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期矩形脉冲的分解与合成

周期矩形脉冲的分解与合成

周期矩形脉冲的分解与合成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周期矩形脉冲的分解与合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进一步了解波形分解与合成原理。

➢ 进一步掌握用傅里叶级数进行谐波分析的方法。

➢ 分析典型的矩形脉冲信号,了解矩形脉冲信号谐波分量的构成。

➢ 观察矩形脉冲信号通过多个数字滤波器后,分解出各谐波分量的情况。


观察相位对波形合成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2.1 信号的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
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是信号的两种不同的描述方式。

一个时域上的周期信号,只要满足荻里赫勒(Dirichlet)条件,就可以将其展开成三角形式或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由于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物理含义比较明确,所以本实验利用三角形式实现对周期信号的分解。

一个周期为T 的时域周期信号()x t ,可以在任意00(,)t t T +区间,精确分解为以下三角形式傅里叶级数,即
0001()(cos sin )
k k k x t a a k t b k t ωω∞
==++∑
2.2 矩形脉冲信号的幅度谱
一般利用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计算周期信号的幅度谱。

0()jk t k
k x t X
e ω∞
=-∞
=
∑ (3)
式中0/2
/2
1()T jk t k T X x t e dt T
ω--=
⎰。

计算出指数形式的复振幅k X 后,再利用单边幅
度谱和双边幅度谱的关系:0
2,0
,0k k X k C X k ⎧≠⎪=⎨=⎪⎩,即可求出第k 次谐波对应的振
幅。

内容:
(1)方波信号的分解。

调整“信号源及频率计模块”各主要器件,通过TP1~TP8观察500Hz方波信号的各次谐波,并记录各次谐波的峰峰值。

(2)矩形波信号的分解。

将矩形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变为25%,再通过TP1~TP8观察500Hz矩形脉冲信号的各次谐波,并记录各次谐波的峰峰值。

(3)方波的合成。

将矩形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再变为50%,通过调节8位拨码开关,观察不同组合的方波信号各次谐波的合成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相位对矩形波合成的影响。

将SW1调节到“0110”,通过调节8位拨码开关,观察不同组合的方波信号各次谐波的合成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实验项目
周期矩形脉冲的分解与合成
四、实验器材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
双踪示波器一台
五、实验步骤
5.1 方波信号的分解
①连接“信号源与频率计模块”的模拟输出端口P2与“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模拟输入端口P9;
②将“信号源及频率计模块”的模式切换开关S2置信号源方式,扫频开关S3置off,利用波形切换按钮S4产生矩形波(默认方波,即占空比为50%),利用频率调节按钮ROL1保证信号频率为500Hz;
③将“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模块的8位拨码开关调节为“00000000”;
④打开信号实验箱总电源(右侧边),打开S2、S4 两模块供电开关;
⑤用示波器分别观察测试点“TP1~TP7”输出的一次谐波至七次谐波的波形及TP8处输出的七次以上谐波的波形;
⑥根据表1,记录输入信号参数及测试结果。

5.2 矩形波信号的分解
①按下“信号源及频率计模块”的频率调节按钮ROL1约1秒钟后,数码
管左边显示dy ,右边显示50,表示此时矩形波的占空比T
τ
为50%,旋转ROL1,调节矩形波的占空比。

② 选择合适的占空比,用示波器分别观察测试点“TP1~TP7”输出的一次谐波至七次谐波的波形及TP8处输出的七次以上谐波的波形;
③ 根据表2,记录不少于2组不同占空比条件下输入信号参数及测试结果。

5.3 方波的合成
① 将矩形波的占空比调节为50%。

② 将“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模块的8位拨码开关S3的第1位拨至1,其余为0,通过TP1观察基波信号,并与TP8处信号进行比较。

③ 再将开关S3的第2位拨至1,3~8位拨至0,通过TP8观察一次与二次谐波的合成波形。

④ 以此类推,按表3调节拨码开关的1~8位,观察不同谐波的合成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5.4 相位对矩形波合成的影响
① 将SW1置于“0110”, 并将拨码开关S3的1至8全拨为“0”。

② 按下复位键开关S2,复位DSP ,运行相位对信号合成影响程序。

③ 用示波器的一个通道测基波输出点TP1、另一个通道测TP3,比较两波形的相位。

④ 闭合开关S3的第1位和第3位,在TP8上用示波器观测相移后一次和三次谐波的叠加波形。

⑤ 把示波器的通道1和通道2分别接到TP1和TP3上,设置示波器为叠加模式, 观察叠加的波形。

⑥ 依次闭合开关S3的第1位到第8位,在TP8处观测相应的各次谐波叠加后的合成波形。

记录并填写表4,可适当添加认为有必要测试结果的波形。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1 方波信号的分解
信号周期: 2000 s μ ,信号最大幅值: 5.16
V ,
信号基频0f : 500 H z 。

谐波频率)(kHz
f 20
f
3
f
40
f
5
f
60
f 70
f 8
f 以

测量值(电压峰峰值)(V ) 5.36 0.08 1.8
0.08 1.12 0.1 0.82 0.08
表2 矩形波信号的分解
占空比: 40 ,信号周期: 2000
s μ ,
信号最大幅值:
5.36 V ,信号基频0
f : 500
H z 。

谐波频率)(kHz
f 20
f 30
f 40
f 50
f 60
f 70
f 8
f 以

测量值(电压峰峰值) 5.12 1.72 1.20 1.30 0.20 0.96 0.46 0.12
表3 方波信号的各次谐波的合成
方波信号参数 信号周期: 2000
s μ ,
信号最大幅值: 5.16 V , 信号基频0f : 500 H z 。

波形合成要求
合成的波形
一次谐波/基波
一次+二次谐波
一次+二次+三次
谐波
一次+三次+五次
谐波
一次+三次+五次+七次谐波
三次+五次+七次
谐波
所有谐波叠加
表4 相位对矩形波合成的影响
输入信号参数




40 ,
信号周期: 2000
s ,
信号最大幅值: 5.36 V , 信号基频0f : 500 H z 。

波形合成要求
合成后的波形
移相后一次与三次谐
波合成
TP1与TP3的叠加结果(示波器叠加)
一次与四次谐波合成
二次与四次谐波合成
二次与六次谐波合成
七、问题与思考
●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有时示波器显示不出预期波形,会呈现无规则波形。

将示波器重启后可恢复正常。

● 思考题
(1)方波信号在哪些谐波分量上幅度为零?请画出基波信号频率为5KHz 的矩形脉冲信号的频谱图(取最高频率点为10次谐波),(可以利用matlab 实现绘图)。

答:偶次谐波分量上幅度为零。

(2)矩形脉冲信号为例,总结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原理。

答:矩形脉冲信号可以分解成无穷多个奇次谐波信号的和,通过选频滤波器可得到各个分量。

而用各个分量可合成原信号。

(3)要提取一个41=T
τ的矩形脉冲信号的基波和2、3次谐波,以及4次以上的高次谐波,你会选用几个什么类型(低通?带通?…)的滤波器? 答:一个低通,两个带通,一个高通滤波器。

(4)一次谐波+三次谐波合成的波形,与一次谐波+三次谐波+五次谐波合成的波形区别在哪里,为什么?
答:一次谐波+三次谐波+五次谐波合成的波形更接近方波波形,纹波较小。

原因在于参与合成的谐波数量越多,合成的波形越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