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可以归入到学习中的现象有()。
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2.新生渐渐知道铃声代表上课,这属于()。
A.信号学习B.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3.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
A.连锁学习B.言语联结学习C.解决问题的学习D.信号学习4.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属于()。
A.认知策略B.言语信息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5.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这符合()。
A.练习律B.准备律C.效果律D.联结律6.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7.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替代强化8.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的学说为()。
A.认知-结构学习论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C.完形-顿悟说D.建构主义学习论9.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A.苛勒B.布鲁纳C.斯金纳D.奥苏伯尔10.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11.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为(或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的力量是)()。
A.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B.苛勒的完形-顿悟说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说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2.认为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理论为(或学习布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的理论是)()A.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B.苛勒的完形-顿悟说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13.认为教学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的理论是(或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的理论是,或认为在学生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的理论是)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尝试-错误说D.有意义学习理论14.学习“路程=速度*时间”这是一种( )。
A.连锁学习B.规则学习C.信号学习D.辨别学习15.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16.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17.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1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连结反应D.习惯成自然19.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分泌是( )。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20.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二、填空题1.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________,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涅在早期学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学习的五种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过程。
7.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________与________;根据学习的进行方式分为________与________。
8. ________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制约。
9.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10.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获得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12.在________和________早期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________的思想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强调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特别强调________和________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作用。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意味着学习是________,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
14.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学科的________、基本方法和________。
15.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________。
三、名词解释1.学习2.正强化与负强化3.意义学习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2.与动物相比,人类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4.简述加涅按学习水平不同提出的八类学习。
5.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6.简述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7.简述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及其规律。
8.简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应用。
9.简述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10.简述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五、论述题1.论述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中的学习观。
2.试述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
3.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A4.D5.B6.A7.C8.C9.D 10.D 11.D 12.C 13.A14.C 15.D 16.C 17.A 18.B 19.D 20.A二、填空题1.特殊形式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2.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3.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4.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5.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6.获得转化评价7.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8.斯金纳9.有意义接受学习10.心理意义11.建构主义12.皮亚杰布鲁纳维果斯基活动社会交往13.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主动的加工改造14.基本知识基本态度15.认知结构三、名词解释1.学习: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正强化与负强化: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是正强化,取消厌恶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是负强化。
3.意义学习: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这一定义首先说明:(1)学习是介于经验和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2.与动物相比,人类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本质的区别:(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2)人的学习是在改在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学习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4.简述加涅按学习水平不同提出的八类学习。
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1)信号学习(经典条件反射);(2)刺激-反应学习(操作条件反射);(3)连锁学习(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5.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它们分别是:(1)智慧技能: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认知策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3)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点的能力。
(4)动作技能: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的能力。
(5)态度: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6.简述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一切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重要作用;(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7.简述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及其规律。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以动物为对象研究学习过程,创立了著名的尝试-错误说。
(1)基本内容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
(2)学习的基本规律①效果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联结就会削弱。
②练习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小。
③准备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