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

1.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是用于密封的氟塑料之一。

聚四氟乙烯以碳原子为骨架,氟原子对称而均匀地分布在它的周围,构成严密的屏障,使它具有非常宝贵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表14—9)。

聚四氟乙烯对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有很高的抗蚀性,即使温度较高,也不会发生作用,其耐腐蚀性能甚至超过玻璃、陶瓷、不锈钢以至金、铂,所以,素有“塑料王”之称。

除某些芳烃化合物能使聚四氟乙烯有轻微的溶胀外,对酮类、醇类等有机溶剂均有耐蚀性。

只有熔融态的碱金属及元素氟等在高温下才能对它起作用。

聚四氟乙烯的介电性能优异,绝缘强度及抗电弧性能也很突出,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很低,但抗电晕性能不好。

聚四氟乙烯不吸水、不受氧气、紫外线作用、耐候性好,在户外暴露3年,抗拉强度几乎保持不变,仅伸长率有所下降。

聚四氟乙烯薄膜与涂层由于有细孔,故能透过水和气体。

聚四氟乙烯在200℃以上,开始极微量的裂解,即使升温到结晶体熔点327℃,仍裂解很少,每小时失重为万分之二。

但加热至400℃以上热裂解速度逐渐加快,产生有毒气体,因此,聚四氟乙烯烧结温度一般控制在375~380℃。

聚四氟乙烯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小,容易产生键间滑动,故聚四氟乙烯具有很低的摩擦系数及不粘性,摩擦系数在已知固体材料中是最低的。

聚四氟乙烯的导热系数小,该性能对其成型工艺及应用影响较大。

其不但导热性差,且线膨胀系数较大,加入填充剂可适当降低线膨胀系数。

在负荷下会发生蠕变现象,亦称作“冷流”,加入填充剂可减轻蠕变程度。

聚四氟乙烯可以添加不同的填充剂,选择的填充剂应基本满足下述要求:能耐380℃高温即四氟制品的烧结温度;与接触的介质不发生反应;与四氟树脂有良好的混入性;能改善四氟制品的耐磨性、冷流性、导热性及线膨胀系数等。

常用的填充剂有无碱无蜡玻璃纤维、石墨、碳纤维、MoS2、A123、CaF2、焦炭粉及各种金属粉。

如填充玻璃纤维或石墨,可提高四氟制品的耐磨、耐冷流性,填充MoS2可提高其润滑性,填充青铜、钼、镍、铝、银、钨、铁等,可改善导热性,填充聚酰亚胺或聚苯酯,可提高耐磨性,填充聚苯硫醚后能提高抗蠕变能力,保证尺寸稳定等。

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填充后的聚四氟乙烯其抗压强度(表14-10)、压缩弹性模量(表14-11)、抗弯强度(表14-12)、硬度(表14-13)、摩擦系数和耐磨耗性(表14-14)、热导率(表14-15)均比纯四氟乙烯高。

但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则有所下降,线膨胀系数(表14-15)也减小。

表14-10不同温度下加填充剂前后聚四氟乙烯的抗压强度① (Pa)①5%变形。

表14一ll 不同温度下加填充剂前后聚四氟乙烯的压缩弹性模量(×103 Pa)表14—12 不同温度下加填充剂前后聚四氟乙烯的抗弯强度(Pa)表14-13 加填充剂前后聚四氟乙烯硬度与温度的关系布氏硬度(HB)材料室温(℃)高温温度,℃布氏硬度(HB)聚四氟乙烯填充聚四氟乙烯4.657.48105~13079~130125~1651.412.281.51表14一14 加填充剂前后聚四氟乙烯的摩擦系数与磨痕宽度填充剂及含量(体积%)摩擦系数μ磨痕宽度(mm)纯聚四氟乙烯萤石2%,MoS25%云母20%,MoS25%云母砂20%,石墨5%石英砂20%,MoS25% CdO20%,石墨10%玻璃粉15%玻璃粉30%,Cu粉5% 玻璃粉25%,CdO15% 云母10%玻璃粉25%,CdO20%MoS24%,石墨1%0.200.200.220.240.210.220.180.190.200.2012.701.992.102.872.601.824.032.281.201.28表14—15 填充剂对导热系数及线膨胀系数的影响填充剂含量(体积%)导热系数[kcal/(mm·h·℃)] 线膨胀系数,(1/℃)(25~200℃)纯聚四氟乙烯铜粉50%青铜粉27%石墨15%~20%石墨50%玻璃纤维22%玻璃纤维13%O.2l0.92O.41O.39O.180.390.328~25×10-51.6×10-56.4×10-58.0~6.6×10-5—8.0×10-59.0×10-5应予注意的是加入填充剂后对pv值的影响。

聚四氟乙烯最大加值不足常数,而是随负荷及速度而改变。

负荷增加则最大pv值减小;速度增加最大pv值增大。

加入填充剂可使最大pv值提高10倍以上。

此外,聚四氟乙烯作摩擦副材料与使用时的环境有关.如填充四氟制品在油或水润滑环境即少油润滑状态下会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JB/T 6627-2008 碳(化)纤维浸渍聚四氟乙烯编织填料 285KBQB/T 3628-1999 螺旋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335KB SH 3402-1996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 174KBSH 3402-1996 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 196KBQB/T 3627-1999聚四氟乙烯薄膜 251KBQB/T 3624-1999 聚四氟乙烯管材 156KBJB/T 6618-2005 金属缠绕垫用聚四氟乙烯带技术条件 205KBJB/T 10688-2006 聚四氟乙烯垫片技术条件 185KBHG/T 3705-2003 金属网聚四氟乙烯复合管与管件 307KBGJB 773A/3A-2000 航空航天用镀银铜芯聚四氟乙烯绝缘电线电缆详细规范-526KBGJB 773A/2A-2000 航空航天用镀镍铜芯聚四氟乙烯绝缘电线电缆详细规范-675KBGB/T 17737.2-2000 射频电缆第2部分:聚四氟乙烯(PTFE)绝缘半硬射频同轴电缆分规范 1123KBGB/T 5009.8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64KB SJ/T 9556.2-93 实心聚四氟乙烯绝缘同轴射频电缆质量分等标准 142KBSJ 50973/9-98 SFF-50-6-51型聚四氟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详细规范 309KB SJ 50973/8-98 SFF-50-5-51型聚四氟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详细规范 350KB SJ 50973/7-98 SFF-50-2-51型聚四氟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详细规范 266KB SJ 50973/4-95 SFCJ-50-5-51型打孔聚四氟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详细规范292KBSJ 50973/3-95 SFT-50-5-51型聚四氟乙烯绝缘半硬同轴电缆详细规范 363KB SJ 50973/2-95 SFT-50-3-51型聚四氟乙烯绝缘半硬同轴电缆详细规范 334KB SJ 50973/1-95 SFT-50-2-51型聚四氟乙烯绝缘半硬同轴电缆详细规范 346KB SJ 50973/12-98 SFF-50-3-53型聚四氟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详细规范 210KB SJ 50973/11-98 SFF-50-3-52型聚四氟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详细规范 208KB SJ 50973/10-98 SFF-50-3-51型聚四氟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详细规范 218KB SJ 20749-99 阻燃型覆铜箔聚四氟乙烯玻璃布层压板详细规范 135KBSJ 1563-80 实心聚四氟乙烯绝缘同轴射频电缆(暂行) 865KBQB/T 3626-1999 聚四氟乙烯棒材 279KBQB/T 3625-1999 聚四氟乙烯板材 831KBJB/T 8560-1997 碳化纤维/聚四氟乙烯混编填料 195KBJB/T 8558-1997 石棉/聚四氟乙烯混编填料 197KBJB/T 7899-1999 填充聚四氟乙烯软带导轨技术条件 205KBJB/T 7898-1999 填充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 254KBJB/T 6627-1993 碳(化)纤维浸渍聚四氟乙烯编织填料 77KBJB/T 6626-1993 聚四氟乙烯编织填料 62KBJB/T 6618-1993 金属缠绕垫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技术条件 70KBJB/T 50007-1999 聚四氟乙烯编织填料产品质量分等 147KBJB/T 50006-1999 碳(化)纤维浸渍聚四氟乙烯编织填料产品质量分等 155KB HG/T 3028-1999 糊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 229KBHG/T 2903-1997 模塑用细粒聚四氟乙烯树脂 452KBHG/T 2902-1997 模塑用聚四氟乙烯树脂 524KBHG/T 2901-1997 聚四氟乙烯树脂粒径试验方法 496KBHG/T 2900-1997 聚四氟乙烯树脂体积密度试验方法 290KBHG/T 2899-1997聚四氟乙烯材料命名 172KBHG/T 2899-1997 聚四氟乙烯材料命名 349KBHG/T 21609-1996 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橡胶复合垫片 481KBHG/T 21562-1994 衬聚四氟乙烯钢管和管件 964KBHG 20628-1997 钢制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美洲体系) 233KBHG 20607-1997 钢制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欧洲体系) 256KBHG 20536-1993 聚四氟乙烯衬里设备 497KBGB/T 5009.8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05KB GB/T 11679-1989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11KBGB 11678-1989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 143K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