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关于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一关于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一、关于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国建设部令第166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要求,所有建筑起重机械应建立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

(一)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资料:1、原始资料1)购销合同2)制造许可证3)产品合格证4)制造监督检验证明5)安装使用说明书6)备案证明(IC卡)2、设备运行资料1)定期检验报告2)定期自行检查记录3)定期维护保养记录4)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5)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6)累计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3、历次安装验收资料。

二、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档案应当包括以下资料:1、安装、拆卸合同及安全协议书;2、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3、安全施工技术交底的有关资料;4、安装工程验收资料;1)安装前零部件检查记录2)安装后自检验收记录3)中间(两次)检测自检验收记录4)顶升加节、附墙自检验收记录5)拆卸前检查记录6)基础隐蔽工程验收单5、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建设安全监理对施工现场建设机械安全监督管理的要点根据中华人民国建设部令第166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第二十二条监理单位应当履行安全职责主要有《3项审核、2项监督和1项发现》。

(一)对设备资料的审核(3项审核)1.审核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等文件;2.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书;3.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二)对设备现场安拆装及使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2项监督)4.监督安装单位执行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情况;5.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三)对建设机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或发现事故隐患的安全监督管理(1项发现)6.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安装单位、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对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拒不整改的,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

四、施工机械在安装、使用、拆卸过程中安全监督(一)建设机械安装过程的安全监督1.人员、设备安全监督1)施工现场必须安排安全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

2)加强对现场安装、起重和指挥人员的资格审查,严禁无证人员参与安装工作;3)安装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前应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及安装方案的技术交底;4)安装人员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戴好安全帽;5)设备安装、拆卸前必须对设备主要结构件、零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无自检记录及审批不得进行设备安装;6)对借用吊装用的汽车吊应检查其是否有年检报告,无年检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吊装。

2施工现场吊装设备安装安全监督1)现场应划定设备安拆装围并设置安全警戒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2)吊装用汽车吊的固定位置的地耐力应满足吊装总重量要求,防止地基突然沉陷而导致整机倾覆。

3)施工现场严禁交叉作业。

4)注意吊装现场周围的高压线,确保有效安全距离。

5)风力超过四级严禁安装、加节顶升或拆卸。

3.设备资料、安装调试验收安全监督1)安装前对所有安装所需资料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资料是否齐全、有无漏签名。

2)设备安装临时改变安装方案应由安装单位负责人签名认可;3)设备安装完必须对安全装置进行调试,自检合格后,必须做载荷试验并签名确认;4.设备安装完自检合格后,安全监理、施工单位应组织检查验收;(二)建设机械使用过程的安全监督1.设备验收安全监督1)对未取得合格报告前严禁提前使用。

2)经检测对存在问题的,必须进行整改,并在整个设备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使用;3)经检测合格的检测报告、合格证,应由安装单位报监理单位验证后移交施工单位归档。

2.人员安全监督1)检查设备操作人员、指挥人员、起重工有无上岗操作许可证,对中途人员的更换应及时予以重新确认;2)检查施工现场是否配备专职设备管理、维修人员和安全员;3)检查操作人员、指挥人员、起重工是否进行岗前的安全教育。

4)起重机械作业时,严禁违章超载、超员。

3.对设备运转安全监督1)检查驾驶员每天使用前按规定要求对设备安全检查的记录。

2)检查租赁或安装单位对设备每月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3)检查租赁或安装单位对设备每月定期维护保养记录。

4)检查驾驶员对设备累计运转记录。

5)对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必须停止使用。

6)设备发生故障或存在安全隐患不得使用,必须由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指派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待修复正常并经技术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名方可使用。

7)塔机不附墙使用满3个月或需附墙时应进行中间检测,取得检测合格报告方可继续使用。

4.设备中间顶升、加节安全监督1)设备中间顶升、加节、拆卸应有现场安全人员进行安全监督。

2)设备中间顶升、加节、附墙应做好安装自检记录并签名。

5.设备使用环境安全监督1)设备维修时,必须注意用电安全。

(升降机维修时,两台吊笼必须停机);2)对塔机混凝土基础周围有开挖的,应加强对设备垂直度定期测量观察;3)风力超过六级以上或雷雨天气禁止使用;4)多台塔机同一工地施工,必须做好防碰撞安全措施。

2台塔机距离应保证低位的塔机臂架端部与另一塔身之间至少保证2m的安全距离;高位塔机最低部件与低位塔机最高部件之间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

相邻塔机的塔身和起重臂不能发生干涉。

尽量保证在风力过大时能自由旋转。

5)塔机与周围建筑物发生干涉不得使用(塔机后臂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少于50cm。

)。

附近有高压电线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要求。

(三)建设机械拆卸过程的安全控制1.设备拆卸应有拆卸方案及审批;2.设备拆卸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拆卸;3.设备拆卸的其他要求与安装要求相同。

4.设备拆卸后,设备应在检测机构予以拆卸注销。

五、起重机械操作的“十不准”“十不吊”(一)“十不准”1.无证不准操作2.酒后不准操作3.操作时不准闲聊和打瞌睡4.外人不准进入驾驶室5.吊钩不准过人头6.作业时不准上下车7.吊物时不准长时间空中停留8.安全装置不准当开关使用9.升降、变幅、回转不准同时操作10.工作时不准维修、调整机器(二)“十不吊”1.吊物斜拉不吊2.起重量不明不吊3.散装物装得太满或捆扎不牢不吊4.指挥信号不明不吊5.吊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不吊6.吊钩下站人或放有活动物不吊7.埋压地下的构件情况不明不吊8.安全装置失灵不吊9.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不吊10.六级以上强风影响施工安全不吊六、建设机械安全管理与有效规避风险对施工单位在现场的机械设备,现场监理要从思想上予以重视,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提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与机械操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与操作技能,要求施工单位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进行整改,并对整改实施跟踪监督,整改完成后按规规程的要求进行复查直到完全满足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必须有详细的记录,现场监理要对其记录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决不允许设备带病工作。

要求施工单位:1.加强对设备安装、拆卸、操作、指挥、起重人员的资格审查;2.安全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对建设机械安全管理能力;3.安全管理人员对涉及建设机械的安全知识熟悉和理解;4.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对建设机械的现场安装、使用、拆卸整个过程的监管力度;5.对无强制检测要求的建设机械(井架、桩机)可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6.加强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定期安全检查,对设备维修保养检查和设备每天运行记录的查验;七、建设起重机械常见事故隐患(一)塔机、升降机、安装、拆卸常见安全事故隐患1.环境不安全因素:1)超过规定风力或雷雨天气进行安装、拆卸、顶升加节;2)设备安装、拆卸与现场施工交叉作业无安全措施;3)设备安装位置不当与周围设施或建筑物干涉;4)地基基础地耐力不够导致设备倾斜;5)现场无安全警戒区域;2.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塔机不安全状态1)设备安装用的吊装设备无安全使用合格证。

2)设备老化、钢结构严重锈蚀、变形或焊缝疲劳开裂。

3)标准节与加强节颠倒安装。

4)外套架与回转平台未连接。

5)钢丝绳磨损、断丝严重造成断绳。

6)臂架销轴固定焊接挡板脱焊或固定套严重锈蚀。

7)塔机标准节、锚脚、预埋标准节自制开裂。

8)钢丝绳防跳保护损坏或挡绳间隙不符合标准要求。

9)老旧设备标准节混用安装。

10)混凝土基础任意减小,计算书中对桩的强度及锚固钢筋强度未作验算。

11)顶升加节时,回转机构未锁定,在风力作用下或违章旋转臂架,造成套架脱离标准节发生倾斜或倾覆。

12)顶升加节时,顶升横梁未完全支撑在标准节踏步造成脱落。

13)违反拆卸方案操作程序,拆装过程无专人统一指挥。

14)结构件连接固定漏装或不符合规定要求。

15)基础节预埋不符合规定要求。

16)附墙撑杆水平、垂直间距及固定框架安装及附墙支座连接不符合规定要求。

17)标准节连接螺栓预紧力不一致。

18)塔机安装、拆卸时,塔身独立高度超过规定标准。

19)塔身垂直度严重超标。

20)重要零部件的连接漏装开口销、螺栓未紧固或未采取防松措施。

21)钢丝绳严重断丝,绳端固定不符合规定要求。

22)安全装置损坏。

23)臂架销轴焊接挡板脱焊。

(2)施工升降机不安全状态1)升降机高度限位、极限限位失灵,限位档块位置设置不当;2)传动板固定松动,缓冲橡胶垫严重老化。

3)齿轮齿条啮合磨损严重。

4)齿轮齿条背轮脱落。

5)平衡重导轨对接处不平整。

6)吊笼门框变形,底板严重锈蚀。

7)升降机安全门门钩损坏。

8)升降机对重未装或对重导轨接头未对齐。

9)通讯装置损坏。

10)安全器超过使用标定日期或使用报废年限。

11)导轨架、吊笼及驾驶室底部严重磨损或锈蚀。

12)对重防松绳限位失效。

13)吊笼安全钩设置位置错误。

14)制动器安全罩未装。

15)标准节导轨架垂直度超标。

16)附墙支支座螺栓连接无放松措施。

3.人的不安全行为1)无证参与安装、拆卸。

2)安装、拆卸前无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3)起重指挥失误与司机配合不当。

4)违反安装、拆卸方案操作程序,拆装过程无专人统一指挥。

5)不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不戴安全带。

6)设备安装前、后未进行检查验收及维修保养。

7)设备安装拆、卸现场无安全人员监督。

8)对损坏的零部件、安全装置不及时修理或更换。

(二)塔机、升降机使用过程常见安全事故隐患1.环境不安全因素1)超过规定风力或雷雨天气进行吊运。

2)操作人员视觉障碍影响。

3)多台塔机同时作业。

4)与周围高压电线、建筑物过近或碰撞。

5)深基坑开挖后造成塔机倾斜。

2.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钢丝绳从滑轮或卷筒跳出,钢丝绳严重磨损或断丝。

2)吊钩防脱绳保险损坏。

3)安全装置失效。

4)设备螺栓、销轴连接固定松动或损坏。

5)层楼门未关闭。

6)升降机安全门门钩损坏。

7)升降机对重未装。

8)通讯装置损坏。

9)升降机高度限位设置不当或失灵,造成吊笼冒顶坠落;10)安全器超过使用标定日期或使用报废年限;3.人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人员、起重工、指挥无证上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