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设计作者:郑冰环陈兵赵晨辅导教师:张为堂摘要本文设计制作了一个集稳压、稳流、DC-DC变换和变频于一体的高稳定电源。
采用TL494组成的降压型DC-DC稳压电路和LM324组成的线性稳压电路组成稳压电路,LM324组成稳流电路,DC-DC变换电路由TL494和高频电压器构成,变频则由单片机控制,通过软件实现。
采用LCD12864液晶显示主芯片温度和输出电压,数码管显示输出电流。
本电源功能全面,输出稳定可调,在工业生活中具有很大用途。
关键字:稳压稳流DC-DC变换变频一、引言电源作为电路的能量来源,在电路中起着关键作用。
设计并制作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并进行变频电源设计,要求如下:(1)基础部分①稳压电源。
在输入电压220V、50Hz电压变化范围+15%~-20%条件下:a.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9V~+12Vb.最大输出电流为1.5Ac.在输入电压220V变化范围+15%~-20%下,空载到满载的电压调整率≤0.2%d.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的负载调整率≤1%e.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时,纹波电压(峰-峰值)≤5mVf.输出电压9V、输入电压220V下,满载时,效率≥40%g.具有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②稳流电源。
在输入电压固定为+12V的条件下:a.输出电流:4~20mA可调b.输入电压+12V、负载电阻由200Ω~300Ω变化时,负载调整率≤1%(输出电流为20mA)③DC-DC变换器。
在输入电压为+9V~+12V条件下:a.输出电压为+100V,输出电流为10mAb.输入电压变化范围+9V~+12V下,电压调整率≤1%c.输入电压+12V下,空载到满载,负载调整率≤1%d.输入电压+9V下,满载,纹波电压(峰-峰值)≤100mV④对输出电压进行变频设计。
使输出电压频率在(25hz~75hz之间变化),并能显示频率变化。
(2)发挥部分①扩充功能a.排除短路故障后,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b.过热保护c.防止开、关机时产生的“过冲”②提高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a.提高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b.扩大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和提高最大输出电流值③改善DC-DC变换器a.提高效率(在100V、100mA下)b.提高输出电压④用数字显示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二、方案设计1.设计思路在接入市电下,先制作稳压电源稳定输出电压范围在+9V~+12V;然后制作稳流电源,在稳定输入电压为+12V下,输出稳定电流范围4~20mA可调;第三步制作DC-DC变换器,在输入电压为+9V~+12V条件下,输出电压+100V,输出电流10mA;最后用单片机以软件实现变频设计。
在稳压部分增加线性稳压模块可有效降低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采用集成芯片可提供过流、过压保护。
采用温度传感器结合软件实现过热保护。
电源关键在于输出纹波尽量小,带负载能力尽量大,所以整个设计主要围绕这两方面进行。
系统框图如下图1所示:图1 总系统框架图2.方案论证与选择(1)稳压电源方案论证与选择方案一:从滤波电路输出后,直接进入线性稳压电路。
系统框图如下图2所示。
线性稳压电路输出值可调,输出为+9V~+12V直流电压。
这种方案优点在于:电路简单,容易调试,但效率上难以保证,因为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一般为15V左右的电压,而其输出端只有9~12V,两端压降太大,功率损耗大,不利电路总效率。
方案二:以方案二为基础,在线性稳压电路的前端加入降压型DC-DC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和恒压差控制技术,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DC-DC变换器把不稳定的直流电压转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压,由于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和恒压差控制,使得线性稳压电路两端压差减小,有效降低功耗。
另外,因为使用脉宽调制,很容易进行过流、过热和自保恢复。
图3 方案二系统框图综合比较,方案二更加满足要求。
(2)稳流电源方案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双运放构成恒流电路。
这种方案利用运放构成一个深度负反馈电路,能够有效抑制外界干扰,使得恒流电源工作稳定性增强。
方案二:采用LM317集成芯片构成基准电压源。
将LM317的3端与1端之间固定压降为1.25V,流经固定电阻后产生稳定电流。
综合比较,考虑LM317集成度非常高,不利于实行项目自我设计,因此选择方案二。
(3)DC-DC变换器方案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Boost型DC-DC升压器。
这种方案虽然容易实现,但是不适合自行设计,输出/输入电压比也太大,输出电压范围小,难以达到较高指标。
方案二:采用带变压器的开关电源。
采用高频电压器,可以做到输出电压宽,开关频率和占空比合适。
(4)显示器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七段数码管显示。
数码管,显示大亮度高,驱动部份的软件简单,但是耗电和功耗比较大。
题目要求最高显示6位数码,对数码管而言硬件电路较复杂,还要显示万年历,因此数码管不适合完成此功能。
方案二:采用LCD12864液晶显示。
12864是一种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器,它主要由行驱动器/列驱动器及128×64全点阵液晶显示器组成。
可完成图形显示,也可以显示8×4个(16×16点阵)汉字。
具有很好的人机界面。
综合比较,考虑到需显示的量比较多,因此同时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
12864主要显示温度、输出电压和频率,数码管显示输出电流。
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1)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将220V/50Hz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
电路原理如图4所示。
当输入为220V交流电压时,首先通过变压器降至23V左右交流电压,整流部分选用全波桥式整流电路形式,经电容滤波输出电压为29V直流电压。
(2)稳压电源电路PWM降压型开关稳压电路:采用集成芯片TL494为控制核心,其他由PNP型大功率开关管TIP32A、二极管MR850和LC低通滤波电路组成。
电路原理图如下图5所示。
TL494产生固定开关频率控制大功率开关管TIP32导通与断开,开关管导通期间,二极管MR850反偏,由输入提供能量给电感,同时提供能量给负载。
当开关管断开时,电感电压使二极管导通,电感中存储的能量传送给负载。
图5 PWM 降压型开关稳压电路 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由TL494上引脚端5和6上的电容T C 和电阻T R 决定,关系式为 TT OSC C R f ⨯=1.1 选取开关频率OSC f =1.1MHz ,则选取电阻T R =1K ,电容TC =1000P 。
电容T C 和电阻T R 到输入地接一0.1Ω的电阻,达到限流保护的作用。
线性稳压电路:在降压型开关稳压电路的基础上,实现线性高精度稳压,以降低纹波,提高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
线性稳压电路由稳压管TL431(2.5V)、比较器(LM324)、达林顿管MJE3055和电阻反馈网络组成。
电路原理如下图6所示。
图6 线性稳压电路图 稳压管产生一个基准电压 2.5V ,接比较器同向输入端,输入电压经电阻网络分压反馈至比较器方向输入端进行比较,比较输出电压控制达林顿管的发射极电压,从而得到所需高稳定直流电压。
输出电压为()'221PP REFO R R R R R V V +++⨯= 取1R =3K ,2R =1K ,则调节电位器P R 可使输出O V 在+9V ~+12V 可调。
(3)稳流电源电路稳流电路主要由双运放LM324构成。
电路原理如下图7所示。
图7 LM324构成稳流电源电路输出级LM324的同向电压P V 和反向电压N V 分别为434R R R V V R P +⨯=+433R R R V O +⨯ 211'R R R V V O N +⨯= 根据放大器特性,P V =N V ,取R O O V V V =-',则5R 上的压降)('O O V V -等于基准电压R V ,计算得到1R =2R =3R =4R 。
则输出电流为5R V I R O =调节电位器可得到输出电流范围4~20mA 。
(4)DC-DC 变换器电路升压型开关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7所示。
开关管导通时,输入电流流过电感和开关管,二极管反向偏置,无输出。
当开关管断开时,电感的感应电势使二极管导通,二极管正偏,输入向负载提供能量。
DC-DC 变换器(升压型)以TL494为控制核心,以功率晶体管IRF630、整流二极管HER107和高频变压器,以及阻容元件构成。
TL494内部结构见附件2,电路原理如图8所示。
TL494产生一定频率PWM 波,控制功率晶体管导通和截止。
当IRF630受控导通时,高频变压器将电能转变成磁能储存起来,当IRF630截止时,高频变压器原、副边电压极性改变,HER107由反偏变为正偏导通,高频变压器将原先储存的磁能转变为电能,通过整流和LC 滤波网络变成直流向负载供电。
图8 TL494控制的升压型开关稳压电路TL494产生开关频率控制功率晶体管,并且产生基准电压REF V 。
输出电压为()'121211Ww REF Out R R R R R V V +++⨯= 取11R =100K ,12R =2.5K ,调节电位器W R =3.125K ,则可计算得输出电压Out V =100V 。
高频变压器: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变压器原理图流时,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
变压器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
市面上很难买到适合题目要求的高频变压器,因此我们选择自己绕制。
输入电压最小值Vin=9V ,最大占空比Dmax=0.45,要求输出电压U=100V ,电流I=10mA ,得变压器功率101.0100=⨯=⨯=I U P O W取f=40KHz ,则变压器绕阻电感量fI D Vin L P ⨯⨯=max =9⨯0.45/(0.01⨯40000) =10.1mH 匝数比()()()in O V D D V N N ⨯-⨯+=max max 1121=(100+1)⨯(1-0.45)/(0.45⨯9)=13(5)单片机模块A/D 转换器: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A/D 和显示的控制中心,A/D 转换的作用是进行模数转换,把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
该设计运用的是AVR 单片机内部10位A/D 转换器,A/D 转换器的位数确定与整个测量控制系统所需测量控制的范围和精度有关,系统精度涉及的环节很多,包括传感器的变换精度,信号预处理电路精度A/D 转换器以及输出电路等。
A/D 转换器的原理图如附件3所示。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