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内部分公司二级财务会计核算管理

企业内部分公司二级财务会计核算管理

企业内部分公司二级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前言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各项经济活动的组织都依赖于中央计划当局的决策,作为企业只能按照中央计划布置行事,对内部生产什么,经营什么,采购什么,只是按计划去办,产品有国家定价,来料有国家计划价格。

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只能作为政府的附属物而生存。

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财政统收统支,物资统购统销,人员统一分配和调动,工资统调统升。

造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企业财务管理成了围绕计划转的算珠。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改革要求,对企业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制定了大政方针,摸着石头过河,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给企业生产经营权,放开采购、销售、定价。

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企业所有制从单一性转为多种多样,逐步在企业经济成分中增加各种色彩。

九0年承包制带动一部份企业的发展,九五年股份制逐步形成以产业集团为代表的多头投资的股份制企业。

同时南方乡镇企业及国内中小国有企业企业转制改革步步推进。

企业随着市场发展,日益做大做强,跨行业,跨区域的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为适应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财务体制也进行了逐步改革。

企业内部为挖掘和发展潜力,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制定出一系列办法。

厂内银行、分公司独立核算、分公司设置银行帐号、财务报账制核算制度应运而生,这此办法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在放权后的经济效益。

门的积极性,有利于劣势商品单位产品矛盾的暴露,使劣势产品从企业退出,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财务风险,化解权力部门的高压。

2、企业内部分级财务核算管理的条件企业管理的目标应为生存、发展、获利。

企业只有生存,才可能获利,而企业如果生存,必须获得利益,才能抵平投入,而获利就必须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使企业获得以后获利的能力。

这一切都依靠企业的资源,企业只有站在自我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生存、发展、获利。

因此分析自身资源状况对企业内部管理非常重要。

企业决策层根据企业资源的不同情况制定企业内部管理办法是决定企业内部财务核算管理办法的先决条件,只有制定了内部分级经营管理,才能形成分级财务管理。

企业确定分级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考虑经济指标,项目承包经营人,存货管理,货币管理等问题。

如何做好各项工作,一方面存在指标体系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存在人的管理,任何一种管理工作都是人完成了,因此对承包人或指标负责人的确定应是企业分级核算管理的必要条件,(1)、如何确定承包经营负责人的问题工作干的好与坏,关键看领导,指标定的多好,管理办法多么理顺,如果领导带错了方向,工作不努力都会失去一切。

企业内部经营制度确定后,关键在于能否对承担指标负责人的能力、素质进行考查,用好人,办好事。

目前企业内部二级单位人员确定不外三种方式,一是以原有人员为基础,确定一把手为经营目标负责人;二是总公司领导层根据需要从其它单位选取人员直接任命。

三是以竞争方式,面向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内部各单位,在条件平等中竞争,通过招标选骋,确定经营负责人。

这三种方式都有其特点,第一、二种方式易被领导及本单位职工人接受,在总厂领导未变,上年度指标完成较好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有利于平稳,同时有利于二级单位负责人的工作持续稳定,不利因素在于缺少竞争因素,易形成讨价还价的保守思想和简单的行政命令,甚至总厂部门把经营指标以文件形式下发,有办法要完成,没有办法也需认可。

不利于指标体系的落实,不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健康发展。

第三种方式易于引出人才,选出能力、素质较好的经营负责人,但是这一方法必须同财产抵押、中标人品德相联系,同时项目单位原有人员的认同力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2)、内部经营单位负责人资格企业二级单位在设立时可设置为子公司,也可以设置为分公司。

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可能独立核算,独立报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不能自负盈亏,独立面对一切,其民事责任还在总公司,分公司管理办法及相应工作确定为存在对一级单位的依赖性及二级组织之间的依存性。

本文将对企业内部分公司非独立核算条件下,进行分级报账制财务会计核算管理进行论述。

对内部分公司非独立核算条件下,进行分级报账制财务会计人员称为二级单位财务会计人员。

总公司是一个独立法人主体,负担企业法律责任,分公司是企业的二级单位不具有企业完全的法律责任,因此企业管理还由法人负责,二级单位分公司只是法人委托负责人。

法人将一部份权力放给负责人,使二级单位负责人有相应的权力。

二级单位负责人要对法人负责,其义务是将法人委托其管理的分公司业务管理好,完成所承担的各项指标任务。

各分公司应在自身资源及承担指标的条件下,整合分公司人力资源,根据外部及内部市场情况,努力挖潜,降低产品成本,获取更多利益。

在总厂安排下,根据自身情况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企业制度及规定,完成总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完成总公司下达的指令性生产计划,严格履行经济合同,对内、外部用户负责。

二是维护企业财产物资不受侵犯,对资产保资增值负责,努力提高生产技术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在扩展市场的同时,根据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三是提高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配合总厂完成各项指标,合理有效地协调管理人力、物力、财力,使资源得到更好利用。

四作好职工生产安全、环境健康管理,为劳动者提供适合生存、发展的空间。

五根据指标要求作好财务、会计、统计、生产安全等各方面管理工作,及时上缴税金、折旧、利润及职工保险等。

总公司也要积极为分厂作好协调及保障。

3、内部经营单位指标体系企业资源存在着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资资源、组织资源、技术资源、无形资产商标商誉资源等。

因此企业内部经营指标体系应在此范围内确定。

具体如下:主要产品产量指标;(1)、工业总产值;(2)、工业净产值;(3)、产品质量其中:废品率;重大质量责任事故;是主要指标,(4)、全员劳动生产率;(5)、合同项目完成率;(6)、产品成本指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7)、利润总额,上级费用指标;承担总公司费用总额;(8)、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及占用额;(9)、工资总额,工资发放指标;(10)、职工教育及培训率;(11)、节能降耗指标;(12)、技术安全事故指标;(13)、设备完好率;(14)、生产能力更新指标;(15)、新产品试制开发指标。

上述15个指标是二级单位指标体系,在具体制定某一单位指标时,还需考虑该单位特点,有选择的制定指标。

一、各负其责,指标同权力相结合。

根据企业管理需要,将企业内部按产品设置的单位,划分为若干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责任点,明确经济责任,分层负责,分级管理。

不同层次指标就应有所不同,指导思想为各负其责,指标同权力相结合。

二、同甘共苦,个体及总体相协调二级单位指标要同总公司指标利益一致,体现同甘共苦,利益相关,二级单位指标要保证总公司指标的完成,总公司指标要以不同方式进行分解,落实到各分公司。

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业务核算体系,常发生的经济业务集中在二级责任单位处理,月末二级单位相关人员以报表、报账等方式到总公司处理,做到责任单位人员对责任区业务了解管理负责的局面。

合理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在大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由一级单位财务部门会同一级单位其它管理部门制定并下发内部结算价格形成企业内部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二级单位相关经济指标。

按月编制相应报告,对责任单位进行考核与评价,以确定指标体系的保证程度。

4、会计科目设置根据企业管理设置的相应条件,制定企业内部二级核算的会计科目及二级财务人员应知科目范围。

现金,银行存款,充许设置银行帐号单位使用其它货币资金,辅助备查账应收账款,坏帐准备应收票据,其它应收款备用金预付账款物资采购,应知科目原材料,应知科目材料成本差异,应知科目库存商品,应知科目自制半成品,应知科目待摊费用,应知科目固定资产,应知科目累计折旧、应知科目在建工程、应知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应知科目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知科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知科目其它应交款、应知科目其它应付款内部其它应付款,该科目仅核算同总公司往来预提费用,应知科目生产成本,应知科目制造费用,应知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应知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应知科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知科目营业费用,应知科目管理费用,应知科目财务费用,应知科目营业外收入,应知科目营业外支出,应知科目5、分公司会计报账记账程序及要求(1)、分公司会计人员是本单位会计业务核算人员,对该核算的会计业务负责。

(2)、分公司会计人员是本单位会计业务原始凭证的责任审核人,对会计原始单据负有审核义务。

审核标准依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公司会计制度、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办法等规定进行审核。

(3)、分公司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会计核算制度编制会计分录,做相应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要求如下:①、会计凭证日期按会计连续业务时间填写;②、会计凭证编号处编字前登记分公司会计业务月度连续编号,号字后登记总公司会计业务月连续编号,分公司编号于业务会计凭证发生时编号,总公司编号于月度到厂报账时间时编号;③、会计凭证摘要栏按会计业务核算内容进行填写,所写内容要,简明扼要;借方、贷方总账科目按首钢集团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填写,要求不得简写,不得自创,明细科目按会计业务填写,要求写的二级科目要准确;④、金额栏按会计核算要求填写,不得更改、涂抹;合计栏填写金额合计,此栏必需正确填写,保证合计同会计科目登记金额相等。

⑤、附单据张数要求按会计原始凭证审核办法要求如实填写,并对原始单据按会计凭证装订要求进行粘贴,粘贴后附会计凭证后;⑥、制单栏,编制会计凭证人员填写全称或盖名章;⑦、记账栏,记本科目会计人员盖名章;⑧、会计凭证分公司会计人员编制时二份,一份作为分厂会计帐登记凭证,在分厂装订登记。

一份作为总厂会计帐登记凭证,在总厂装订登记。

⑨、月末*日各分公司会计人员依所作会计凭证进行汇总,填写凭证汇总表,要求汇总表按总公司统一样式填写二份,一份在分公司装订。

一份作为总公司装订。

汇总表各项必需保证正确规范;⑩、会计凭证装订表皮要求按公司统一规定办理,保证规范、正确,各分公司可装订若干本。

要求每本厚度在25CM—35CM之间。

第二章、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货币资金是工业企业所拥有的处于货币状态的经营资金,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其核算的任务在于反映和监督企业贯彻执行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的情况,促使企业按制度的要求,正确使用货币资金,从而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

第一节、现金的核算1、科目说明1001现金:本科目核算各单位库存现金,为资产类科目。

二级核算单位均应设置本科目,并按规定设置现金日记账,企业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企业支付现金,贷记本科目,借记有关科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顺序逐步登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