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观生态学PPT课件
5. 景观生态学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1) 城市绿地系统、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规划: 大中空间尺度; 基于景观生态分类、景观格局与功能分析; 根据“斑块—廊道—基质”、“网络-结点”景观结 构模型进行绿地布置。
(2) 中小空间尺度上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规划区内存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绿地斑块的配置原理、廊道宽度原理等。
④ 廊道网络及其构成要素 连接廊道 结点(节点node):有些网络交点起到结点的作用,中继 点。比廊道宽,但作为独立景观要素又太小,小片地 块,同面积中的物种多样性一般大于廊道。 网眼:网眼大小。★ 连接度:廊道与廊道网络内所有结点的连接程度。 裂隙。单位长度廊道出现的空隙、裂口、间断数目。
4.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或核心概念
(1) 景观的系统整体性与异质性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区域-景观-生态系 统-生物群落。 景观由异质性要素组成,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 问题之一 。
(2) 景观的时空尺度性 空间尺度-等级结构, 分辨率, 反应时间; 尺度效应-小尺度的剧烈波动与大尺度上的稳定。
2. 景观的特征
① 生态系统的聚合 景观是由若干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区。★ 空间异质性-梯度变化、镶嵌变化。
① 各生态系统间物质流动和相互影响★ ② 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③ 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集合相对应
人为干扰影响程度: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人工景观 文化景观 = 经营景观 + 人工景观
-拍照-专家、公众、居民打分。
(2) 景观的地理学概念 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 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
(3) 景观的生态学概念 空间的水平分析+功能的垂直分析方法。
直观、狭义的景观: 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 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空间尺度为 数千米到数十千米;
(2) 廊道 ① 双重作用:连接,分隔。 迁移(通道)、过滤(阻隔)、栖息地等。 ② 生态廊道与绿道(green way) : 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 绿道:由自然或半自然植被构成的人类或生物的通道。 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核心。
③ 廊道的宽度 生物保护为主要目的:林带30m,保护哺乳、爬行和两 栖动物, 林带20-60m,森林边缘效应10-30m. <12m,廊道的宽度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无相关性; >12m,廊道宽度与草本植物多样性的临界点(区分线
决定景观生态流的性质、方向和速率的主要因素,同 时景观镶嵌格局本身也是景观生态流的产物。
(6) 景观的文化性与人类主导性 景观带有明显的文化色彩。 人类活动对景观的主导作用。 文化景观反映着景观的文化特征和景观中人类与自然 的关系。
哈尼族和佤族村寨后面的神山,水源林,薪炭林。
桑基鱼塘
(7) 景观多重价值 异质性: 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 城市林地的多重价值: 生态价值 游憩功能 景观功能,美学价值。 自然教育功能等。 多功能价值的经济评价-综合最大化-景观规划。
抽象、广义的景观:任意空间尺度上,异质性地理空间 单元。
景观三个方面含义的联系 逐步发展: 直观的美学观,地理上的综合观,景观生态 学上的异质地域观。 共性:多样性和异质性。
园林规划: 规划区域的美学特点;土地特点;生态特点。 美景要存在于健康的生物系统之中。 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上的合理性。
第十章 景观生态学简介
§1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概念 §2 §3 景观生态规划
§1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概念
什么是景观 景观有什么特征 什么是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特点或原理
1. 景观的涵义
(1) 景观(landscape)的美学概念 “风景”、“景色”、“景致”;风景画。 从美学观念和身心感受出发来认识景观的特征, 着重于从外部形态特征上把握景观的整体属性。 视觉分析) 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 生态流是各空间组分之间的物质、能量、物种和信息 流,是景观生态过程重要的表现形式,受景观格局的 影响和控制。
景观格局的变化必然伴随着物种、养分和能量的流动 和空间再分配,也就是景观再生产的过程 。
(5) 格局与过程关系 景观的镶嵌格局或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组合格局,是
尺度越大,分别率越小;小尺度 的剧烈波动与大尺度上的可持续 性或稳定性。
(3) 景观结构镶嵌性 景观空间异质性:梯度与镶嵌。镶嵌性较为普遍。 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型 网络一结点模型 斑块是地理、气候、生物和人文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 特定的结构形态和物质、能量输人与输出特征。 斑块的大小、形状和边界,廊道的曲直、宽窄和连接度, 基质的连通性、孔隙度、聚集度等,构成了景观镶嵌特征 丰富多彩的不同景观。
(3) 生态适宜度分析: 基于生态学分析途径的景观规划。
§2 景观的结构
1. 景观的结构空间单元
(1) 斑块
① 类型★ : 环境资源斑块
干扰斑块 环境资源斑块
干扰斑块 残存斑块
聚居斑块
引入斑块(种植斑块、聚居斑块)
残存斑块
② 斑块大小与形状的生态学意义 斑块大小,物种-面积关系。 斑块形状: 边缘效应。 斑块内缘比:斑块内部与边缘带的面积比。 内部种与边缘种。
状、带状),草本多样性平均为狭窄地带的2倍以上; >30m,含有较多边缘种,但物种多样性较低; >60m,对于草本植物和鸟类而言,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
林内种,满足生物迁徙及保护的功能; >100m,创造自然化、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
生态廊道宽度设置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足够宽以减少边缘效应的影响; 根据最敏感的物种的需求来设置廊道宽度; 内部应该足够宽以适应大量小尺度自然干扰; 对于较窄的廊道来说,应促进和维持植被的复杂性, 增加覆盖度及廊道的质量; 不应延伸很长都没有一个节点性的生境斑块; 廊道应该联系和覆盖尽可能多的环境梯度类型,保 护生境的多样性。
重庆主城区,川东平行岭谷地区,亚热带气候。
云南石林
四川盆地农田景观
平原农田景观
住区园林景观
干 扰 与 景 观
干扰是引起景观或生态系统的结构、基质发生重大变化的离散 性事件。自然干扰、人为干扰。
3.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
景观生态学: 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变化: 景观管理:景观生态分类、评价,景观生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