分)。
(3)构成不同(2分)。
(4)与企业的关系不同(2分)。
(5)适用的法律不同(2分)。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何谓发明专利所要求的新颖性?(1)新颖性的概念(3分)(2)公开的标准(4分)(3)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3分)2、我国商标法规定了哪些种侵害商标权的行为?(1)未经商标权人允许,在相同商品或者近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3分)(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有权的商品的(2分)(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示的(2分)(4)未经商标权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商品投入市场的(3分)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 1小题,共 18 分)论侵害知识产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1)主观过错是侵权行为的要件还是民事责任的要件(3分)(2)目前关于侵害知识产权民事责任的几种观点(3分)(3)探讨归责原则应当把侵权行为的类型、民事责任的类型联系起来(6分)(4)停止侵害适用无过错责任(3分)(5)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适用过错责任(3分)六、案例题。
(本大题共 1小题,共 12 分)甲用英文将自己在加拿大多年的生活经历整理成小说《望乡》之后,于2001年11月和中国大陆A出版社签定了关于该作品英文版的为期18个月的专有出版合同,约定合同从2002年3月开始履行。
小说出版以后,产生了较大反响。
甲在中国大陆B出版社工作的朋友乙为方便读者在未能和甲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将其翻译成中文,并交由B出版社于2002年8月加以出版。
丙发现该中文译本后,觉得对中国学生很有教育意义,即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由C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该电影上映时,正值甲回国省亲,发现后即将乙、丙、B出版社和C电影制片厂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
问题:1、乙是否侵害了甲的权利(1分)?理由是什么(2分)?2、B出版社侵害了谁的哪些权利?(3分)3、如果B出版社以不知侵权为由,可否免除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2)如果乙向它提供了伪造的甲的授权书,可否免除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2分)4、丙和C电影制片厂侵害了甲的哪种权利?(2分)二、1、对。
我国专利法规定了三种可以获得专利权的对象,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除发明外,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只进行形式审查。
2、对。
在我国著作权法上,财产权的保护期有两种计算方法,即死亡起算主义和发表起算主义。
一般而言,自然人的作品适用死亡起算主义,而法人的作品使用发表起算主义。
但对摄影作品作了特别规定,适用发表起算主义。
3、错。
职务作品分两种情况。
一种其著作权由作者享有,单位在两年内享有优先使用权;另一类作者仅享有署名权,其他著作权由单位享有。
4、对。
在我国著作权法上享有出租权的对象包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计算机软件和录音录像制品。
但录音录像制品不是作品。
5、对。
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必须具备可视性,排除了音乐商标和气味商标。
六、(1)乙侵害了甲的权利(1分),侵害的是翻译权(2分)。
(2)B出版社侵害了甲的复制权、发行权、侵害了A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3分)。
(3)不可(2分)。
可以(2分)。
(4)丙侵害了改编权,C侵害了制片权。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