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物制药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正文
生物制药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正文
2 竖向布置
该项目厂区内竖
向为平坡式,制
剂车间1、2均为
四层厂房,檐口
标高22m,建筑
层高5.5m。制剂车Fra bibliotek1为预留厂房;制剂车间2计
放散大量热量或有
2.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 2.3.1 拟采取的个体防护用品
对产生噪声强度较大的岗位作业人员配备防护耳塞,以降低噪声对 接触人员的健康危害;对粉尘较大的岗位作业人员配备防尘口罩。其他 一般操作岗位提供防护手套。 2.3.2 个体防护用品评价
以上各种防护措施可弥补卫生工程防护的不足之处,进一步降低职 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所提供的资料中未对防护用品种类和 数量配置作说明。 2.4 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 2.4.1 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
工业企业总平面布 置,包括建(构)
径9m;厂前区的
筑物现状、拟建建
GBZ 1-
绿化作为重点,
筑物位置、道路、
1.2
2010
符合
种植草皮及种植
卫生防护、绿化等
5.2.1.2
樟树、广玉兰等
应符合GB 50187
树种。沿厂区道
等国家相关标准要
路两旁和厂区周
求
围墙内是绿化
带,种植行道
树。建筑物四周
为绿化面,广植
本项目所在企业拟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机 构,并制定了包各种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拟配备应急救援物品,设置 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等应急设施设备。 2.4.2 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程序的编制全面合理,符合本项目特点,并能 对各项应急处理程序系统演练。应急救援设施、设备能够针对项目特点 设备,可满足应急救援需要。
甲醇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
乙醇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氢氧化钠
化学性皮肤灼伤
盐酸
化学性皮肤灼伤
2.1.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2.1.2.1 噪声
经过对类比企业作业场所噪声的测定和评定结果类推,拟建项目粉 碎和铝塑包装岗位属噪声轻度危害作业,制粒、混合、压片、包衣、双 铝包装岗位属安全作业。 2.1.2.2 粉尘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 污染物扩散条件好 的地段,布置在当
留绿化带,距离 1.3 厂外道路大于
30m。两幢制剂
地全年最小频率风 向的上风侧;产生
车间均为四层。
并散发化学和生物
车间3位于制剂车 间2的南侧,为 27m×12m的三层
等有害物质的车 间,宜位于相邻车
车间;辅助生产
间当地全年最小频
区由布置在生产 区南侧的公用工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评价 3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3 2.2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4 2.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 6 2.4 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 6
3. 综合性分析 8 3.1 总体布局 8 3.2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11 3.3 建筑卫生学 12 3.4 辅助用室 13 3.5 职业卫生管理 15 3.6 职业卫生专项投资 16
B 防尘设施 对于防尘,该项目拟采用全面机械通风和局部通风相结合的混合通 风方式:在车间除净化空调顶棚高效送风口送风,侧墙下部百叶风口回 风的气流组织形式外,对粉尘较大的制剂车间粉碎岗位产生的粉尘采用 局部吸风罩收集,经布袋除尘后达标排放。同时对产生粉尘较多的洁净 室,空调风均不回用,采用全排,并使排风经过滤筒式除尘器净化后排 入大气。车间配备轻便型手推式工业用吸尘器,电机功率1.1kW,吸气 量360 m3/h,以减少车间空气粉尘的二次扬尘。 C 防噪设施 该项目对空压机等产生噪声较大的设备等拟单独设间,远离作业人 群,并采取隔声消声措施。厂区车间拟使用消声器以减弱噪声对外界的 影响。 D 防毒设施 (1)污水处理防毒措施:该项目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使用少量的 氢氧化钠和盐酸,提供的资料中未涉及相应的防护措施情况。 (2)实验室防毒措施:该项目在车间3二层暂时设置一间用于产品 检测的小型实验室,对实验室使用的乙酸、甲醇等化学试剂所产生的职 业病危害,拟设置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6次/h。 (3)车间空气臭氧消毒后,进行全面通风。对空气中臭氧的残留 量未进行检测。 E 其他措施 生产区装有烟雾报警器。
车间
生产岗位
工种
危害因素
工作日 作业方
接触时 法
间(h)
粉碎车
粉碎 破碎工 粉尘
机械
7
间
包装车
间 铝塑包装 包装工 噪声
机械
7
实验室质
质检室
质检员 甲醇等 人工
7
检
污水处
水处理 氢氧化
污水处理
机械
2
理间
工 钠、盐酸
表2-2 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
可导致的职业病
粉尘
尘肺
噪声
噪声聋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
面布置应明确功能
分区,可分为生产
区、非生产区、辅
GBZ 1- 助生产区。其工程
用地应根据卫生要
2010
符合 求,结合工业企业
5.2.1.1 性质、规模、生产
流程、交通运输、
场地自然条件、技
术经济条件等合理
布局
厂家已经提供总 平面布置图,详 见附图。厂区道 路呈环形周边式 布置,采用城市 型道路水泥混凝 土路面。厂内道 路主干道宽为 6m,次干道宽为 4m。道路转弯半
4. 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建议 17 4.1 工程防护 17 4.2 个人防护用品 18
4.3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18 5.评价结论 2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名称
xx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新建生产基地工程。 1.2 建设项目性质
拟建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1.3 建设项目规模
xx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 1500万元。该公司建成后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多维片5000万片,西 洋参胶囊2000万粒和铁皮石斛颗粒500万袋。 1.4 拟建地点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 布置,在满足主体 工程需要的前提 下,宜将可能产生 严重职业性有害因 素的设施远离产生 一般职业性有害因 GBZ 1- 素的其他设施,应 2010 将车间按有无危 5.2.1.5 害、危害的类型及
符合 其危害浓度(强
之间设置相应的 卫生防护带
度)分开;在产生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 车间与其他车间及 生活区之间宜设一 定的卫生防护绿化 带
公司目前生产车间已建成10万级洁净区,车间设有净化空调,采用 整体式风冷热泵机组。设有人员净化设施和物料净化设施。人员入口设 有换鞋室、更衣室、洗手池,烘手器等。对于生产车间空气采用班后臭 氧消毒,臭氧消毒器安装于组合空调机内,通过风道输送臭氧进行消 毒,消毒后,进行全面通风。但对空气中臭氧的残留量无检测措施。 2.2.1.2 防尘设施
xx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期)项 目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编号:XX
XXX职业安全服务有限公司 2014年8月4日
(资质证书影印件)
声明 XXX职业安全服务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xx生物医 药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 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xx生物医药公司生产基地(一期)项 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拟建项目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各岗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 2-1。
拟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见附件8。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第63号文 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的规定,该项目产 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见表2-2。
表2-1 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A 通风设施
按《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073-2001)要求,建成30万级净化生产车间。生产区域设有 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全面通风次数不少于10次/h。原料仓库,包装 材料仓库,成品仓库设混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6 次/h。车间3设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6次/h。
序号 1
2
项目组成 主体工程
公用辅助工程
主要工程内容
多维素片,生产线西洋参胶囊生产 线,铁皮石斛颗粒生产线
本项目公用辅助工程包括供电、供 热、给排水、自动化控制工程及空 压机房、配电室、办公楼、宿舍、
餐厅等。
1.7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该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拟设立在综合办公室内,暂定3人兼职负责职
评价机构:XXX职业安全服务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评价人员
姓名
项目 负责人
技术职 称
资质证书 号
签名
项目组 成人员
报告书 编写人
报告书 审核人
报告书 签发人
目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1 1.1 建设项目名称 1 1.2 建设项目性质 1 1.3 建设项目规模 1 1.4 拟建地点 1 1.5 建设单位 1 1.6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1 1.7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2
业卫生管理工作。公司将建立防护用品、健康监护和员工培训制度。操 作工人每年必须1次健康检查,必须接受1至2次的培训。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评价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2.1.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1.1.1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过对本项目的工程分析和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以及作业场所职 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较全面地了解了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情况。
率风向的上风侧; 符合
程楼(含配电、
非生产区布置在当
机修等设施)、 锅炉房、消防水 池和厂区北侧的
地全年最小频率风 向的下风侧;辅助
污水处理池组
生产区布置在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