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常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七)

2018年常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七)

2018常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

(2分)新西兰麦肯齐盆地的特卡波镇,以拥有全球最干净、最壮观的星空闻名遐迩。

那里没有光彩夺目的霓虹灯,更不燃放绮(▲)丽xuàn(▲)烂的焰火。

晴夜,满天繁星静谧(▲)而璀càn(▲),到过那里的访客,仰望星空,无不对宇宙的伟大肃mù(▲)心存敬畏。

(潘益大《为孩子找回失去的星空》)2.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

(3分)【▲】【▲】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

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

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D.宋江和林冲率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定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二、“小李广”戴宗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其位。

E.梁山泊好汉连战连捷,被活捉的高俅答应请朝廷前来招安。

宿太尉奏明情况,皇帝大怒,将几个奸臣痛骂一顿。

经过一番周折,宋江率军迎战辽军,走上了为朝廷出力的道路。

3、任选一幅哲理漫画为其配上蕴含生活道理的文字。

(2分)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3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5、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快递包装问题的解决需要消费者、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全产业链上各主体共同努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怎么做?(4分)材料一: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网购者例行要拆开这些“厚重”的包装。

一位网店商家曾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我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

商家对尤其易碎易坏物品更是加倍包装,有时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超商品本身。

材料二:2016年10月,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共消耗快递运单约207亿枚、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82.68亿个、封套约31.05亿个、包装箱约99.22亿个、胶带约169.85亿米、内部缓冲物约29.77亿个。

该报告称我国快递包装年耗材用量十分惊人,仅包装使用的胶带总长,就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

材料三: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是一大掣肘。

“我相信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

但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成本。

”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说,“我们做过分析,一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8分钱,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是它的4至5倍。

谁来为这些环保材料埋单?”材料四:目前胶带、包装箱、编织袋等七大类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

杭州白领杨小姐说:“平时拆下的快递包装,基本都直接扔了。

”6.默写。

(6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会当凌绝顶,▲。

(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

看了右边的图片,除了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外,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二阅读理解(40分)(一)古文阅读,完成7~10题。

(共14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乙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

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

其缺者为崖峭岩窟。

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

揭水①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

溪水积焉,黛蓄膏渟②。

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

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龂腭③。

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

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

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

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

山舒水缓,有土田。

(选自柳宗元《游黄溪记》,有删节)【注】①揭水:撩起衣服,涉水而行。

②黛蓄膏渟(tíng):溪水积在潭里,乌光油亮,像贮了一瓮画眉化妆的油膏。

③龂(yín)腭(è):龂,牙根。

腭:牙床。

7.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或短语。

(4分)(1)略无阙处:(2)飞漱其间:(3)两山墙立:(4)其下大石杂列:(5)方东向立: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9.乙文运用丰富的写作手法描绘沿途所见黄溪风光,请分析“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所采用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

(3分)10.请选出下列选项中对甲乙两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A甲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视觉的角度,正侧面描写结合,刻画出三峡两岸山石的高窄。

B甲文通过猿猴哀转啸叫的描述,并引用渔人的歌,共同体现出三峡凄清的氛围下人与动物处境的凄凉。

C乙文作者在描摹景物的过程中直接流露出自己对景色的情感,例如“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

D乙文像甲文一样,也采用总起的方式,先介绍对象的整体面貌,而后再选择不同的角度和内容做具体描绘,思路清晰,秩序井然。

(二)阅读议论文,完成11~15题。

(共12分)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间。

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

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

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

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

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

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

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

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

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固,决不屈服,视死如归。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

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

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

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1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答:▲12.请分析文章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

(3分)答:▲1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答:▲14.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B.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C.选文中“面对强敌,精忠报国”“身陷囹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

D.选文最后段号召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肩负起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

15.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其作品名言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为本文第③段补论据:(2分)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备选人物:杜甫、范仲淹、辛弃疾答:▲(二)阅读散文,完成16~19题。

(共14分)百鸟台江泽涵(1)在酣睡中被二三灵音唤醒,呵,是我那些熟稔的老友们。

我咕咚蹦下床,大踏步到了窗前,一轮吐故纳新,精气神就漾开了。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经此种淘洗,真个别样心境。

(2)老式楼房多偏矮,且高低错落,对面楼顶就比我的住所矮一层。

楼顶本是块平敞的水门汀,已被数十年的风与光渲染得斑驳黝黑。

(3)倏地,平地惊起两个灰暗的小不点,凭空半个圆弧,猛一划过,瞬息隐匿在侧方的浓荫中。

紧接着又飞来一只类似的,或许还是同种鸟,那双纤细的脚稳稳地落于围扎在楼顶沿边的钢丝圈上,其中一只脚微抬,后翘。

这准是个性感又多情的家伙,它不住地扭动着身姿,展左翅,抱右翅,又似在冲我这边笑。

(4)可惜不曾配备望远镜,我打开手机里的录像软件,并放大镜头:它个头尚不及女子粉拳,曲线感却十足。

在一番尽兴地弄姿后,才翩然飞离。

(5)清光明动,暗蕴缕缕凉意,我赶紧披了衣服洗漱去。

等我再度站在窗前,对面又有了三只小鸟。

我说是有多么熟,却又愧怍得叫不上任意一只的名字来,只觉都差不多模样,自小远离了自然,是难以探知的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