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及雨水管道怎样计算管道长度【篇一:2014年管道课设】2011级环境工程专业《管道工程》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就是在经过《管道工程》理论学习后,学生在初步掌握污水排水管道系统与雨水管渠系统的概念、理论、设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城市排水工程初步设计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得到一次综合性训练:1.了解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了解雨水管渠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3.学习利用各种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的方法;4.熟悉污水排水管道设计计算方法;5.熟悉雨水管渠设计计算方法;6.加强工程制图能力。
二、设计任务1、确定污水排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方案。
2、确定雨水管渠系统的平面布置方案。
3、进行污水排水管道(主干管)的流量计算与水力计算。
4、进行雨水管渠(选其中1~2条)的流量计算与水力计算。
5、进行平面图与纵剖面图的绘制。
6、整理计算书,编制说明书。
三、设计原始资料1、某市南区规划地形图1张。
城市位于河南省。
2、设计人口数:3、2万人。
3、在规划区东部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工艺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深度处理,能够完全接纳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量。
4、工业废水设计流量按工业产业区0、6l/ (s 、ha);生活污水设计流量按全规划区平均比流量设计。
5.夏季主导风向为东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风,年平均气温为15oc,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oc。
6.该地区冰冻线深度为0、20米。
7.根据水文及气象资料,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q=599(1+0、86lgp)/t0、56设计指导书一.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城市排水管渠系统就是城市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就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就是控制水污染、改善与保护水环境的重要工程措施。
在进行城镇排水管渠系统的规划与布置时,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1)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将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应与其它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2)合理地确定管网密度,排水管渠尽量分散,避免集中,排水路线尽量短捷。
(3)主干管尽可能布置在较低处(如河岸或水体附近),以便于干管接入。
(4)城镇污水管渠应考虑城市工业废水的接入,满足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不满足标准的在厂内进行预处理后排人下水道。
(5)排水管渠应尽量避免穿越不易通过的地带与构筑物;也不宜穿越有待规划与发展的大片空地,以避免影响整块地的功能与价值。
(6)排水管渠系统应与地形地势变化相适应,顺坡排水,尽量使污水重力排除,不设或少设中途提升泵站。
(7)合理比较与选择整个排水系统的控制点及控制点标高,以使整个管网系统埋深与投资合理。
二.雨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1)管道定线:根据地形特点,布置雨水管渠,雨水应以最短的距离尽快排入水体。
(2)划分干管与支管的服务面积,进行编号并计算出面积的大小。
(3)确定干管与支管的检查井位置与编号,并计算设计管段长度与管渠总长度。
(4)列表计算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雨水管道的设计流量为地面径流系数、暴雨强度与集水面积的乘积。
其中径流系数数可根据不同的地面(如屋顶、沥青路面、草地等)采用加权平均值;暴雨强度必须首先确定重现期与降雨历时,不同的管段具有不同的设计降雨强度。
(5)列表进行水力计算。
(6)图纸绘制:根据管道定线的结果绘制雨水管渠系统平面图;根据水力计算的最终结果,即管段的埋深、纵坡、高程等,绘制管段的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的绘制由教师指定绘制部分(选其中1~2条)雨水干管。
二.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步骤(1)管道定线:根据管道规划设计原则与污水厂位置,依次确定主干管、于管与支管的走向与位置。
(2)划分干管与支管的服务面积,进行编号并计算出面积的大小。
(3)确定干管与支管的检查井位置与编号,并计算设计管段长度与管渠总长度。
(5)列表进行水力计算;根据计算出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进行管渠的水力计算。
(6)图纸绘制:根据管道定线的结果绘制污水管渠系统平面图;根据水力计算的最终结果,即管段的埋深、纵坡、高程等,绘制管段的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只绘制全部主干管。
2.雨水管道系统的计算步骤(1)从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出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
(2)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并列入水力计算表中。
(3)计算各设计管段的地面坡度。
(4)计算第一条设计管段时,管内流行时间 t2取零,计算出单位面积径流量q0与设计流量q。
(5)根据设计流量与一般规定管道的输水能力。
(6)计算各管段的降落量。
(7)确定的管渠起点埋深,计算第一条管渠的上下游管内底标高及埋深。
(8)根据管长与流速,计算管内流行时间t2,由此再开始计算下游管段的流量及水力计算。
四.图纸要求1. 污水、雨水管道平面图一张2. 污水主干管纵剖面图3. 雨水干管纵剖面图(选1~2条)五.设计计算书与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编制:总体可按说明书内容顺序组织。
每项按下列顺序编制计算书:(1)计算依据。
重要的基础数据,有关的规范规定,可列在一表格内,以引起注意。
(2)计算方法。
列出主要的计算公式。
(3)计算过程。
列出重要的计算步骤。
(4)计算结果。
列出重要的计算结果。
设计说明书编制:1.城市概况(或区域概况)及自然条件建设现状、总体规划及其有关情况。
概述地形、气象、水文等有关情况。
2.排水量计算及水质分析1)汇总各工业企业内部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的水量,说明住宅区的生活污水量与确定生活污水量定额与变化系数的理由。
说明布置原则;走向、长度、直径(断面)、埋设深度、管(渠)材料,基础处理、接口形式及最小流速;特殊附属构筑物设计;中途泵站站址的选择,紧急排出口等问题布置,排水能力等。
2)说明雨水设计采用的雨量公式、集水时间、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的依据。
3.说明书内容组织1)中文摘要。
2)目录。
3)正文。
4)附录。
5)参考文献。
【篇二:2009级管道课设】2009级环境工程专业《管道工程》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就是在经过《管道工程》理论学习后,学生在初步掌握污水排水管道系统与雨水管渠系统的概念、理论、设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城市排水工程初步设计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得到一次综合性训练:1.了解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了解雨水管渠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3.学习利用各种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的方法;4.熟悉污水排水管道设计计算方法;5.熟悉雨水管渠设计计算方法;6.加强工程制图能力。
二、设计任务1、确定污水排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方案。
2、确定雨水管渠系统的平面布置方案。
3、进行污水排水管道(主干管)的流量计算与水力计算。
4、进行雨水管渠(选其中1~2条)的流量计算与水力计算。
5、进行平面图与剖面图的绘制。
6、整理计算书,编制说明书。
三、设计原始资料1、某市南区规划地形图1张。
城市位于河南省。
2、设计人口数:3、0万人。
3、在规划区东部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工艺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深度处理,能够完全接纳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量。
4、工业废水设计流量按工业产业区0、7l/ (s 、ha);生活污水设计流量按全规划区平均比流量设计。
5.夏季主导风向为东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风,年平均气温为15oc,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oc。
6.该地区冰冻线深度为0、20米。
7.根据水文及气象资料,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q=599(1+0、86lgp)/t0、56设计指导书一.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城市排水管渠系统就是城市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就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就是控制水污染、改善与保护水环境的重要工程措施。
在进行城镇排水管渠系统的规划与布置时,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1)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将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应与其它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2)合理地确定管网密度,排水管渠尽量分散,避免集中,排水路线尽量短捷。
(3)主干管尽可能布置在较低处(如河岸或水体附近),以便于干管接入。
(4)城镇污水管渠应考虑城市工业废水的接入,满足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不满足标准的在厂内进行预处理后排人下水道。
(5)排水管渠应尽量避免穿越不易通过的地带与构筑物;也不宜穿越有待规划与发展的大片空地,以避免影响整块地的功能与价值。
(6)排水管渠系统应与地形地势变化相适应,顺坡排水,尽量使污水重力排除,不设或少设中途提升泵站。
(7)合理比较与选择整个排水系统的控制点及控制点标高,以使整个管网系统埋深与投资合理。
二.雨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1)管道定线:根据地形特点,布置雨水管渠,雨水应以最短的距离尽快排入水体。
(2)划分干管与支管的服务面积,进行编号并计算出面积的大小。
(3)确定干管与支管的检查井位置与编号,并计算设计管段长度与管渠总长度。
(4)列表计算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雨水管道的设计流量为地面径流系数、暴雨强度与集水面积的乘积。
其中径流系数数可根据不同的地面(如屋顶、沥青路面、草地等)采用加权平均值;暴雨强度必须首先确定重现期与降雨历时,不同的管段具有不同的设计降雨强度。
(5)列表进行水力计算。
(6)图纸绘制:根据管道定线的结果绘制雨水管渠系统平面图;根据水力计算的最终结果,即管段的埋深、纵坡、高程等,绘制管段的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的绘制由教师指定绘制部分(选其中1~2条)雨水干管。
二.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步骤(1)管道定线:根据管道规划设计原则与污水厂位置,依次确定主干管、于管与支管的走向与位置。
(2)划分干管与支管的服务面积,进行编号并计算出面积的大小。
(3)确定干管与支管的检查井位置与编号,并计算设计管段长度与管渠总长度。
(4)列表计算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每一个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段流量q1、转输流量q2与集中流量q3。
其中本段流量ql可通过比流量q0计算,而比流量可由污水量标准与人口密度求得;转输流量就是从上游管段与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集中流量q3:则就是指工业企业或大污水量的公共建筑流入管网的污水量。
要注意的就是,每一个设计管段的总变化系数kz应根据该管段的本段流量q1与转输流量q2的合计平均值确定,计算出该设计管段的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后再加上集中流量,即为该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
(5)列表进行水力计算;根据计算出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进行管渠的水力计算。
(6)图纸绘制:根据管道定线的结果绘制污水管渠系统平面图;根据水力计算的最终结果,即管段的埋深、纵坡、高程等,绘制管段的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只绘制全部主干管。
2.雨水管道系统的计算步骤(1)从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出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
(2)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并列入水力计算表中。
(3)计算各设计管段的地面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