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8、梁山伯与祝英台
领导签字:谭桂玲签字日期:10月16日
学校:孤山小学年级:三科目:传统文化课型:新授
任课教师:牛翠华备课时间:10.12授课时间:10.23序号:8
课题
8、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掌握故事情节。
2、使学生能体会传说故事中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当时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体会我国民间传说的魅力。
3、学习课文第三段:(第三段讲述了祝英台被迫嫁人,在迎娶的路上,到梁山伯的墓前哭拜亡灵,与梁山伯化身为一对彩蝶。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表达了两人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
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生死相随的情感,对爱情和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4、巩固提高:
(1)、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推敲语言,理解形象,体会感情。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复述故事
(1)、听一听
(2)、读一读
板书设计
8、梁山伯与祝英台
咏梁祝
(淸)史承豫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双双蝴蝶又飞来。
教后
小记
理清梁祝传说从地方文化到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建构过程,可以理解这几个梁祝研究的误区何以成其为误区,可以认识梁祝传说何以成其为现在的梁祝文化。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段讲述了祝英台回家,梁山伯在师母的指点下才发现祝英台是女子,于是去祝英台求婚,但遭到祝英台父母的反对,梁山伯悲愤病亡。
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祝英台师母这个角色的形象,思考她在本故事中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祝英台父母反对梁山伯求婚的本质原因?
书生梁山伯和祝英台父母代表的是一个阶层吗?他们分别代表什么?
2、(第一段介绍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识,祝英台一心要去杭州读书,父亲让她女扮男装进入书院读书,在书院认识了梁山伯,并结拜为兄弟,三年的同窗生活,梁山伯竟然没有发现祝英台是女子。
学生读课文第一段后问:第一段讲了什么事?
祝英台为什么想读书?为什么她的父亲让她女扮男装才能进书院呢?
(这与当时的社会风俗,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有关,当时的女子是没有资格进学校读书的,所以祝英台想读书,只有女扮男装。向学生介绍古代社会对女子的歧视与不公)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复述故事。
5、知识拓展:
(1)、听一听:让学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2)、读一读:荆南竹枝词。咏梁祝
(淸)史承豫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双双蝴蝶又飞来。
简介本课内容
讨论交流
总结本段内容
越多第二段后思考问题
学生理解
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推敲语言,理解形象,体会感情。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强感。
教学
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强感。
2、使学生能体会传说故事中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当时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体会我国民间传说的魅力。
准备
前置性学习
收集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活动及教法
学习课文
总结课文
知识拓展:
1、学习课文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