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预防职务犯罪法制教育讲座稿同志们:大家好!根据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安排,我和同志们共同学习与预防职务犯罪相关的法律知识。
今天的交流既不是开讲座也不是作报告,而只是从比较肤浅的角度说一说个人的一些看法。
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质监系统职务犯罪概述;二、质监系统职务犯罪特点及原因;三、质监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和控制。
首先,我们来探讨第一个问题,质监系统职务犯罪概述。
在探讨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职务犯罪,最近,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透明国际”组织,公布了2008年度清廉指数排行榜。
在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中,我们国家排名69位,以10分为满分,我国得分3.5分,属于腐败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然而在我国腐败往往又是职务犯罪的代名词和政治用语。
那么什么是职务犯罪呢?为便于理解我们首先来共同学习以下几个法律条文。
刑法第382条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385条规定,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刑法第397条规定,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以上法律条文存在着共同特点:都涉及国家工作人员,都与职务有关。
那么职务犯罪的概念也就基本明确了,简单的讲职务犯罪是基于职务所实施的犯罪。
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罪名,而是指利用职务所实施的各种犯罪的一个总称。
可见①职务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任命与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②在行为界定上,必须是与行为人职务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③在行为方式上,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或不正确作为。
我国法律规定,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共有两大类;一类是贪污贿赂类案件,共有12个罪名由反贪污贿赂局负责侦查;另一类是渎职侵权类案件共有42个罪名由反渎职侵权局负责侦查。
据统计:质量技术监督部分频发、高发的职务犯罪罪名有:贪污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非法拘禁罪等,其中贪污罪、受贿罪属于侵财类犯罪,也是在平时生活中最经常听说的罪名,大家也都比较熟悉,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再展开讲述,下面我们重点学习我国《刑法》关于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玩忽职守罪(刑法第397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构成玩忽职守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队、政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玩忽职守罪在主观方面是一种过失。
3、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者放弃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只有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才能构成犯罪。
如:郑州市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所总工程师刘书彦、起重科科长刁立军被指派对江西火电建设公司报检的龙门吊进行验收检验,两人在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验的情况下,便向报检方出具了合格的检验报告。
该所检验员苗爱民、王鹏在没有实际到现场参加检验的前提下,在该份检验报告的检验员处签了字,使原本不合格的该龙门吊取得了合格的验收检验报告,火电建设公司拿到合格的检验报告后,立即将该龙门吊投入使用。
同月27日,该龙门吊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倒塌,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的严重后果。
后来刘某等四人均被法院以玩忽职守罪作出有罪判决。
玩忽职守罪立案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4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7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2、导致2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5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的;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1年以上,或者破产的;7、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100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情、私利,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案件,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情节严重的行为。
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2、主观方面出于故意。
3、客观方面实施了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
4、只有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
如: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钱国顺、稽查大队长徐栋在处理一起假冒伪劣产品案件中,因徇私舞弊分别被法院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
具体案情是:2000年11月23日晚,句容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工商、公安等对句容市金日莱保健品厂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厂涉嫌正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便把工厂所有产品异地封存。
次日句容质监局立案调查。
该局稽查大队大队长徐栋等人初步估价,又经局长钱国顺签发,认定假冒伪劣产品案值20多万元,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主管部门。
后来企业所在地的领导找到钱国顺说情。
身为一局之长的钱国顺便把说情人带到徐栋面前,当面要求具体办案时从轻处理。
徐栋见局长如此,也就置原则于不顾,不按规定对这批产品进行质量控测和价值鉴定,而仅以“利用食品标签弄虚作假”对这起典型案例作降格处理,还故意把封存的产品货价,从20多万元降到5.5万元。
徐栋口头向钱国顺汇报,钱不仅未提异议,还让徐按此意见提交局“案审会”讨论,致使“案审会”仅对句容市金日莱保健品厂处以11万元罚款和责令停止生产销售的决定,而没有把它移交司法机关。
法院经过审理认定钱国顺、徐栋在执法过程中徇私舞弊对依法应移交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不进行移交,情节严重,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遂作出以上判决。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案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对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案件不移交的;2、三次以上不移交犯罪案件,或者一次不移交犯罪案件涉及三名以上犯罪嫌疑人的;3、司法机关发现并提出意见后,无正当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4、以罚代刑,放纵犯罪嫌疑人,致使犯罪嫌疑人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行政执法部门主管领导阻止移交的;6、隐瞒、毁灭证据,伪造材料,改变刑事案件性质的;7、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牟取本单位私利而不移交刑事案件,情节严重的;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刑法第414条)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对制售伪劣商品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有徇私舞弊的主观故意。
即明知是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而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3、客观方面实施了不履行法定追究责任的行为。
4、只有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
如浙江省余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原稽查大队副大队长杨峥,2003年8月19日,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联合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产品“地条钢”企业的消息泄露给余姚市超威金属制品厂业主马建军,同月20日,浙江省、宁波市和余姚市三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质监局)联合对该厂进行查处,当场查扣“地条钢”100吨及螺纹钢5吨,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
随后,杨峥伙同该局监督稽查科工作人员戚军民利用共同承办该案的职务之便,为徇私情向有关领导作虚假汇报,并向该局案审会提出马建军被查扣的“地条钢”轧制圆钢用于生产外贸产品、处罚依据不足的案件处理意见,从而使马建军被查扣的100吨“地条钢”得以逃避处罚,并继续轧制成螺纹钢等伪劣钢材销售给他人。
2004年3月4日,杨峥又向马建军通风报信,致使马建军将查扣的约100吨“地条钢”大量隐匿他处或销售给他人。
后来,杨某、戚某均被法院以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判刑。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立案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放纵生产、销售假药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2.放纵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犯罪行为的;3.放纵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4.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不履行追究职责,致使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得以继续的;5.3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职责,或者对3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的;6.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质监系统职务犯罪特点及原因:随着质监事业的发展壮大,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工作权威的不断增强,质监队伍受“糖衣炮弹”腐蚀的危险性和利用职务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检察机关研究发现质监部门职务犯罪案件易发环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行政审批(审核)环节。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实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对部分产品的生产实行生产许可,对制造、修理计量器具实行许可,制造、修理特种设备实行许可,对企业的产品标准进行审核、备案、注册,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资质实行审核,以及计量认证认可等,如不按程序、标准、条件严格把关,也容易导致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如:浙江省桐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综合业务科科员蒋根元利用为企业修订产品企业执行标准、标准备案等便利,搭顺风车收费,雁过拔毛、中饱私囊,按他自己的话说活不能“白干”。
2002年至2005年间,利用职务便利,采用部分收入不交本单位财务的手段侵吞公款173047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3万元。
二是行政执法环节。
稽查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如不严格按程序规定进行执法,容易导致错案和诉讼的发生;现场检查中如不细致,就可能导致放纵假冒伪劣生产、经销行为的发生;因案件涉及亲朋好友等关系利害人,如不能正确把握,通风报信,泄漏与案件有关的情况,为行政相对人说情,隐瞒客观事实真相等也容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