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确保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有序;操作运转,特制订具有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希;位各位员工认真执行;一、投料前的准备;1、检查反应釜、电子秤上的秤量桶、包装桶是否干净;校正电子秤;更换复配产品生产前,反应釜、电子秤上;秤量桶、包装桶进行清洗;2、反应釜、原料储槽各阀门是否处于应处于的状态;3、上岗前要穿好工作服、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确保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有序正常操作运转,特制订具有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希望复配岗位各位员工认真执行。
一、投料前的准备1、检查反应釜、电子秤上的秤量桶、包装桶是否干净、完好;校正电子秤;更换复配产品生产前,反应釜、电子秤上的秤量桶、包装桶进行清洗。
2、反应釜、原料储槽各阀门是否处于应处于的状态(开或是关闭)。
3、上岗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戴好橡胶耐腐手套,橡胶套袖、戴好活性炭防毒口罩及眼罩,工作完毕到全自动风淋室吸尘,要更衣,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4、复配生产装置现场不允许长期堆放原料,当天生产用的原料,当天从仓库内领取。
5、溶解氢氧化钠、SPC-5501、SPC-520生产中是放热反应的,投料前首先在反应釜夹套内通上冷却水。
二、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操作1、严格按工艺要求的原料名称、数量、投料顺序投料,按工艺要求控制好搅拌或鼓泡时间。
2、在生产中,突然遇到停电时,操作工应立即停止投料,及时向上汇报,由生产部主任工程师拿出处理办法后,再进行投料。
3、生产中发现投错原料,及时向上汇报,由生产部主任工程师拿出处理办法后,再进行投料。
4、复配生产流程示意图、碳酸钾溶液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和生产工艺流程简述见附件“复配生产流程示意图、碳酸钾溶液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和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三、设备操作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1、准备必要的开车工具,如扳手、管钳等;2、生产前检查各有关阀门的开闭状态,如关闭底阀,开启冷却水阀门,开启原料槽出口阀等。
3、检查加注各部润滑油脂。
4、确认传动部分完好后,点动电机,检查搅拌轴是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严禁反转.5、听减速机和电机声音是否正常,摸减速机、电机、机座轴承等各部位的开车温度情况:一般温度≤ 40℃、最高温度≤60℃(手背在上可停留8秒以上为正常)。
6、经常检查减速机有无漏油现象,轴封是否完好,看油泵是否上油,检查减速箱内油位和油质变化情况,釜用机封油盒内是否缺油,必要时补加或更新相应的机油。
7、检查反应釜本体有无裂纹、变形、鼓包、穿孔、腐蚀、泄漏等现象,保温、油漆等是不是完整,有无脱落情况。
8、检查过滤器运行是否正常,过滤器中的滤芯要求一个月更换一次。
9、做好设备卫生,保证无油污、设备见本色。
10、检查纯水泵运行是否正常。
13、检查生产用的抽液泵运行是否正常。
14、检查纯水、自来水和蒸汽管道是否完好。
15、检查产品和原料储槽是否完好。
四、必要的个人防护要求和使用方法1、没有毒性或腐蚀性的原料投料、出料和发生泄漏时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戴好橡胶耐腐手套,戴好橡胶饭单、橡胶袖套、戴好活性炭防毒口罩及眼罩,工作完毕要更衣,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2、有毒性的原料投料、出料和发生泄漏穿好化学防护服、戴好安全帽、戴好橡胶耐腐手套,戴好活性炭防毒面罩,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工作完毕要更衣,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五、巡检措施1、每天生产部主任工程师对复配生产工艺情况进行巡检,并在“日常工艺检查表”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每天生产部安全员对复配生产安全情况进行巡检,并在“日常安全检查表”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每天生产部设备员对复配生产设备情况进行巡检,并在“日常设备检查表”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物料的危险特性复配生产中所用原料的物料的危险特性,详见“生产中所用原料的MSDS汇编”.七、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1、易燃、易爆品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A、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B、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C、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急救电话:120。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急救电话:120。
2、毒害品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A、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到安全场所。
也可以用水泥、沥青或适当的热塑性材料固化处理再废弃。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B、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
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C、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人工呼吸;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B、灭火方法:火灾报警:119;a)灭火人员必须戴好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b)灭火人员戴好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后,积极抢救;限制泄漏或燃烧范围;c)扑救时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毒害品溢;3、腐蚀品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A、泄医。
急救电话:120。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急救电话:120。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急救电话:120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急救电话:120B、灭火方法:火灾报警:119。
a)灭火人员必须戴好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
b) 灭火人员戴好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后,积极抢救人员,限制泄漏或燃烧范围。
c)扑救时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毒害品溢出。
d)遇毒害品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及时采取堵漏措施。
3、腐蚀品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 A、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
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沙土,遇酸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B、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胶防腐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C、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急救电话:120。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治疗。
急救电话:120。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治疗。
急救电话:120。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治疗。
急救电话:120。
D、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4、更加详细、具体、针对性的复配生产中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详见“生产中所用原料的MSDS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