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编中国秘书史PPT (1)[53页]

新编中国秘书史PPT (1)[53页]


四、关于我国秘书工作起源的推断
在原始社会后期,当若干氏族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部落时,就产生了 为部落领导集团活动提供辅助管理服务的秘书工作,其时间距今至少 有五千年;而到了四千四百年之前的黄帝时期,我国秘书工作已经发 展到一定水平。
第二节 先秦时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职务
一、说文解字话“史”官
《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 正也。”
二、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 ——社会组织领导集团的出现
尽管文书档案工作是秘书部门诸项业务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工作,但秘 书工作的范围则远远大于文书档案工作的范围。文字的出现只是文书档 案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而不能笼统地说它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
当社会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领导人或领导集团的时 候,为这些领导提供辅助管理工作的秘书工作也就随之出现了,而不 管这时是否已经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因此,社会组织领导集团的出 现,既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充分条件。
另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文字和 有领导部门的社会组织。”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推断,从广 义的范围来说,我国的秘书工作起源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即 黄帝至禹时期,约距今四千五百年至四千一百年之间;从狭义的 范围而论,它起源于黄帝时期,即距今约四千五百年至四千四百 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晚期,最迟当启端于尧舜时期”
三、原始社会组织发展情况及其领导集团的形成
虽然原始人群已经是一种社会组织,但其组织结构极其简单,没有形 成发号施令的领导者或领导集团,因此不具备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
◎ 氏族(以血统关系结成的稳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单位) ◎ 胞族(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联合而成) ◎ 部落(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胞族或氏族构成,它通常有自 己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习俗,并形成了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 和部落首领。) ◎ 部落联盟(若干部落联合而成)
徐铉注:“记事者当主于中正也。”
“手”持“中”形,而“中”乃“串”字之 省,“串”象若干木片或竹简以线相连之形, 与“册”相同,即古代的简牍文书档案。 “又”为手形,手者,持也,可解释为“掌 管”,这样,“史”字本身就有“掌管文书 档案(的人)”的意思。
二、上古传说中的史官
《史记》《汉书》都说仓颉、沮诵是黄帝的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职务
第一节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
一、关于中国秘书工作起源的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秘书工作是随文书的产生而出现的。探讨中 国文书的起源,必须紧紧抓住两点:一是中国文字的出现,二 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出现。”因此,公务文书的出现也就是秘书 工作的出现,“不但是在有了文字以后,而且是在有了阶级统 治以后才有可能”
夏桀之时,太史终古拿出其保管的“图法”(即图版和法典档案 )向夏桀展示,并哭着劝谏夏桀收敛其荒淫无道的行为,但夏桀 不听劝告,于是“终古乃出奔如商”。
四、商代的史官
商朝建立了机构庞大的中央政府,所设官职多达四十余种,官位二百 四十个,较夏代增加一倍,分为政务官、武官、史官和事务官四类, 其中史官主要从事秘书工作。商代史官中除太史仍为商王的机要秘书 长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而又分工明确的各类史官,如尹、乍(同 “作”)册、卜、工、史、北史、卿史等(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内史——也称“作册”,是为商王起草机要文件的文字秘书。
◆外史——其职在于书写天子下达京畿以外的命令,掌理四方邦国的 史记以及三皇 Nhomakorabea帝的典籍。
◆御史——也称“柱下史”,常侍立于朝堂殿柱之下,接收四方文书, 负责保管档案和典籍,属太史寮中职位最低的秘书官。
六、西周及以前其他秘书官职
契丹文字。而在这之前,契丹族的部落联盟管理活动和建国过程中,早已有了 秘书工作。与此类似,北方女真族在1115年建立奴隶主国家大金之后,才创造 出女真文字。
刻木记事
契丹文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有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少数民族
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或奴隶社会阶段,没有自己的文字,也不使用汉 字,其部落内部进行管理并不使用公务文书,但其首领(酋长)却配助手,这 些助手帮助酋长做一些搜集信息、传达命令、筹备集会和对外联络的工作, 这些工作显然具有秘书工作的性质
史官,负责记录黄帝言行。传说仓颉是汉字 的发明者。
仓颉大约是对创造文字过程中贡献较大的一 些人的统称。
“史官”之名始见于夏代,而且在有关尧、 舜、禹的传说中,也没有提到“史官”一职。 因此,“黄帝设置史官”可能是后人根据当 时的官制套用于黄帝时代的一种说法。
“龙颜四目,生有睿德”
三、夏代的史官
据《夏小正》,夏朝官制有所谓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 一元士,共一百二十人,总数几倍于唐虞之时。重要官职有后稷、 司徒、司马、司寇、司空、太史、秩宗等,其中太史和秩宗属秘 书官职。
文字或公务文书的出现不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前提条件,两个旁证:
第一,我国古代的契丹族,自公元4世纪起即活跃于北方,其社会发展阶段处于 原始社会后期,到7世纪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部落联盟,9世纪末进入奴隶制 社会,公元916年,原来的部落联盟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辽国,而直到这时, 契丹族仍然没有文字(既没有创造出本民族的“契丹文”,也没有借用汉字),而 是“刻木契记事”。公元920年,阿保机才命从侄耶律鲁不古和耶律突吕不创制
第一类是神职史官,包括贞卜史官和祭祀史官。
第二类是人事史官,包括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
从工作性质上看,人事史官职掌的事务更近似于今天的秘书工作。
五、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秘书机构太史寮 和西周的史官
太史寮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秘书机构,在商代末年即已出现,但成型 于西周,是为王室服务的秘书处。太史寮中有等级不同分工明确的 “五史”。
◆太史——也写作“大史”,为太史寮之长,属六卿之一,兼管神职 与人事。具体说,亦即一方面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 载史事,编写史书,管理国家典籍,另一方面又管理祭祀、天象和 历法。太史是周王朝中职位显赫的职官,相当于中央政府的秘书长。 ◆小史——太史的副手,相当于掌管贵族人事档案的秘书官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