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满分150分姓名:___________1.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4.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
《蒹葭》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7.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9.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0.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1.《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逍遥游》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大道之行也》与之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16.其中往来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17.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18.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
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19.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20.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1.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23._________________,寂寞开无主。
《卜算子·咏梅》24.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2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2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描写了一个孤寂的环境,表现了在夜深人静之时,词人独自幽幽徘徊,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29.《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诗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3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3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35.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36.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鹏之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虽有嘉肴》38.《卖炭翁》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送友人》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意为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
44.写出《马说》中作者对在位者埋没人才强烈分开的语句:写出《马说》中作者对在位者埋没人才强烈愤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小石潭记》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46.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大道之行也》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词人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49.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在夜深人静之时,词人独自幽幽徘徊,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50.《送友人》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摒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悱恻,写得乐观开朗。
其中劝慰友人,最能表达诗人宽阔胸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
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5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4.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5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5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58.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59.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60.式微,式微!胡不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61.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2.________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63.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咏梅》64.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