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彩色的梦》教学反思

《彩色的梦》教学反思

《彩色的梦》是一首充满童真、稚趣的儿童诗,描写了小朋友用彩色的笔在白纸上画画时的丰富想象,表现了儿童时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对于本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小组合作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来的梦。

能展开想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我试讲了四次,每次都有许多收获和进步,这跟二年级语文团队的建议分不开。

第一次试讲,教学流程比较清晰,但是过渡语比较生硬,不够流畅自然。

第二小节朗读形式多样,而在第三小节朗读较少,拓展的知识点不够多,导致教学目标没有有效地达成。

第二次试讲过渡语比较自然了,小组合作的效率也提高了,孩子们参与度提高了,但第三小节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拓展时孩子们举手较少。

于是在第三次试讲时,先说比喻句,再加大难度,说“什么般的什么”或者老师先示范说再让学生说,这样训练更有层次、有梯度。

其中仿说和仿写是本课的难点,我先设计第二、三小节仿说完了以后再进行仿写,有些孩子们会混淆,两个训练点没有有效达成。

于是在第四次试讲时,我通过小组合作后立即多种形式朗读,仿
说后马上出示学习单仿写,再进行展示。

对于第三小节的学习抓住拟人和比喻这两点仿说,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修辞手法。

下课后再把想说的内容写下来。

经过四次试讲,调整顺序,直接进行先说后写,再评价,提高仿写效率。

在第三小节后,直接通过同桌交流、立马说的效果更加显著。

但是在提问时“你的彩色梦境在哪里”,能够马上追问“这些梦境有哪些事物”这样孩子仿说的效果更好。

课堂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我需要将这门艺术继续修行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