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年级特色班级建设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37中屈明馨
一种好习惯能使一个人终身收益。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
所以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低年级的学生一时很难适应角色的转换,对学校的学习完全生疏,许多规则和道理对成人来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对孩子还得具体从头一点一点地讲清楚,孩子才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例如,刚入学的新生,听到上课铃响时,总是乱哄哄的,还不知道安静下来。
或许跟他们课间休息的时间少了许多,没有发泄调皮的时间。
我根据孩子们爱记儿歌的特点,编出了三字经:“铃声响,快坐好。
”这一招还真管用,好的学生带动了另一部分学生,基本能保持安静。
但是时间一长就不管用啦,还得靠严格要求。
接着,观察学生下课的准备工作,要求作业快,学习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小助手一起督促。
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是一件非常大的工程,我结合《三字歌》的贯彻落实,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三个一",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
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
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楚。
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
总之,一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不是两三天的事情,所以,要时时讲、天天讲,做到百讲不厌。
因为他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