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介绍PPT
多才多艺,有错误会反省,对外交流,传播世界的盛唐气象 . 和睦相处,融洽的民族关系.节俭自律,厉行法制, 发展国家经济 .总结经验教训,选官任贤,大度纳谏
•
迷信仙道,和秦始皇一样死于吞金,也就是自杀。 唐太宗曾经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用丹药,现在自己也 一样。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丹药的毒性发作, 终于不治身亡,享年仅五十岁。
有一次,唐太宗要给功臣们封官赐爵.他让人宣读事先写好的名 单,并且说:“有不合适的, 请提出来吧。” 唐太宗的叔父李神通打了许多仗,他一直认 为自己的功劳最大, 可一听名单上把自己排在后面,就不服气地大声说: “当初, 我首先起兵响应您,东征西杀。 可您怎么把我排在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后面了?他们有什么 功劳?不过就是舞文弄墨, 要不就写写划划嘛!” 唐太宗笑了,说: “叔父虽然首先举 兵起义,可您忘了? 您后来还打了两次大败仗。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出主意,定计 策,帮我取得天下,论功劳, 应当排在您的前面。您虽然是我的至亲,我可不能以私情加重 对您的封赏啊!” 大臣房玄龄说: “秦王府里的旧人,都是皇上的老部下了, 那些没升官的,不免有些怨言。” 唐太宗说: “设立官职,为的是选拔有才能的人,替百姓办 事。不能以新旧分先后。 新人有才干的,就要升官;旧人没有才干的,当然不能提拔。 要不然,国家的事情怎么能办得好呢?”
贞观22年,李世民对自己的功过作了总结:“吾居位 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 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 勿以为是而法之.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 大.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然比之尽美 尽善,尤有不及,固多愧矣.”李世民不愧是一代明君,但 后来的史家通常只提李世民的优点。
•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1.政治方面,第一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第二是革新政治。 2.经济方面,第一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第二是戒奢从简。 3.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4.军事方面,击破东,西突厥 5.外交方面,第一派遣文成公主入藏,发展吐藩经济.第二和 平对待边疆民族问题,被尊称为天可汗.
唐太宗时期,有人上书给太宗,请求清除谄媚的臣子。太宗问:“可谁是善于谄媚的臣子 呢?”上书的人献策回答说:“我住在偏僻的乡野,不能完全清楚谁是这样的人, 您可以考验他们,在与大臣们谈话时,假装生气来试探他们,那些坚持真理而不屈服于您 生气的人,就是正直的大臣;而那些看到您生气,惧怕您的威严,依顺您的旨意的, 就是谄媚的大臣。”太宗听完他的话,说:“国君好比水源,大臣好比水流,水源要是浑浊 而要水流清澈,那是不可能的。国君自己作假,怎么能要求大臣们正直呢? 我相信用至诚之心能治理天下,所以不愿意像以前帝王那样用诡诈的手段对待臣下, 您的法子虽然很好,可惜我不能采用。”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 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 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 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 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 干捉鱼,虽能得到鱼, 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 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 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 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 良久,唐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 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招书,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
有个叫元律师的官员犯了法,唐太宗一气 之下,决定处死他。大臣孙伏伽不同意, 反对说: “元律师固然有罪,可按照法律不能定为 死罪。您的处罚太重了,应当改一改。” 唐太宗想了一下,说: “你说得对,要不, 我就错杀了人啊!” 他立刻改变了原来的决定,还下令把一座 花园赏给孙伏伽。可又有一个大臣不同意 了,说: “那座花园值一百万钱,这种赏赐太重了 吧?” 唐太宗摇摇头说:“孙伏伽敢直接 指出我的过 错我就要重重地赏他,好让大家都能像他 这样直言规劝李世民(599~649 ),唐朝第二位皇帝,伟大的军事家, 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 太宗皇帝在唐朝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是历史上民族建立中出生入死,运 筹帷幄,在李卫公答对中对其军事思想给予了详细 介绍。 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 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 民族 英雄!在位二十三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 大。 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太宗的飞草非常著名, 开创了行书写碑。 太宗诗歌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太宗编写了著名的秦王破阵乐。 在《帝范》《唐会要》等书籍中,对太宗的政治理论有相当多的描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