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考试及答案
3.短期消费曲线的斜率为()。
A.平均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
C.边际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
4.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
A.税收B.政的条件(公式)是()。
A. C.+I=C.+SB.I+G=S+X
C.I+G=S+TD.I+G+(X-M)=S+T+Kr
2.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
3.乘数是指增加所引起的增加的倍数。
4.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可以采用的两种方法是
和。
5.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是由、和构成。
6.投资乘数是的倒数。
7.平衡预算乘数的值等于。
8.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只分析上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标为“T”,错误的标为“F”)
4.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C=-1000+0.8y,投资从300增至500时(单位:1亿美元),均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试求投资从300增至500过程中1、2、3期收入各为多少?
(六)简答题
1.消费函数理论主要有哪些发展?
2.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3.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国民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⒈B;⒉A;⒊C;⒋A;⒌C;⒍B;⒎AC;⒏ACD;⒐ABCD;⒑ABCD
(二)填空题
⒈棘轮效应;⒉越大越小;⒊自发总需求国民收入;⒋总需求—总供给法投资—储蓄法;⒌消费投资政府购买;⒍边际储蓄倾向;⒎1;⒏产品市场
(三)判断题
⒈T;⒉F;⒊F;⒋F;⒌F;⒍F;⒎F;⒏T;⒐F;⒑T
1.从根本上说,储蓄就是未来的消费。()
2.居民户的当期消费只受当期收入的影响。()
3.可支配收入为零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一定也是零。()
4.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就越大。()
5.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是实际总需求。()
6.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是:Y=C+I+T。()
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小于税收乘数。()
8.加进对外贸易后,乘数变小了。()
9.储蓄不可能为负数。()
10.“节俭悖论”是一种节俭导致的相互矛盾的结果。()
(四)名词解释
总需求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自发消费引致消费
储蓄函数乘数节俭悖论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投资函数均衡国民收入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对外贸易乘数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等。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等于0
2.如果MPS为0.2,则投资乘数值为( )。
A. 5 B. 0.25 C. 4 D. 2
(四)名词解释(略)
(五)计算题
1.解:
(1)已知C=100+0.8Y,I=50,根据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Y=C+I,
Y=100+0.8Y+50
所以,均衡产出为
Y=(100+50)/(1-0.8)=750
4.简述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5.简述投资乘数的作用过程。
(七)论述题
1.试述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
2.试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投资乘数、税收乘数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之间的异同。
3.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国民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悖论”?
4.试述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6.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最显著区别是()。
A.税收乘数总比转移支付乘数小1B.前者为负,而后者为正
C.两者互为相反数D.后者是负的,而前者为正
多选题(从备选项中选出2-4个正确答案)
7.两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与()。
A.MPC同方向变动B.MPC反方向变动
C.MPS反方向变动D.以上都不是
8.为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有()。
A.杜森贝里B.希克斯
C.莫迪格利安尼D.弗里德曼
9.属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假定的有()。
A.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 B.利率水平不变
C.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D.投资水平固定不变
10.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中涉及的函数有( )。
A.出口函数 B.进口函数 C.消费函数 D.投资函数
(二)填空题
1.在相对收入消费函数理论的分析中,消费上去容易下来难,以至于产生了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消费的这种特点被称为。
(五)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产出、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GNP或收入)为80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是多少?
(3)若投资增加至100,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什么变化?
2.假设C=1600+0.75YD,I=1000,G=2000。(1)当T=800时,求均衡国民收入。(2)当税率为t=0.2时,求解均衡国民收入。
3.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比例所得税税率t=0.25,(单位均为10亿),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考试及答案
———————————————————————————————— 作者:
———————————————————————————————— 日期:
ﻩ
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均衡
宏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已经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总产量(国民收入)或就业量;二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求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三是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它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或收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