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整理)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了解建筑系馆(教学楼)建筑的设计要求,学习功能组织与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建筑造型手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调研时间: 2010年10月11日
调研地点:郑州大学新校区
调研内容:郑州大学建筑系馆
一、建筑系馆概况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为建筑学院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与条件。

郑州大学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建筑系馆位于理科园之中,建筑造型符合整个理科园的建筑风格。

1 、院图书资料室
建筑学院图书资料室位于院楼一层,建筑面积321㎡,分为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档案室三部分。

拥有建筑类及相关类别的中文图书7100余册,外文图书2868册;藏有建筑类及相关专业中文过刊2148册(含合订本),外文过刊3132册。

图书资料室订阅的中文期刊81种,外文(包
括英、日、德、法等语种)专业期刊20种。

并备有齐全的建筑法规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

院图书资料室全部开架,全天对师生开放,图书利用率高。

档案室藏有专业幻灯片41475张、照片和教学录像带、光盘300余册(盘)以及相关教学文件和五年的学生作业。

2、教室情况
建筑学院教学楼和教学行政管理楼位于郑大新校区工科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教学楼配置专用的绘图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还设有学生交流空间、学生作业作品展示室、评图室,设施齐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建筑主入口空间意境的营造
建筑系楼由于其特殊的功能要求,建筑本身
往往具有教化的功能。

其主入口空间意境的营
造,应在注重整体校园人文环境塑造的同时,
创造出开放的、亲切宜人的环境氛围,并努力
构建出具有一定稳性作用的多样的交流空间。

对教学楼建筑入口的处理可以用植物的构建、
台阶的起伏。

栏杆的分割等等方法加以对空间
的限定和组织,丰富空
间层次,增强空间变
化,形成轻巧的室外空
间品质,使建筑入口空
间生动活泼。

建筑的出入口部分,既是室内空间的过渡空间区
域,也是室内空间的继续和延伸,它既有功能上的
要求,也有艺术处理上的要求。

此外,门厅出入口
部分还需有较好的天然采光和一定的照明措施,以
满足要求。

例如郑州大学新区建筑学院主入口设计。

两边的四个大柱子和黄色的框架,起到主入口导向的作用,柱子上的字体也是其更加丰富。

主体建筑不规则曲向的雨棚不仅使主入口凸显出来,更使建筑系馆恢弘大气显现出来。

广州大学建筑学院入口的设计原则
运用许多建筑外部构建,如室外构建的
穿插,楼梯,连廊等等,这些建筑外部
构建都配合主题教学楼精心设计,并用
形成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的景观设计,
使其达到美的创造意境,并体现校园外
部环境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三、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1、平面空间:
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虽然繁
多,但概括起来,可以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
次要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右图为深圳大
学建筑系馆平面图,由图分析可知主要使用空
间为教室,设计室,展览评图室,图书资料室,
模型制作室,教研室等主要使用部分。

次要使
用空间为门卫室,卫生间,开水间等辅助使用
空间。

交通空间为门厅中的大跨度的楼梯及作
为疏散用的建筑两端的双跑楼梯。

空间的使用
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主要使用部分与次要使
用部分之间;辅助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楼上
与楼下;室内与室外之间…,都离不开交通联
系部分。

更确切地说,一栋建筑是否合用,除
需要充分考虑使用空恰当的布置之外,还应考
虑使用空间与交通空间之间的配置关系是否适
当,交通联系是否方便等。

交通联系空间的形
式、大小和部位,主要取决于功能关系和建筑空
间处理的需要而定。

深圳大学建筑系馆教室使用
的建筑空间和学生主要使用的教室之间是作为两
个不同的分区存在的,使用空间互不干扰,且都
有各自的疏散楼梯,在交通流线上没有交叉。


直交通和水平交通流线的设置都考虑了使用空间
的分配和布置。

2、庭院空间:
庭院是由建筑与建筑或建筑与其他界面维
和而成的,是建筑景观相互融合的空间。

庭院
空间是建筑景观在功能上的融合场所,同时也
是师生宁静的学习交流场所。

庭院内部的景观
讲究“因地制宜”,选择自然式布局绿化,或
通过人为环境布置些雕塑、休闲设施等环境小
品营造庭院宁静轻松的氛围。

如深圳大学建筑
系馆形体凹处恰好形成了一个天井式的庭院空
间,此庭院的设置是由建筑自然维和而成的空
间形式,不仅满足了人们休闲的作用,而且提
升了建筑室内使用空间的自然采光。

3、中庭空间:
中庭与庭院的功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
不同之分。

中庭空间的设置不仅活跃了建筑
室内空间提高了建筑的采光,也是建筑垂直
交通和交流的一部分。

郑大新区的建筑系
馆,六层通高的中庭再加上楼顶的透明的屋
顶材料,使刚进入系馆的我们感到似有灯光
从上面照射下来。

中庭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教
室的采光度,也增了学生的交流空间,学生
不仅可以同层的同学交流,还可以通过中庭
和楼上楼下的同学交流,同时也是老师和学
生走廊上放松心情的空间。

4、评图空间:
评图空间的空间特征及其设置方式
评图空间往往作为系楼的教学空间的
重要之重,在形态上除考虑悬挂图纸和摆放
模型,还兼有作品展示的功能。

评图空间普
遍具有较为开敞、通透的空间特征,目的是
鼓励交流和观摩。

如郑州大学建筑系馆,建
筑一层人口大厅处主要的大空间用来摆放
学生的图纸和模型,二层空间则是建设了一
面面的墙体来张贴学生作业,可供学生去自
主交流和学习。

但是作为一个对学生来说很
重要的学习空间,郑大新区的建筑系馆评图
空间的设计不是让人感觉很舒服,一层二层
过于低矮的建筑高度,是整个空间感觉很压
抑,光线不足,虽然中庭的设置提高了采光
量,但是仍旧不能满足观看图纸时的光线亮
度及人们感觉的舒适度。

四、有机的整体
系馆建筑的造型风格在这里是相对无关的问题,又如教学建筑的交流空间要求、艺术氛围的营造等,各种评价尺度都保持对系馆建筑的约束力。

建筑系馆正如建筑师的私宅,外部形象经常是单纯而朴实的,精彩的匠心独运于内部空间。

在基本建造逻辑的前提下,用建筑系馆本身的物质实体和空间潜力去创造可以被发现和体验的实物教具,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装饰的手段来实现
教具展示;也不是如展览会一样展现各种建筑的基本元素或构件的模型,而是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最终的设计产品。

建筑系馆空间本身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形态,作为一个建筑教育的场所,其空间内容和组织应同时具备感知和认知这一教育学行为的特殊角色,即建筑系馆内的空间形态和空间序列的实例,作为现实的刺激物经由学生直接地亲历感受,可以便利地、经常性地获得建筑空间的经验。

建筑系馆作为教具的意义之一是提供典型的、足尺的、可亲历的空间实例。

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中提供体验和理解各种空间的场所。

如直墙、斜墙和“非线性”造型的对比、不同高宽纵尺度与比例的空间造型、各种“行为的流线”和“空间的流动”的展示,各种宽度的走廊空间,环境空间和建筑空间的关系,空间尺度的情感因素等。

更复杂的细部要素还可以包括诸如室内外光影、窗洞形式与遮阳类型、不同的“窗地比”效果实例;建筑材料本体颜色与建筑色彩的产生;材料的实际使用与材料样本间;常见坡道的实例,各式造型、结构与坡度的楼梯等,凡此有关建筑之空间的诸多概念都可以在系馆建筑物中直观地表现出来。

如此说来,教具就是系馆,系馆就是教具。

通过这次的实地建筑调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使我对建筑系馆的概念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各种实用功能分区,空间尺度,建筑形式,空间组织形式都有了自己的认识。

这次的调研对我的建筑系馆设计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姓名:刘明培
学号:200804409
指导老师:程炎焱
日期:2010年10月12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