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差错与飞行安全
一、人为因素与人为因素学
一般在英文文献中,人为因素都以复数形式(Human Factors)出现,在研究人为因素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识人为因素的个体以及群体形式。
1)个体人为因素
个体人为因素也可以称之为人为要素。
2)群体人为因素
用数学及物理学的说法,可以把群体人为因素看成是一种人为因素。
它包含了操作、现场作业、组织管理及监督等各个方面。
简而言之,人为因素学是一种综合的技术体系,它谋求把与人类有关的众多领域内的知识见解灵活地应用于实践,来提高装备的安全性和效率。
人为因素学所跨越的领域不亚于工程学。
一个工程师不可能了解工程学的全部领域。
同样地,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精通人为因素的各个领域。
二、人为因素学的基本原理
人为因素学有许多重要的内容,这里列举其中与工程热力学中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相通的论点,即:“不能要求人为差错为零,只能通过防止差错和制定容错措施来控制差错。
”
这样的说法可能会引起各种议论,例如:“既然那是理所当然的事,那还研究它干什么?”“把差错视为不得已的事情并予以宽容是不
对的”等等。
可是,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明确指出“不能制造出永动机”。
与此相似,从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结构来看,人不能100%地避免失误。
认识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工程学打消了制造永动机的念头,转达而以不断地改进技术来实现提高热效率。
同样道理,人类也要去掉要求“没有差错的人”的幻想,转而通过积累从人为因素中得来的经验,去实现更好地控制差错,最大限度地将事故发生率降低到接近于零。
经常说,航空事故中70%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详细研究一下以往的资料就会明白70%这一数字是和飞行员的错误相联系的。
再看看剩下的30%,有设备故障,设计错误、制造错误、管制错误等等,这些都和人为因素息息相关,追究下去的话,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事故100%地与人为因素有关。
”
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
人为因素是一种涉及领域和知识都很广的方法体系,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有用的概念和方法。
但是,需要尽力把重要的概念转换成方法,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
例如:有“事故链”这么一个概念。
这就是说:“大事故极少是因为一个原因引起的,总是由于许多事件像链条似地连结在一起而发生的,所以,要防止事故只要切断这个链条上的某一个环节就可以了。
”
从把概念转换为方法的观点来看,可以考虑“分析事故链”的问题。
即对作为对象的事故进行分析,具体地写出存在着怎样的事故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