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生长发育及护理(2个月)教学提纲

婴幼儿生长发育及护理(2个月)教学提纲

婴幼儿生长发育及护理(2个月)婴幼儿生长发育及护理(2个月)一、养育重点●开始把大小便●防止发生尿布疹●注意观察哭声●培养规律性生活习惯●练习俯卧抬头每天至少2次,每次半小时以上●逗引宝宝发音●给予宝宝丰富的感觉刺激●坚持户外活动,进行三浴锻炼●合理营养,坚持母乳喂养,预防肥胖症二、体格发育检测标准●身长:男孩:55.3-64.9厘米,平均为60.1厘米女孩:54.2-63.4厘米,平均为58.8厘米●体重:男孩:4.6-7.5千克,平均为6.0千克女孩:4.2-6.9千克,平均为5.5千克●头围:男孩:37.0-42.2厘米,平均为39.6厘米女孩:36.2-41.0厘米,平均为38.6厘米●胸围:男孩:36.2-43.4厘米,平均为39.5厘米女孩:35.1-42.3厘米,平均为38.7厘米三、智能发育检测方法●大运动发育水平1、大运动发育水平①宝宝仰卧时,两侧上下肢对称地展开,能使下巴、鼻子与躯干保持在中线位置②俯卧时,宝宝的大腿在小床上,双膝屈曲,双髋外展。

如果宝宝俯卧在一平面上,宝宝头开始向上举起,使下颌能逐渐离开平面5-7厘米,与床面约呈45度角,不再偏向一侧,稍停片刻,头又垂下来③拉腕坐起时,宝宝的头可自行竖直2-5秒④扶宝宝肩部呈坐位时,宝宝的头下垂使下颌垂到胸前,但能使头反复地竖起来⑤托腹悬空,宝宝的头能举到与躯干成一水平线,但腿仍下垂2、居家测试方法3、促进发育方法①训练宝宝俯卧抬头②训练宝宝竖抱抬头③训练宝宝转头④做被动体操⑤练“爬行”●精细动作1、精细动作发育水平①用拨浪鼓柄碰手掌时,宝宝能握住拨浪鼓2-3秒钟不松手②把悬环放在宝宝手中,小手能短暂离开床面,即使手张开或合拢,环仍在手中2、居家测试方法3、促进发育方法①训练宝宝手的抓握能力②训练宝宝手的握持能力③训练宝宝看、玩小手●适应能力1、适应能力发育水平①当悬环或拨浪鼓从宝宝脚的平面移向他的胸上方时,能转过头来注视物体或注视大人拿玩具的手②用玩具在眼前晃动时,宝宝能立即注视玩具,视野范围超过90度,距离可在1米左右2、居家测试方法3、促进发育方法①刺激宝宝的听觉能力②让宝宝转头寻找声源③用音乐激发宝宝的愉快情绪●语言1、语言能力发育水平①宝宝能偶尔发出a、o、e等元音,有时能发出像鸽子叫的咕咕声②在与妈妈对视时,宝宝可呈现灵活、机警和完全清醒的表情③在与观察者接触时,宝宝能集中注意,有时能以发音来回应2、居家测试方法3、促进发育方法逗引宝宝发音●社交能力1、社交行为发育水平①大人逗宝宝玩时,宝宝有微笑、发声或手脚乱动等反应②宝宝仰卧时,在没有任何社交刺激的条件下,有时能自发地并有选择性地看着大人的脸(时间短暂)2、居家测试方法3、促进发育方法逗引宝宝发笑四、喂养护理●喂养重点(一)婴儿的饮食特点出生1~2个月的婴儿与新生儿相比,所需的乳量有所增加,这时可适当添加些辅食。

对于用牛奶喂养的婴儿,现在可用全奶进行喂养,同时可适量添加些蔬菜水或水果水。

婴儿一般在出生后的15天,就开始服用鱼肝油和钙剂。

浓鱼肝油滴剂每次1~2滴,每日3次,钙剂可遵医嘱。

(二)母乳喂养次数如果母乳一直分泌的很好,那么这一时期哺乳的次数也会根据婴儿的个性二逐渐稳定。

不过在这一时期,夜间不用哺乳的婴儿是很少的。

当然那些食量小的婴儿,即使白天每隔3小时哺乳一次,也不会觉得饿,在夜里不哺乳也能入睡。

(三)母乳喂养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时母亲对宝宝喂养的规律已经比较掌握了。

不过在以下三个方面还应注意:①如果母乳分泌减少,则必须为宝宝增加牛奶,或把凉白开水装到奶瓶里让宝宝喝。

也可在哺乳后让宝宝喝20毫升左右的水果水。

②通常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在这时不会有真正的病。

如果有“稀便”的现象,一天大便7~8次,有时还会出现吐奶、湿疹,但只要宝宝能精神饱满地吃奶,就用不着担心。

即使有点小“症状”,也不要用打针等方式来折腾他。

③这时宝宝的力气也大了,在吸吮乳房时会经常咬伤或挤伤母亲的乳头,所以母亲应注意保护乳头,以防引起乳腺炎。

每一侧的乳头应避免让婴儿连续吸吮15分钟以上。

(四)如何进行混合喂养当母乳分泌不足或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完全用母乳喂养,则需要用代乳品来补充,且一天内至少用一次的话,这种喂养方式就称为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所取得的效果虽然比母乳喂养差些,但要比完全人工喂养要好。

若是因为母乳分泌不足而必须进行混合喂养时,应先让婴儿吸吮母乳,当母乳吸吮完后再用人工喂养的方式来补充他尚未获得的营养。

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混合喂养,可在两次哺乳的间隙进行一次人工喂养。

在进行混合喂养时,母乳每天喂养的次数不得少于3次,若每天只喂1~2次,则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五)人工喂养所需要的奶量按通常的标准,出生时体重在3000~3500克的婴儿,长到1个月时,每天可喝奶700毫升左右。

在1~2个月期间,以每天喝奶800毫升为宜。

如果每天喝7次,则每次约为120毫升,若分6次喝,则每次约为140毫升。

不过这也只是大致的标准,若是食量小的婴儿也许吃不到这个标准,而食量大的婴儿可能每次会吃到150~180毫升,但最好不要超过150毫升。

如果婴儿吃完了150毫升还在哭闹,可以给婴儿喝30毫升左右加有白糖的温开水。

常见情况(一)打嗝宝宝打嗝多为良性自限性打嗝,没有成人那种难受感,“打”一会儿就会好的,当然对新生儿打嗝也应该以预防为主,小儿在啼哭气郁之时不宜进食,吃奶时要有正确的姿势体位,吃母乳的新生儿,如母乳很充足,进食时,应避免使乳汁流得过快;人工喂养的小儿,进食时也要避免急、快、冰、烫,吸吮时要少吞慢咽,宝宝在打嗝时可用玩具引逗或放送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情志,减少打嗝的频率。

宝宝打嗝的原因新生儿打嗝是正常现象,因为小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成水平状,所以小儿容易出现打嗝溢奶。

新生宝宝打嗝是极为常见的现象,不是病。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打嗝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是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膈肌痉挛,所以打嗝的次数会比成年人多。

新生儿打嗝多由三方面原因引起:一是由于护理不当,外感风寒,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俗话说是“喝了冷风”而诱发打嗝;二是由于乳食不当,若乳食不节制,或过食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药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三是由于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一时哽噎也可诱发打嗝。

宝宝打嗝的处理方法宝宝打嗝一般是不需要特别处理的,通常宝宝过一阵,或者喝点水就会有所缓解。

若宝宝长时间打嗝不止或间隔时间太短,可作以下处理。

1、宝宝在进食后打嗝,可以多抱一会儿,轻轻拍宝宝背部,或是轻柔按摩腹部来帮助排气,可以预防宝宝打嗝及溢奶。

2、喂一点温开水或以有趣的活动来转移婴儿的注意力,也可以改善宝宝打嗝症状。

3、如果宝宝频繁地打嗝,同时并有食欲变差、体重减轻或频繁呕吐,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做详细检查。

预防打嗝的方法①在宝宝哭的时候不要进食,这样很容易打嗝。

②吃奶时要讲究正确的姿势,要注意头比身子高。

③母乳喂养时注意避免乳汁流得过快,人工喂奶也要避免太急,奶瓶倾斜45度角,可以让气泡跑到奶瓶底端,不会让宝宝吃进气泡而打嗝。

④每次吃完奶,竖着抱起来轻轻地拍着后背,直到打出嗝以后再放下,宝宝的肠胃会比较舒服。

(二)户外活动我们知道,国外的产妇生了孩子又洗头又洗澡,很快就抱孩子回家了;还会抱着未满月的孩子在沙滩上晒太阳……他们这样做是能够认识到,自然界的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可以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使人体机能得以改善。

也就是说,他们明白:户外活动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很有益处。

户外活动好处多宝宝整天呆在屋里,会使宝宝对气温变化很敏感,遇到天气稍有变化,就会鼻子不通气或咳嗽。

而适当的户外活动给带来的宝宝好处很多--可使宝宝开阔眼界,心情愉快;能增进食欲,晚上睡眠也会很好;还可增进皮肤和鼻黏膜的功能,促进大脑皮层形成条件反射以改善体温调节能力,增强适应外界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可预防感冒的发生;新鲜空气比密闭的室内空气氧含量高,有利于新生儿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发育;宝宝接受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后,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具有预防佝偻病的效果;宝宝在户外,看到更多的人和物,在观察与交流中可促进他的智力发育。

新生儿也可做空气浴新生宝宝还很娇弱,能不能到户外,享受空气浴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夏秋季节出生的新生儿,在生后半个月即可开始短时间、间断地在户外晒晒太阳,接触一下大自然,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对他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都有一定的好处。

可是要注意的是,活动的次数和时间应当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新生儿户外活动要循序渐进新生儿从医院刚回家,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不能有对流风;之后,可逐渐过渡到在室内打开的窗前活动;半个月后,可选择较好的天气,给孩子穿暖,带他离开房间到户外活动。

活动时间从5分钟起,逐渐延长,每日2~3次,让孩子对外界环境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天气容许的情况下,满月后的孩子每日户外活动应逐渐达2小时以上。

家长可以此为借鉴,逐步安排自己孩子的户外空气浴。

户外运动要注意天气条件新生儿进行户外活动还取决于季节、气温和婴儿适应的情况。

户外活动以春秋为好,夏季要在阳光不太强的树荫下活动,或戴上宽沿白帽,冬季最好不到户外,因为宝宝还很小,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都较低。

你知道吗?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夏季可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春秋两季可在上午9点后到下午3点前。

户外活动最好的去处应该是社区、庭院、公园等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地方。

带新生宝宝到户外活动的注意事项◎宝宝患病时,抵抗力下降,应暂停户外活动◎夏季不要让太阳直射身体◎不要抱宝宝到人多嘈杂的地方(如大型超市、商场),以免婴儿被感染上病菌而发生疾病。

◎不要带新生儿到马路边,吸入大量尾气危害很大。

◎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

(三)读懂宝宝的面部表情宝宝人小需要却很多,偏偏自己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这让父母们在抚育宝贝的喜悦快乐之余,平添了些担忧,唯恐对小宝贝照顾不周。

所幸的是,虽然宝宝不会说话,但也不是把“心事”全藏在心里,他们正用“小脸”向你诉说着此刻的心情呢!宝宝的不同面部表情有着不同的含义,妈妈读懂这些表情后,可以更好地照顾宝宝。

表情1:咧嘴笑潜台词:兴奋愉快宝宝的笑来得突然,短暂而快速的,嘴角牵动,笑容骤现,伴随的表现是两眼发光、两手晃动,舒展着魅力。

这是宝宝心情愉快、兴奋的表示,父母应报以笑脸,用手轻轻地抚摸宝宝的面颊,亲吻宝宝的额头,给予鼓励表情2:瘪嘴潜台词:要求宝宝瘪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似的,这是啼哭的先兆,也是对成人有所要求的信号。

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了解宝宝的要求,适时地去满足他的需要,如喂他吃奶、逗他开心等。

表情3:撅嘴、咧嘴潜台词:要小便男宝贝通常以撅嘴来表示要小便,女宝贝则多以咧嘴或上唇紧含下唇来表示要小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