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3.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习任务群 8 中华传统文件 经典研习)
4.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中国古代作品,读懂文章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 要求 2)
5.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建议 3) 6.评价的过程即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围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 动,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和活动任务中,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语文课程评价要 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不能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 能。(评价建议) 基于以上课标要求,本课要从怎样读懂诗歌、理解诗人的心路历程及对传统文化理解,学 生学法,评价策略等方面设计课堂教学,进行语言建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的能 力,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内容分析 新命题形式下的古诗文阅读,对于考生而言,两极分化严重,可套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文 言基础好者,则难者亦易矣;文言基础差者,则易者亦难矣。这是因为,新命题形式下的古诗文 阅读,选择题占去了近一半分数。文言基础扎实的考生能轻而易举拿下;而对于文言基础差的考 生,则由于文意读不懂,再容易的题型也只能是“易者亦难矣”。所以,能决定古诗文得分多寡 的,不是巧法妙法,而是扎牢文言基础。“基础牢→文意懂→做题对”,这是学好古诗文的铁 律。 学习者分析 ①高三(1)班学生是高三年级学习能力相对强和基础扎实的学生。 ③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有一定的学习古诗词的经验,有一定的语文基础。 ④预计学生在个别词句的理解翻译、表现手法的积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习目标确定
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②经过老师的,点拨后同学们之
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 间互相讨论自己的答案。
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将作者的思想感情
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创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意
境。
出示几个诗句加以说明
抓典型意象: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
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明确答案:这首词中有“兰”“蕙”“菊”三种意象,来自
于屈原的《离骚》。兰、蕙是香草,而菊在许多诗歌中就是
“高洁”的代名词,因此抓住了这些意象的特殊内涵,知道
6
它们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也就 能把握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
教师通过集体回答,评价同学们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李清照
对于意象意境的理解。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蕭萧雨。——晏殊
2.展示例题二、三通过例题总结归纳出通过意象分析作者情
感的两条思路:①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②通过抓意象的修饰
词,概括意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五讲、看意象
授课班级:高三(1)班 阿右旗一中语文组 霍文军
6
科目:语文
班级:高三(1)班 教师:霍文军 日期:2020 年 11 月 5 日 课时教学设计(第 1 课时/总 1 课时)
课题
如何读懂诗歌(第 5 课)——通过意象分析诗歌的情感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环节一:课堂导入——问题、情境导入。(2 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Nhomakorabea教师引导学生有关读懂诗歌的已学知识(通过看题目、 学生通过回顾知识,可以集体回
看作者、看注释、看题材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答,也可以独立回答。达成度
如何读懂诗歌
100%
第一讲 看标题 第二讲 看作者 第三讲 看注释 第四讲
看题材 第五讲 看意象 第六讲 明典故 第七讲 抓诗眼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所谓的读懂,其实就是读懂了字面意思。但是更深层次的“懂”就是“领悟”。所以读懂的
既是字面含义,又是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解决了作者的丰富情感。
环节三:例题讲解,知识方法归纳(18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知识点拨:意象与意境
①自己鉴赏,并接受老师的提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 问。
主备:霍文军 备课:张惠珍
课程标准分析 1.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
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学习任 务群 5 文学阅读与写作)
2.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学习任务群 5 文学阅 读与写作)
活动意图说明:
开门见山,指向“到哪里去”,为学生打下心理基础,同时温故而知新,引出新课。
环节二:通过具体例题复习已学知识,引出本课学习要点。(8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旧学:请同学们运用前几讲掌握的读懂诗歌
根据已学知识自己分析诗歌
的方法,分析一下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中表达的情感,然后单独回答。
6
①通过教师引导集体复习让学生说出已学过的读懂古诗的具体方法(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题 材)。 ②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具体诗歌,学生能总结概括出通过意象分析古诗情感的两个方法。 ③结合所学方法,通过具体练习,学生能通过意象分析出具体诗歌的情感态度。 学习重点:能根据诗歌典型意象的典型象征意义,分析诗歌情感。 学习难点:学生能归纳并运用通过意象理解诗歌主旨的方法。 重、难点突破方法:教师可根据关键词句进行引导、点拨、示范。 学习评价设计 ①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让 100%的学生能回答出已学知识。 ②通过老师具体例题讲解,能让 70%以上的学生总结概括出,通过意象理解古诗情感的两个方 法。 ③通过具体练习能让 90%学生通过意象分析出具体诗歌的情感态度 教学步骤
诗词举例 1
说一说,分析思想感情以及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作答的思路,同学可以补充修
辛弃疾
改。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
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
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
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