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课件 绪论
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同一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饱含多个相同的的单元 操作。 单元操作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其基本原理相同,进 行该操作的设备也可以通用。
单元操作的分类
单元操作按其理论基础可分为下列三类: (1)流体流动过程(fluid flow process):
包括流体输送、搅拌、沉降、过滤等。
相关期刊
[1] 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EI收录) [2] 农业机械学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EI收录)
[3] 食品科学,北京市食品研究所主办,中国核心期刊 [4] 食品工业科技,北京市食品研究所主办,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轻工总会优秀期刊。 [5] 食品发酵工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主办,全 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优秀技术期刊。 [6] 中国粮油学报,中国粮油学会主办,全国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 [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主办,中文核心期刊。 [8] 化学工程,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主办,核心期刊。 [9] 粮食与饲料工业,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中文核心期刊。 [10] Cereal Chemical [11]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2]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13] Journal of Text Study [14]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2)传热过程(heat transfer process):
包括热交换、蒸发等。
(3)传质过程(mass transfer process):
包括吸收、蒸馏、萃取、吸附、干燥等。
上述三个过程包含了三种理论,我们称之为“三传理论”。
三传理论
动量传递(momentum transfer):流体流动时,其内部发生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主要参考书
[1] 刘伟民。江苏大学等。《食品工程原理》,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11。
[2] 赵思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科学出版社,2009。
[3] 黄亚东, 暨南大学,《食品工程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徐文通, 《食品工程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绪
论
课程性质、内容和任务
食品单元操作及其与化学工程的关系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一、 课程性质、内容及任务
1.1 课程性质
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
以化工单元操作为教学内容;
以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包括动力学、热力学、传热学
和传质学等)、数学、力学、制图、英语、计算机等课程
[5]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化工原理》上、下册,北京:天津科
技出版社,2006。 [6] Stanley E. Charm, The Fundamentals of Food Engineering.
AVI Publishing inc 1978。
[7] Dennis R.Heldman.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 AVI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81。
课程安排(课堂)
1 课堂教学( 56 学时)
前言、绪论 2学时
第一章
第二章
流体力学基础
传热
14学时
10学时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习题
制冷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 物料干燥
6学时
10学时 10学时 4学时
课程安排(实验)
2 实验( 16 学时)
流体流动状态观察与测定(课堂录像演示) 柏努利方程实验(课堂录像演示) 直管阻力实验 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 过滤 综合实验——流态化干燥与热风干燥的比较
本
物 理
质量
长度 时间
量
温度
热量
℃,K
J
℃,K
J ,kJ
F ,R
Btu
℃,K
cal ,cal
Q
SI制(Standard International Unit):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度量衡会议提出,有7个基本量和基本 单位,即:
热力学 发光强 物质的 基本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温度 度 电流 量 坎德拉 摩尔 基本单位 米 m 千克 kg 秒 s 开尔文k Cd 安培A mol 化学与 分子物 应用范围 力学 力学 力学 热学 光学 电学 理学
提供流动介质 提供加热介质 贮存牛奶与缓冲作用 输送牛奶 冷却牛奶与加热空气
流体输送
流体输送 流体输送
动量传递
动量传递 动量传递
−20℃
常温 180℃
流体输送 传热
动量传递 热量传递 4℃
⑺
⑻ ⑼
配料槽
均质机
两段板式换热器
配料、混合与标准化
均质牛奶 巴氏灭菌
搅拌
均质 传热
动量传递
动量传递与质量传递 热量传递
量传递,故流体流动过程也称为动量传递过程。凡是遵循流体 流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都可以用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热量传递(heat transfer): 物体被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也称为物
体的传热过程。凡是遵循传热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都可以用 热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质量传递(mass transfer):两相间物质的传递过程即为质量
特点:基本原理部分各章节
内容相对比较独立
2.3 课程任务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其主要任务是:
介绍三传理论,即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
掌握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计算、选
型及实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中各
种工程实际问题(计算、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的能力。
90℃
80℃,20min
⑽
⑾ ⑿ ⒀
升膜式蒸发器
旋液分离器 喷射泵 高压泵
浓缩牛奶
分离水中的牛奶 提供负压 使牛奶产生较大的压力,利于喷雾干 燥
浓缩
物系分离 流体输送 流体输送
热量传递、动量传递与质量传递
动量传递与质量传递 动量传递 动量传递
浓度10%
压力 kpa
⒁
⒃ ⒄ ⒅ ⒆ ⒇ (21)
空气过滤器
单元操作与加工过程
奶粉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乳验收 预处理
预热杀菌
加糖
真空浓缩
冷却与过筛 包装、检验
出粉
成品
喷雾干燥
过滤
工艺流程图
乳品加工 现场
乳品工程原理解析
编号 名称 作用 单元操作 涉及的传递理论 技术参数
⑴
⑵ ⑶ ⑷ ⑸
⑹,⒂
冷冻盐水管道
自来水管道 蒸汽管道 贮罐 离心泵 板式换热器
提供冷却介质
其他量称为导出量,其单位可由基本单位推导而出,称为导出单位
国际单位制 (SI)
—— 通用性:所有学科、部门均可采用,并且容易比较; —— 一贯性:任何一个SI导出单位均有七个基本单位导出, 不需要引入比例常数 我国规定1991年1月起,除个别领域外,不允许再使用 非法定单位(国务院 1977年确定逐步采用SI,1984年发布 命令:法定计量单位,1990年底完成过渡,1991年1月起实 施。
产过程中都含有流体输送、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干燥、
蒸馏、吸收等单元 操作,在石油、食品、制药、造纸等行 业中都要进行干燥、蒸馏等操作,尽管在不同行业中所处理 的物料不同,但所用的干燥、蒸馏等操作具有相同原理。
单元操作的特点
若干个单元操作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工艺过程。
均为物理性操作,只改变物料的状态或其物理性
3.2 单位换算
同一物理量若用不同单位度量时,其数值需相应地改变。这 种换算称为单位换算。
注意事项: (1) 物理方程必须使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若不同,必须经过换算后再 进行计算。但经验公式必须按指定的单位运算。 (2) SI制以质量为基本单位,而工程单位制则以重力为基本单位,二者 可由F=ma表示其之间的关系。 (3) 计算结果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单位换算,就可查出。
为基础,涉及面广、计算复杂。 讲课、习题课、课程设计、实验等四个教学环节构成一个 有机的整体
2.2 课程内容
基础理论部分: 流体力学(重点) 基本原理部分: 食品冷冻技术
传热(重点)
传质学(部分了解) 热力学(部分了解) 特点:涉及理论多,是本课 程较难掌握的部分
过滤与沉降
溶液浓缩 食品干燥原理
1)热敏性:
与化工单元操作的区别
1)内容上:
化工所遇到的大多为气相加工,气-液平衡原理、 吸收、蒸馏等为主
食品工程多为动植物性原料,几乎全部为固态和液态、酱体等,提取 、分离、净制以及混合、乳化、粉碎等 2)在处理方法上: 化工复杂;食品工程:低温、低压、短时等。食品工程原理与化工原
理比较,更加强调低温技术,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工程原理课
二、食品单元操作及其与化学工程的关系
1、化学工程简述
化学工程——以物理、化学、数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研究化学工业
和其他化学类型工业生产中物质转化、改变以及物质的 组成、状态的一门工程学科。它是20世纪20年代随着石 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在化学工程中包括两大类内容: 1) 以进行化学反应为主:如氨的合成、石油裂解等; 2) 以不进行化学反应为主的物理过程:如输送、蒸发、结晶、加热、 过滤、干燥、冷却等。这些基本的物理过程称为单元操作。
单元操作是指化工生产过程中基本原理和典型设 备相同的物理性操作。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三位教授华克尔(Walker)、 刘易斯(lewis)、麦可阿丹姆士(Mcadams)在他们1913年所 著的教科书中,首先提出了“化工单元操作”的概念他们将 各种各样的化工生产过程当作一系列的“单元操作”处理。 如:聚乙烯、化肥、制糖、味精、酒精、石油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