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317线川藏公路北线(西藏境)丁青至斜拉山段整治改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方案报审单承包单位:江苏嘉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合同号:昌地交工程合同字(2015)007号监理单位:四川省亚通公路工程监理所监表05档;监理规范4.2.2第5条规定的专项方案以及《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及验算结果需要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确认,如不涉及此规定的专项方案,此行签字栏应予删除;对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工程总结即为该分项工程合格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监理规范5.1.6及条文说明)。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1、编制依据、目的、注意事项1.1编制依据(1)国道317线(西藏境)丁青至斜拉山段公路整治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2)经批准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3)有关规范、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制定的有关规定、合同文件、招标文件、设计文件;(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93);(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J059-95)。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95)。
1.2编制目的土石混填路堤与一般填土路堤不同,我标段挖方中石块含量在70%以内,填筑方法和压实机具选择及压实度控制标准等都有特殊要求。
土石混料作为我标段内路基的主要填筑料,其施工工艺对全线的施工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为确保其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找到一套比较科学合理具有实施性的施工工艺,也为了我段的后续路基土石混填工程有一个准确、有效的施工控制参数,特制订本方案。
1.3注意事项方案只可为施工工序作指导,试验结果以实测数据为准。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相关规范执行。
2、工程概况我标段主线路基施工为40.611km;其中路基挖方为457921.4m³,标段内利用土石混填方为212391m³。
本标段覆盖层一般较浅,主要基岩类别为水平产状的砂岩、泥岩,路基填料利用挖方土石混合料的平均土石比为72:28。
根据我合同段工程实际情况,结合首件试验所采集的数据及施工规范综合分析,拟选定K1599+089~K1599+300段作为我段路基土石混填首件工程进行施工试验。
该段为全填方路段,原地面标高为3825.246m~3827.588m,路床顶标为3826.783m~3827.837m,填高为0.2~1.64m,填土石数量约为1354.7m³。
K1599+089~K1599+300处于交点D14与D2002的之间,基本上全断面为填方段。
试验路土石方填料选K1603+850挖方料, 该段土质主要为砂岩或泥岩,在我段路基填筑材料中具有代表性,填筑试验前对填料进行了土壤分析、颗粒分析、击实等室内试验,经检测满足路基填筑要求,主要室内试验成果见附后资料。
3、首件试验标准3.1填料要求(1)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等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2)石料为强风化石或软质石料时,其CBR质应符合规范要求,石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的2/3。
3.1技术要求(1)、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当石料含量多于70%时,松铺系数不大于40㎝;先铺填大块料,大面向下,设置平稳,再填小块面料、石渣或石屑嵌缝找平,然后碾压。
其压实作业按填石路堤的要求进行。
(2)石料含量低于70%时,其压实作业按填土路堤的要求进行。
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按30cm、35cm、40㎝分层试验铺筑。
(3)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
(4)、在土石混填中不得采用倾填法施工,应进行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摊铺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类型和规格确定,松铺厚度不宜超过40cm;(5)、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石硬质材料,应与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的2/3,并应均匀分布。
(6)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实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
(7)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于路堤两侧。
(8)土石混合材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宜分层或分段填筑。
(9)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他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300㎜,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宜小于150㎜,压实后,该层表面应无孔洞。
(10)、路基每层填筑都应打出方格来控制上土石,以上土石的数量来严格控制松铺厚度。
为确保路基断面尺寸及路基压实度,填土宽度每侧应大于设计填筑宽度30~50cm。
(11)、土石混填路基填筑时,应进行地表清理,水平填筑,石块摆放平稳,填石空隙用石渣、土屑嵌压稳定,采用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压至路基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20t 以上压路机振动碾压两遍无明显标高差异或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12)、控制要点:土石混填土石比例、土石混合料含水量、松铺厚度、机械组合、碾压遍数、压实度、平整度、标高、横坡度。
3.2首件试验需达到的目的3.2.1 获取填料试验与检测报告3.2.2 获取压实工艺的主要参数。
包括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浦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含水率允许偏差等。
3.2.3 过程质量控制与指标3.2.4 质量评价指标与标准3.2.5 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3.2.6 原始记录与过程记录3.2.7 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等。
4、工程准备情况4.1技术及试验资料准备我合同段自进场开始,就对设计导线点进行了复测、加密和水准点的以加密工作,并根据设计图纸对原地面进行了复测和计算,对K1599+089~K1599+300段进行了施工放样。
(1)取料位置填料参数已经过工地试验室的取样试验。
(2)作业程序已确定,机械作业路线,确保作业连续。
(3)试验室已完成取样标准试验成果(包括填料的土石比、石料的饱水抗压强度等)。
(4)测量成果已报批,施工工艺已确定。
(5)试验段相应人员已全部到位,协调工作已做好。
(6)施工机械组合配备全部完成。
4.2人员配置本次路基土石混填首件施工人员配置见表1:路基土石混填首件试验施工人员配置表表1小组由项目总工刘开宝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路基填方首件工程的实施;马安培负责本路基填方首件工程的标高测量与平面放线;张宝明、杜先华负责本路段的现场作业施工;付武、刘江负责本路基填方首件工程的现场数据收集、整理、结果分析,由冯锭对路基填方首件工程的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及机械组合进行报告总结。
筑路机械班配备挖掘机操作机手2人、平地机操作机手1人、振动压路机操作机手1人、自卸车司机5人和洒水车司机1人。
民工班组织民工20名,用于配合该路基填方首件工程的测量、施工和实验。
4.3机械设备本次路基土石混填首件施工机械配置见表2:路基土石混填首件试验施工机械配置表表24.4试验设备及测量仪器本次路基土石混填首件施工试验及测量仪器配置见表3:路基土石混填首件施工试验及测量仪器配置表表35、计划本填方首件工程计划在2015年8月6日开工,2015年8月13日完工。
详见表4表5。
路基土石混填首件工程进度计划表表4每天的工作内容表56、测量放线成果(附后)7、批准的标准试验报告(附后)8、施工方法及主要工艺8.1首件施工工艺路基土石混填首件工程的施工工艺如下图:8.2施工方案选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指定填料,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分段施工,水平分层填筑,推土地机、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成型。
8.3首件试验路段施工顺序整平填筑面并压实、布控制点、画方格测控制点高程→运料→布料→摊铺→大粒径料破碎→人工补充细料局部找平→静压→恢复控制点测量高程→振动碾压→恢复控制点测量高程→检测压实度或计算沉降量并记录有关数据→质量检查→对不合格部分进行修整→满足规范后记录各项技术指标→形成试验段总结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8.4施工方法8.4.1填前准备(1)场地清理A、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填方(非软弱地基)路段考虑清除表层 30cm 的耕植土树根、草皮、腐植土等,清表后在填筑前进行压实;若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清表厚度时,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若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小于清表厚度时,可直接压实;饱水和软土地基做按设计要求处理,以保证达到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地面横坡小于 1:5 时,清除表土并对原地面进行压实。
地面横坡为 1:5~1:2.5 时,原地表清除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2.0m,并设置大于4%的内倾斜坡,。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后再开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开挖台阶的要求同前。
路基施工过程中,若路堤基底范围内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等措施,或在路堤底部填筑不易风化的片石、块石、碎石或砂砾等透水性材料。
零填挖或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 时,须按路基施工规范要求翻挖,分层碾压。
B、地进行场地清理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验收,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即进行填土。
(2)施工放样我部已对线路进行了复测工作,并上报总监办审批,施工测量的精度按交通部颁布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进行。
首件施工前,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等具体位置桩,并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
具体做法:用全站仪按纵向间隔20m(直线20m,曲线10m或5m,纵向两端各留5m)放出中桩及两侧法线方向边缘桩,用石灰作好标记,并在法线方向边缘桩点位上插上钢筋头,插稳上露50cm,以便尽快恢复控制点,用50m钢尺由中桩向左侧法线方向6m、18m,右侧法线方向3m、15m放出各控制点及路基边桩,用水准仪测出各控制点高程作好记录。
在放完边桩后,进行边坡放样,测定其标高及宽度,控制边坡的大小。
并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在施工中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及时对其补上。
(3)填料的开挖K1603+850挖方段材料主要为弱风化泥岩或砂岩,按爆破设计方案为光面爆破方式,填料在装车的过程中筛选性上车;将不符合填料粒径要求的较大块填料剔除,进行二次机械或爆破解小,直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料径。
装料时派技术员或试验员专人指挥装料,填料粒径大小搭配,级配均匀;每车上料总量尽量控制均等,运至路基后,堆料时严格按已找好的方格进行后退法卸料。
8.4.2运料、布料本次土方运输车吨位为12T,实际每车土方运载数量约为10 m³,按40㎝厚松铺层厚计算,每车材料铺筑面积25㎡,采用白石灰进行打格划分,方格大小为5×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