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第2 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学习目标(我需要知道、了解、背诵的内容)
1、掌握两河流域文明兴起、统一的过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统治。
2、理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
3、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地位。
4、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历史价值。
二、提前预习
1、自主阅读,圈点勾画,清除障碍
2、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知识点)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范围:“两河”,是指西亚的_______与__________;两河流域,又称“_________”,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兴起:约从_______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2、初步统一:大约在_______,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在后来的
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___________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科学文化成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
他们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
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
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____,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
计数法中的_________也是两河流域人发明的。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建国: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
3、强盛:汉谟拉比实行_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概况: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多角度反映了古
巴比伦王国时代的奴隶制文明状况和社会生活达到很高水平。
3、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________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体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
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_____________。
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_______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_________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体现。
3、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知识点,举例。
课前预习完成,课堂上请同学上黑板书写)
三、自主探究
1、古埃及文明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相似点?
2、《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地位?
3、《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
4、《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哪些社会状况?(1)社会阶级关系:
(2)阶级特征:
(3)文明程度:
(4)古巴比伦王国处于文明早期的时代特征:
四、典型例题
1、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在这里增加孕育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半坡文明
D.河姆渡文明
2.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又一次统一在一位帝王手里。
这个时代被认为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代,不仅因为政治军事,更因为制定了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
这位著名的帝王是()
A.图特摩斯三世
B.胡夫
C.隋文帝D汉谟拉比
3.当你漫步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
A.古代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4.材料一:
材料二: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1)图片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2)根据材料二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传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