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正能量——作文指导
焕发正能量的人生—— 总是积极向上的; 总是自信自强的; 总是敢于面对现实的; 总是敢于承担责任 的…… 与此相反, 不能焕发正能量的人 生—— 总是消极等待的; 总是自暴自弃的; 总是逃避现实的; 总是敷衍塞责的……
段内的逻辑层次
安排的方法
(1)单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单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正直是腊梅挺立寒风的傲岸,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 定。这就是焕发正能量。(叙材料)台州硬汉子方孝 儒, 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忠心辅佐惠王;但 燕王朱棣兴兵夺取政权,欲法周公而令其起草诏书。 孝儒悲恸之声响彻大殿,宁死不屈甘作鬼,愤然提笔 一直书“燕贼篡位”我何留。(议论分析)冰样的坚 贞纯洁,火样的激情四溢,几百年前谱写的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的正能量,至今还在历史的书页里闪耀回响!
类 型 例2、(论点)焕发正能量,冲破“埋没”的压力。 二 (论据)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 自 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 问 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 自 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答 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 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 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分析)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 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敢于焕发正能量,不甘心忍受 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 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 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 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 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一)并列式
例如:《焕发正能量》
(1) 内涵Biblioteka 是 什么①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③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焕发正能量的内涵十分丰富—— 就是要积极而不消极;自信而不恐惧; 敢于面对而不逃避;善于建设而不破坏……
( 2) 外延 是 什么
①是高尚者的人生追求
②是企业家的发展愿望
分析论据的方法之一 因果分析法
逻辑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是因为…… 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关键: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例1、(论点)焕发正能量,就能成就大事。(论据) 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 那是因为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 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岳武穆统帅 类型 一 直 “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他敢 接陈 于焕发正能量,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 述原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 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因 敢于焕发正能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终于 把日本鬼子赶回了老家。(分析)历史证明,凡是 有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敢于焕发正能量。因为他 们知道,不敢正视现实,只是消极的等待,永远干 不了大事。只有发挥正能量,才能做出一些有益的 事情。
①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 不渝的意志
②焕发正能量需要坚忍 不拔的毅力 ③焕发正能量需要天时 地利的帮助
(二)递进式 (1)按议论步骤递进 《焕发正能量》 ①是什么—
就是要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
②为什么—
就是为了鼓励人们走好人生路做最好的自己;
③怎么样—
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③是政治家的社会理想
(3) 为什 么要 焕发 正能 量
①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 ②是鼓动人们前进的风帆 ③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奋斗的纽带
我们需要正能量
(3) 我们为 什么需 要正能 量
正能量给我们挑战的勇气 正能量给我们高尚的生活品质 正能量使我们顺境当中不迷失
( 4) 怎么 样才 能焕 发正 能量
生活中处处都有正能量
生活中处处都有正能量,需要我们用自 己的心灵去发现,去领受 正能量其实一直都在我们心底,挖掘出 它还要靠我们自己 正能量并不一定只留给自己,我也可以 成为正能量传递的源泉
作者选取三个说理的角度,即“领受正能量”、“发掘正能 量”、“传递正能量”,形成层递式论说结构
(三)对照式
我身边的正 能 量
作文讲评
1.列提纲的方法
(一)引论:①提出中心论点 ②用判断句表述中心论点。 (二)本论:用三种方法(并列、递进、对照) 之一将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理清分 论点之间的关系,将各个分论点按一定顺序 置于各段之首,为每一个分论点找出论据, 论据要兼顾事实道理、正面反面、古今中外。 论证要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结论:①作出结论 ②注意点题、扣题。
假设分析法
逻辑思路: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反 面事例从正面假设。 标志性词语:假如……, 那么…… 如果……, 怎能…… 试想、倘若 关键:围绕论点假设,虚实对比中强 调论点。
例3、焕发正能量就能成功。(论点)王羲之九 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 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 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 类 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 型 宝。(论据)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 一 么书法家,不发挥正能量,只是平庸过日子, 正 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 例 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 反 焕发正能量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分 设 析)
(2)多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多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重山重水芳草绿,烈风急雨坠叶香。当宏大的 理想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就应该敢于焕发正能量, 坦然面对现实,重新确立一个切合生活实际的新目标, 迎接新的人生挑战。 (多则材料)王维失意唱“阳关”,韩愈被贬走“秦岭”, 柳宗元被贬呐喊“苛政猛于虎”,刘禹锡被贬和唱山歌 “竹枝词”,白居易被贬愤吟“浔阳江头”,苏轼被贬 高唱“大江东去”。虽然,贬官生活宣告了远大理想的 破灭,更宣告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议论分析)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抛弃昔日的荣华富 贵,功名利禄,他们敢于焕发正能量,为自己的人生目 标寻找新的定位,在豁达坦然中,走进新的生活,踏踏 实实去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成功的光环却成了他们最真 切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