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期末复习第一章民间文学:集体创作的、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
民间文学的范围:歌谣、神话、谜语、戏曲(对联)民间文学的起源:劳动与生活、休闲、神话民间文艺学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学的一门文学,是一门既具有交叉性又具有独立性的学科。
英国是开展民俗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
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安徳烈*兰等。
芬兰是当代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活动的中心。
1989年联合国第二十五届大会向会员国提交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芬兰学派编纂的《民间故事类型》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
徳国,《国际民俗学科目》日本,《日本昔话集成》和《日本昔话通观》1935年,钟敬文在《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一文中,首次运用“民间文艺学” 一词来作为民间文学研究的学科名词。
1983年,钟敬文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发表了《建设新民间文艺学的一些设想》的讲话,提出我们要建立一门以“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从实际出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民间文艺学”,并对这门学科的宏观框架进行构想与阐明。
学习中国民间文学的目的与要求:1、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2、增进我们对中华文化(尤貝是下层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全而了解3、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4、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民间文艺学知识中国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基本原理、民间文艺传承学、民间文学分类学、民间文学体裁学、民间文艺美学、民间文艺研究的信息学。
将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引入中国,从20世纪30年代起,一些在国外学习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留学生,如吴文藻、林惠祥、杨成志、费孝通等。
PS西部和北方少数民族以《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为代表的英雄史诗群(中国著名三大史诗),四南以《人类迁徙史》、《阿细的先基》、《苗族古歌》为代表的创世神话系列。
少数民族的传说与长诗,如《嘎达梅林》、《阿诗玛》、《孔雀公主》。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
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
(表现:1、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口头性: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
变异性: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泄稿,处在不断变化中。
(表现:1、作品的语言变化2、作品的内容、情廿、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
传承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而在不断变化,另一方而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泄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左的因素经过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
(表现:作品的内容上2、作品的形式上3、具体作品的传承上)传承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的佼佼者;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有固立的传承渊源(亲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第三章神话左义:是人类各共同体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
(史前时期最主要的文学体裁之一,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
)特征:1、叙事艺术2、民族性3、神圣性4、创作非自觉性分类:自然神话按母题分类(《创世纪》)人文神话-…按题材分类(众神争斗)研究:美国民间文艺学专家汤普森1932-1937年著《民间文学母题索引》价值:文化史价值;文化审美价值(现象层、语言层、意蕴层)中国现代神话大致经历五个发展阶段:a萌芽阶段(1903-1923)b奠基阶段(1923-1937)茅盾《中国神话ABC》、闻一多《伏浚考》c拓展阶段(1937--1949) d低谷阶段(1950 —1978)e繁荣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神话理论探讨的多样性:a神话基本理论的探讨(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b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戴珂《中国古代神话》)c少数民族神话探索(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世界…各民族的创世神话信仰》)d神话比较研究e神话史研究f方法论研究(陈建宪《神话解读》)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女蝎造人、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第四章民间传说泄义: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传播,与一泄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风俗相关的故事。
民间传说是囤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体文学。
“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
分类: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风物传说、风俗传说、动植物传说民间传说与神话:同:都具有解释的叙事功能异:1、二者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先民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成的;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
2、二者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角是神:民间传说所叙述的是人。
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同: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转化。
异:1、民间传说总是与一左的纪念物相关联,用绕客观实在物进行叙事;民间故事却无需围绕客观实在物构建故事。
2、民间传说的主人公一般是历史上的:民间故事却完全不受历史的局限。
3、二者的叙事风格不同。
民间传说的幻想和虚构是有限的,要受“传说核”制约:民间故事受具体时间、特定空间的限制。
特征:1、可信性的内容2、传奇性的情节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4、相对固宦的传承范用价值:1、历史价值2、较强的实用功能3、有利于深刻理解乡上文化和民族糟神中国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五章民间故事定义:是广大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及民众理想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
广义的民间故事指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
狭义的民间故事指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叙事。
分类: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心理补偿价值派别:本菲…-流传学派;泰勒和弗雷泽一-人类学派;弗洛伊徳、荣格和阿兰邓迪斯--心理学派;马林诺夫斯基-一功能学派传承特征:1、故事传承的时间利场所。
(时间:多为休闲时,忙时为忘记劳苦而讲述:场所:多为家庭)2、2、故事传承的线路:社会传承(非血亲);家庭传承(直旁系血亲流传)3、3、故事传承人(1、能够讲述较多数量的故事;2、讲述活动有较大的影响:3、具有较高的讲述技巧)4、第六章史诗5、定义;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种专门描写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英雄的不朽业绩等传说或审大历史事件的规模宏大的长篇民间叙事诗。
6、分类:1、创世史诗(创世神话史诗;创世纪实史诗〉7、2、英雄史诗8、创世史诗的一般特征:1、肯定自我、战胜自然的激悄诗化;2、民族童年时代的产物;3、艺术创造发达时的产物:4、具有历史性。
9、创世史诗的特征:1、曲折地反映了人类始祖创造世界的过程,与原始歌谣和原始传说有渊源关系。
2、程度不同地包含着儿个或更多的创世神话,它为创世神话的保存和流传提供了条件,3、充满了奇特的想象。
4、创世史诗一般分布在我国中南、西南各少数民族之中。
10、英雄史诗的持征:1、主人公是新兴阶级的代表:2、民族精神集中形象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的集体创作,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白折不饶的精神;3、人类童年时期的艺术范本,英雄史诗是人类童年时期在极其严酷、恶劣的坏境卜•同大自然搏斗与社会上邪恶势力斗争并获得初步胜利的精神产品。
11、英雄史诗的艺术特点:1、突岀描写战争2、集中描写人物形象3、从内容到形式集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创造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4、创作和传承具有独特性。
12、价值:认识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13、第七章民间长诗14、定义: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同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诗”或“故事歌”。
15、发展历程:汉乐府•一《孤儿疔》、《病妇行》、《陌上桑》、《十五从军行》、《上山采廉芜》、《焦仲卿妻》、《木兰辞》16、艺术特征:1、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嘎达梅林》)2、叙述曲折故爭,抒发浓烈情感3、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手法,形成了叙事氏诗叙事与抒情相融合的特征。
17、硏究:对我国民间叙事长诗最早的研究•…乐府长诗《焦仲卿妻》、《木兰辞》,真正把叙爭长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民间文学体裁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关于《阿诗玛》等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的评说。
18、较早的研丸《阿诗玛》的论文孙剑冰《阿诗玛》试论李广《阿诗玛序》19、第八章民间歌谣20、定义: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
实际上它由“民販”和“民谣”两部分组成。
配合乐曲唱的叫“民歌”或“民间歌曲”:不配合乐曲自由咏颂的叫“民谣”。
21、分类:劳动歌、时政就、仪式歌、生活歌、情歌、历史传说歌、儿歌22、特征:1、情真意切,袒露心声2、格调优美,形式多样3、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23、研究:钟敬文《歌谣论集》朱自消《中国歌谣》五四时期《歌谣周刊》张紫恳《歌谣小史》吴超《中国民歌》2、搜集民间歌谣的目的:一是学术的,即民歌作为民俗学的一种重要资料。
以此来观察中国的社会;另一个是文艺的,即从民歌中引岀将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道路。
3、第九章民间谚语与民间谜语4、民间谚语5、界定:P1376、分类:三分法:农业谚语、时政谚语、生活谚语7、四分法:农业谚语、时政谚语、生活谚语、风土谚语8、特色:简洁性、口语性、定型化9、民间谜语10、左义:是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也是一种和游戏娱乐分不开的民间口头语言艺术。
11、分类:物谜、事谜、字谜12、特色:从结构形式上看,谜语有谜而和谜底两部分组成;从语言特色上看,谜语的词句质朴淸浅,比喻贴切形象,其最突出的特色是对谜底作比喻描写。
13、第十章民间说唱与民间小戏14、民间说唱15、左义:以说说唱唱的形式来敷演故事或刻画人物形象的口头文学作品,有些称之为"曲艺”和“民间曲艺”。
16、P S段宝林《中国民间文艺学》倪仲之《中国曲艺史》17、分类:唱故事类™采用韵文形式18、说故事类采用散文叙述形式19、说笑话类--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20、特点:1、民间说唱为叙述体的口头文学,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2、民间说唱演唱简便、灵活、具有轻便性3、民间说唱的语言朴素易懂,具有通俗性21、艺术特征:1、构思巧妙,情节曲折2、形象生动,形神兼备3、叙议结合,寓情于理22、相声艺术23、世义:是一种以说为主,讲究"说、学、逗、唱”的具有喜剧性的说唱艺术,它以其幽默风趣、喜剧色彩浓而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