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总分:37.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总题数:15,分数:15.00)1.社会工作定量研究准备阶段的首要工作是( )。
?A.提出研究假设?B.进行研究设计?C.确定研究问题?D.进行研究操作化(分数:1.00)A.B.C. √D.解析:2.一般而言,定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以( )方式获取。
?A.概率抽样?B.非概率抽样?C.公开招募?D.街头访问(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定性研究的准备阶段也需要选择调查对象和确定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其研究对象多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
与定量研究需要基于一定精确程度要求而确定较大容量不同,定性研究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个案,也可以有数十个。
3.定性研究的基本特色是( )。
?A.从大量资料中寻找意义、模型或架构?B.把握当事者视角的事实和知识?C.与被研究对象进行互动?.将理论概念转化为可测量指标D.(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分析解释是研究的核心所在。
定性研究注重事实的本质和整体性,以当事者视角看待事、物、人和环境,细致探讨人与人、人与事的互动。
从大量资料中寻找意义、模型或架构,以获取最真实、最丰富、最具意义的信息,但是这些目标很少有能被一致接受的标准。
因此,把握当事者视角的事实和知识,是定性研究的基本特色。
4.研究报告是社会工作研究的最终成果,它可以分为普通报告、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三种。
其中普通报告至少必须包含的内容是( )。
?A.研究标题、研究发现、作者简介?B.研究问题、讨论与建议、成果应用?C.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发现?D.研究方法、讨论与建议、成果应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质量良好的社会工作研究报告要大致体现如下的内容结构:①标题;②引论;③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④文献问题;⑤研究方法;⑥研究发现;⑦讨论和建议;⑧附录;⑨参考文献。
5.定量研究的基本程序不包括( )。
?A.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假没和制定研究方案?B.确定研究方法?C.通过分析、抽象和综合,得出研究结论?D.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或检验研究假设(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定量研究是在严格研究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测量手段收集资料,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
它分为下列四个基本程序:①研究准备,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假设和制订研究方案;②资料收集,即采用具体方法收集资料;③资料研究,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或检验研究假设;④总结阶段,通过分析、抽象和综合,得出研究结论。
.6.比较两个或儿个变量的关系,看看是否合乎情理指的是( )。
?A.幅度检查?B.效度检查?C.逻辑检杏?D.变量检查(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将完成编码的资料输入电脑,并进行逻辑检查和幅度检查。
逻辑检查是指比较两个或几个变量的关系,看看是否合乎情理。
幅度检查是指查看编码是否超出设定范围。
7.下列各项不属于定性研究的准备工作的是( )。
?A.研究者需要根据目的确定研究对象?B.确定分析单位?C.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D.整理和分析资料(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定性研究的准备阶段需要选择调查对象和确定研究方法:①定性研究需要根据目的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多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②定性研究需要确定分析单位,其分析单位视研究题目与研究目标而定;③定性研究需要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其主要方法包括深入访谈、焦点小组、座谈、观察等;④研究者还要做好其他准备,包括联络被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形成初步的资料收集思路等。
8.社会工作定量研究中分析变量关系的主要手段是( )。
?A.统计分析?B.对比分析?C.观察法?D.测量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统计分析是分析变量状况及其变量关系的主要手段,可以分为多个层面:①描述单变量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②发现双变量问关联状况;③探索多变量间的关系等。
9.社会工作者老贾拟采用定量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了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及其原因。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老贾应该( )。
?A.对“青少年不良行为”进行操作化,形成可测量的指标?B.安排专人进行同步督导,以保证问卷的质量?C.进行问卷编码的逻辑检查和幅度检查?D.推论研究问题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定量分析准备阶段,进行研究操作化就是使得研究没想具体可行,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可测量的指标。
10.观察法是定性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论述错误的是( )。
?A.非参与观察是观察者持旁观者身份?B.参与观察是观察者真正进入被观察场境?C.非结构式观察的对象选择和程序安排都事先有明确计划?D.结构式观察体现标准化特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C项,结构式观察体现标准化特性,对象选择、范围确定、内容架构和程序安排都事先有明确计划;非结构式观察的诸多要素都是临时决定的。
11.社会工作研究与其他研究的最大不同是( )。
?A.使用方法?B.成果应用?C.资料来源?.过程D(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成果应用是社会工作研究与其他研究的最大不同。
研究者要采用口头发表、内部书面发表、公开出版等形式,与课题委托者、同行和社会人士分享研究成果,以使得研究成果发挥最大社会效应,最终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积极发展。
研究者要根据研究建议,促进形成具体的干预方案。
12.普通社会工作研究报告的精华部分是( )。
?A.研究问题?B.研究发现?C.讨论和建议?D.研究方法(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研究发现是总结报告的精华,它必须与研究架构、文献回顾的结构呼应,并注意资料的时间和逻辑。
13.定性研究的成败与品质不取决于( )。
?A.研究者的技巧?B.研究者的能力?C.研究者的洞察力?D.研究者的.吊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定性研究的成败与品质取决于研究者的技巧、训练、洞察力和能力。
研究者需要综合分析力、判断力、创造力、洞察力和抽样思维能力,采用旋进思维。
14.设计研究方案是研究准备的最后工作,具体工作内容不包括( )。
?A.确定调查范围?B.选拔培训调查员?C.确定研究问题?.经费安排D.(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设计研究方案是研究准备的最后工作。
研究者需要确定调查范围,制订调查问卷,选拔培训调查员,要与研究对象及当地政府和组织进行联系,并进行经费、人员、调查进度等事项的安排。
15.关于定量研究的一般过程,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定量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由归纳和演绎过程构成?B.定量研究的准备阶段必须完成确定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和进行研究设计等三项工作?C.资料收集时,所有调查员第一天收集的资料一般须在三日内交给督导员进行审核?D.查阅文献和初步探索是确定研究问题的前期工作(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C项,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研究者必须亲任或安排专门人士进行同步督导,以便及时回答调查员在资料收集时碰到的具体问题。
所有调查员第一天收集的资料必须在当日指定时段交给督导员,督导员进行即时审核,发现问题和不足时立即指导,并就其进度等事项讲行说明。
二、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总题数:11,分数:22.00)16.定性研究的准备阶段包括( )。
(分数:2.00)A.选择调查对象√B.确定研究方法√C.分析单位D.整理资料E.分析资料解析:[解析] 定性研究的准备阶段也需要选择调查对象和确定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其研究对象多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抽取。
定性研究的分析单位视研究题目与研究目标而定,可以是个人、小组、社区,或者某个项目、重要事件等。
定性研究也需要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其主要方法包括深入访谈、焦点小组、座谈、观察等。
17.在定量研究中,统计分析是分析变量状况及其变量关系的主要手段,可以分为多个层面,主要包括( )。
)2.00(分数:A.描述单变量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B.通过引用已有概念作归纳性分析C.发现双变量间关联状况√D.探索多变量问的关系√E.估计这些指标的总体参数值√解析:[解析] 统计分析是分析变量状况及其变量关系的主要手段,可以分为多个层面:①描述单变量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②发现双变量问关联状况;③探索多变量问的关系;④如果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被研究对象,就可以根据样本的指标值去推论总体的相应指标值。
B项属于定性研究中的工作。
18.社会工作的需求评估报告是一种特殊的研究报告,这种报告在内容上至少应当包括( )。
(分数:2.00)A.问题描述√B.原因分析C.工作目标√D.实务内容E.服务效果解析:[解析] 需求评估报告、项目计划书和总结评估报告是特殊的社会工作研究报告,与社会工作实务阶段相呼应。
其中,需求评估报告的结构与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相似,AC两项属于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项目方案书的基本结构与需求评估报告有较大区别,BDE三项属于项日方案书的范畴。
19.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包括( )。
(分数:2.00)A.标题√B.研究内容C.文献回顾√D.研究方法√E.讨论和建议√解析:[解析] 研究报告应该体现完整的内容结构:①标题。
可以采用单标题或双标题形式,用词简单明确。
②引论。
好的引论可以开门见山,让读者初步领悟全文结构。
③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
研究问题必须与题目中的关键词相关,研究目标可从回答研究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两个视角予以说明,指出本研究在理论、实践和方法方面的意义。
④文献回顾。
如果研究是学术性的,或有所创新,一般需要有文献回顾。
⑤研究方法。
方法就是说明本研究使用的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
⑥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是总结报告的精华。
本部分必须与研究架构、文献回顾的结构呼应,并注意资料的时间和逻辑;⑦讨论和建议;⑧附录参考文献。
20.社会工作的研究报告可以分为( )。
(分数:2.00)A.特殊报告B.普通报告√C.学术报告√D.工作报告E.学位论文√解析:[解析]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的研究报告可以分为普通报告、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三种。
如果以实务阶段为对象,那么这类研究报告大致可以分为需求评估报告、项目方案书和项目总结报告三类。
21.定量研究中,资料的整理需完成的工作有( )。
(分数:2.00)A.进行资料编码√B.估计总体参数值C.将资料输入电脑,并进行逻辑检查和幅度检查√D.探索多变量间的关系E.建立研究假设解析:[解析] 资料整理包括如下工作内容:①进行资料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