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货币供给的刻画与影响因素分析
货币供给的刻画与影响因素分析
比如中央银行想增加货币供给,但企业和家庭都从替代性金融市场 融资,中央银行的目标难以实现。这也是发达国家逐渐将货币供应量 当做货币政策次要参考目标的一个原因。
货币供给影响因素定性分析总结
主体
影响变量
变量 货币供 变动 给变动
原因
超额准备金 ↗
中央银行 法定存款准 备金率
↗
商业银行
超额准备金 率
↗
企业 融资意愿 ↘
比如节假日前家庭大量提取现金,节假日后大量存入现金,会 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进而影响到货币供给
一国家庭总体上持有通货的变动有规律性,中央银行一 般都会针对这种规律做出应对,保证货币供给的平稳。
比如中国人民银行一般会在春节前适度增加基础货币,春节后 适度减少基础货币。
替代性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增加融资需求,且愿意提高利率 经济情况不好,或企业预期经济情况会变差,企业不愿
意增加融资需求,更不愿意以高利率融资 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的目标,受制于企业决策
家庭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家庭通过融资需求和持有通货决策影响货币供给 家庭融资需求影响货币供给的机制同企业类似 家庭持有通货(现金)的决策会影响到货币供给
关于两个货币乘数的推导,参见慕课配套教材的第八章内容
关于货币乘数使用的说明
货币乘数公式是一个静态宏观公式 该公式表明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但
不能像多倍存款创造模型一样动态分析货币供给的变化过程 货币乘数公式中的基础货币,没有区分现金、超额准备金
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不适宜直接用来计算货币供给变动 定量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建议采用多倍存款创造模型
即本次增加基础货币会使货币供给最多增加5000亿元(含原 始存款1000亿元)
利用存款派生倍数定量分析货币供给变动
例题二:
假定某国存款类机构共有存款100万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 为16%,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统一为2%,现金漏损率统一为2%。现 在该国中央银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为15.5%,请问此次货币 政策操作最多能增加多少货币供给?
家庭
融资意愿 ↘ 现金漏损率 ↗
替代性金 融产品
以进行多倍存款创造
↘
派生倍数变小,超额准备金减少
↘
派生倍数变小
↘
多倍存款创造能力削弱甚至中断
↘
多倍存款创造能力削弱甚至中断
↘
派生倍数变小
↘
经济运行所需的货币量减少
利用存款派生倍数定量分析货币供给变动
例题一:
假定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国债的方式增加基础货币1000亿 元,当前存款类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为16%,不区分 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超额准备金率统一为2%,现金漏损 率统一为2%。请此次增加基础货币会使货币供给最多增加 多少?
前面假定商业银行把增加的超额准备金全部用于放贷,但如果中 央银行增加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时,商业银行并没有把增加的超额 准备金全部用于放贷,中央银行的目标会受影响甚至完全落空
企业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企业主要通过融资需求影响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的目标,最终需要企业增加融资
才能实现 经济情况好,或企业预期经济情况会变好时,企业才会
存款派生倍数: K’= 1 =
1
≈ 5.128
������+������+������ 0.155+0.02+0.02
所以新增存款总量为:
△D=K╳△R=5.128╳5000≈25640 亿元
即本次降准最多能够增加货币供给25640亿元。
货币乘数简单公式
多倍存款创造过程揭示了基础货币可以通过存款创造放 大一定倍数后形成货币供给。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一个简 单的公式体现:
总结:
经济中的钱来自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通过多倍存款创造转变为经济中的货币 货币供给进行宏观刻画与影响因素(定性、定量)分析
关于中央银行的内容到此全部结束
谢谢聆听
Thank You
利用存款派生倍数定量分析货币供给变动
例题一解答:使用上一节慕课中的多倍存款创造公式求解。
已知r=0.16;e=0.02;c=0.02 新增超额准备金△R=1000
存款派生倍数:
K=������+1������+������
=
1 0.16+0.02+0.02
=
5
所以新增存款总量为
△D=K╳△R=1000╳5=5000 亿元
Ms=m×B
其中, m为货币乘数,Ms为货币供给量,B为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的详细公式
如果设定活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超额准备金为率e ,现金漏损率为c;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t,定期存 款与活期存款比Dt /D=t,我们还可以推导出货币供应量M1的 货币乘数m1和货币供应量M2的货币乘数m2: m1= M1/B=(1+c)/ (r+e+c) m2= M2/B= (1+t+c)/ (r+trt +e+c)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企业 家庭 替代性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利用市场调控基础货币
通过资产负债表调控基础货币 进而通过金融体系的多倍创造出存款货币
利用行政手段调控基础货币
主要方式是调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会导致超额准备金和存款派生倍数同时 变动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变动,都会引发货币供给的大 幅变动,各国中央银行使用此工具时都非常慎重
为经济主体提供了额外选择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可能不会用于放贷而是投资于金融产品 企业和家庭可能将部分存款和部分融资转移到替代性金融市场
会导致经济运行所需货币减少
经济中部分投融资行为不再通过商业银行体系,不产生存款货币 比如美国2016年M2/GDP比例约为0.72,中国则为2.08
会削弱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控制力
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调节自身超额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供给 商业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的主要原因
(1)预防中央银行意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预防客户存款意外减少导致准备金不足; (3)预期贷款风险加大,不愿意将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 (4)中央银行为超额准备金提供利息。
商业银行影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效果
利用存款派生倍数定量分析货币供给变动
例题二解答:使用多倍存款创造公式求解。
注意:与例题一不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但会导致超额准备金增 加,还会导致货币乘数变化,两方面因素都需要考虑。
已知新增超额准备金:1000000*(16%-15.5%)=5000亿;新 的存款准备金率r=0.155,e=0.02;c=0.02。
知识点4:货币供给的刻画 与影响因素分析
货币供给的宏观刻画图
经济内生需求 货币政策需求
利润最大化目标 防风险需求
融资意愿
企业
中央银行
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
(超额准备金)
融资意愿 持有通货偏好
家庭
货币供给量
银行放贷意愿 替代性金融市场 企业融资意愿 和金融产品
家庭存款意愿
货币供给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按参与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