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之星评语
【篇一:1101班孝德之星推荐材料】
五年级1101班“孝德之星”推荐材料
10岁的文凯是五年级年级1101班学生,他是一个乖巧、懂事、聪明、坚强、兴趣广泛的男生。
酷爱读书的他,爱读中外课外名著。
一个个名人故事、一本本名篇
佳作,既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更启迪了他幼小的心灵,让他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在学校里,他文明有礼,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同学有
什么困难,他只要能做到的,总会伸出援助之手。
每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他都踊跃参加,捐出自己的全部零用钱,多次被学校评
为“爱心小天使”。
在家里能听从父母长辈的教导,关心父母、爷爷奶奶的健康,能分
担父母家人的忧虑。
家中如果有大人身体不舒服了,他能知道端茶
倒水,嘘寒问暖。
他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给大人添乱。
正如他在作文《这就是孝》中说的,他从妈妈每天那疲惫的姿态中,认识到父母的辛苦,下定决心要多帮助妈妈分担家务。
星期天他会
一个人早早起来,给家人做好早餐,然后把家里的卫生打扫得干干
净净,然后还帮家里洗好衣服。
一切做完之后,妈妈才起床。
这对
一个男孩子来说,真的不简单。
平常的日子里,他总会从细小的事情中表达对爸爸妈妈的关爱,有
时是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者是一句真诚的“谢谢”。
回到家里后,能主动给大人开门、倒茶、拿鞋,经常把学校发生的
趣事和大人说,遇到困难时也能主动和家人交流,寻求帮助。
他也
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很珍惜自己的生活,从不乱花钱。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文凯,一个有爱心、孝心的男孩!
【篇二:孝德之星事迹材料】
“今天的孩子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对“孝顺”两字的概念似乎淡薄起来。
然而说起黄涛同学,他家周围的左邻
右舍无不为他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不仅在学校成绩优秀,在家里还
是个孝敬长辈、和睦邻里的孩子,对待邻里,他文明礼貌、与人为
善,邻居长辈们都夸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小小年纪就在邻里中
有了很好的口碑。
在和他父母一起聊天时,他的父母告诉我,在黄涛很小的时候,一
包饼干拿在手里,就得分给家人或者其他小朋友吃,从不自己一人
独吃。
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小孩总是把自己的玩具占为已有,不与
他人分享,而他却乐于同小朋友一起共同分享玩的快乐,一个玩具
小熊、一个布娃娃,一辆遥控小赛车他都会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
有小朋友争抢,他也会主动让给小朋友玩;还有一次,爸爸上班去了,妈妈煮了几只他爱吃的螃蟹,黄涛同学坐在凳子上却不肯动筷子,妈妈觉得奇怪,就问:“你怎么啦”?黄涛同学歪着脑袋瞪着小
眼睛冲着妈妈说“怎么就两只,爸爸的呢”?妈妈笑着说:“锅里还有”。
他不信,快步跑到厨房,踮起小脚尖,探起小脑袋,揭起锅盖,看到锅中的螃蟹才肯放心地吃饭。
在邻居的眼中黄涛同学是个聪明懂事、孝敬长辈的孩子,在家能听
从父母的教导,每天早晨起床能主动整理好自己的床铺,平时除做
好自己房间的卫生工作外,还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如做饭、擦桌子、洗碗、洗菜、打扫家里卫生等。
家里买回来的水
果她会挑大的、红的留着,等爸爸、妈妈下班后给他们吃;每次看
到楼道里有垃圾她都会主动拿起笤帚将楼道清扫一遍,再用拖布将
每一层楼梯拖的干干净净,他的行为得到了周围邻里的好评,大家
在他的影响下也会主动将小区的卫生打扫干净。
在平时,黄涛同学总能体谅父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父母分忧解难。
一次,妈妈因为淋雨生病了,发起了高烧,爸爸又不在家,懂
事的黄涛一会儿为妈妈倒水,一会儿为妈妈擦汗,一次又一次地拧
干毛巾,一遍又一遍地敷在妈妈的额头,直到妈妈的烧退下,他才
去休息,看到忙前忙后的孩子,妈妈心疼得落泪了,而黄涛却拉着
妈妈的手安慰妈妈说:“妈妈别哭,您的烧刚退,千万别累着,要多
休息,再说我已经长大了,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
听了儿子的一番话,妈妈点了点头,她觉得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在学校里黄涛喜
欢助人为乐,他常说助人为乐是自己的本份,他人有困难,他一定
会竭尽全力去帮助,班级中他与同学的关系十分友好,能热心帮助
同学解决一些生活、学习上的困难,乐于为同学们服务是不计任何
得失的,
当看到班上同学因为学习成绩落后,心理觉得自卑,平时下课总是
不自觉地在一起,而与成绩好的同学保持着一段距离时,黄涛就会
主动上前跟他们聊天、谈心、做游戏,还和其他几个成绩好的同学
一起商量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补习功课,鼓励他们不懂就要大胆问,大大增强了几位同学的自信心,在黄涛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
金峰、朱文凯、杨城等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心理也不
再感到自卑,性格变的开朗了许多,也能与大家一起聊天、游戏,
参加各项活动;
每当学校组织捐款献爱心活动时,黄涛也总是第一个慷慨解囊,把
自己节约的零花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在我校开展的“爱心一日捐”
和“抗旱救灾”活动中,黄涛带头将自己的零花钱和一百多元压岁钱
全部捐献出来;在班级中黄涛同学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心理素质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具有一定的人际交
往能力,勇敢坚强。
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
度和强烈的进取精神。
他组织能力强,经常组织班上的一些同学一
起交流学习心得,平时还组织同学进行课外活动。
经常帮助老师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天认真地收发作业,带领同学打扫教室和包
干区的卫生,特别是每次班级开展班队活动时,他都积极主动的布
置教室、帮助同学排练节目。
黄涛知道:热爱家庭、充满孝心、关
心同学、尊老爱幼,这都是爱心的付出。
但他更懂得:对自己严格
的要求,努力学习,让自己真心地去爱别人,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最大的孝敬。
所以学习上他能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放学回家后
不用大人的督促就能自觉地完成当天的作业,再帮助父母做好晚饭,有时还帮邻居家照看小孩,清扫楼道里的垃圾??
黄涛孝顺父母,关爱长辈的行为已经感染了她身边的人,这种孝心,也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美好的情感:单纯的、甜美的、自然的。
它给
予我们的是生活的阳光,生活的雨露。
【篇三:“孝德之星”事迹 )】
马慧琳“孝德之星”事迹
东大小学三年级推荐教师任国霞
她叫马慧琳,今年9岁,在东大小学三年级读书,她活泼、伶俐、
漂亮、充满灵性,身兼班长和文艺委员两职,又爱画善舞,她是父
母的好女儿,爷爷、奶奶的好孙女,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她从小就知道使用礼貌用语,向长辈问好。
在校她是个尊敬老师、积极向上的好学生,百善孝为先,学校推行的孝敬教育让她充
分认识到了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虽然她没有惊
天动地的事迹,但是点点滴滴中也体现了她对父母长辈那份真切的
孝敬之心。
每次遇见老师、熟人或长辈,总能听到她甜甜的叫声,看到胡同的
小妹妹,她总是开心地逗她玩玩。
认识她的人们说起她,都会竖起
大拇指:有灵性、有礼貌的好孩子。
有时跟爸爸妈妈一起外出游玩,吃剩的果皮纸屑,她总是捡起丢到垃圾桶中;有好吃的,她总是分
给爸爸一份,妈妈一份,再自己一份;有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她总是主动地帮他们拿东西;爸妈烧菜时她总是积极帮忙。
如果家
里来客人,有时她还会小试一手,总会得到客人夸奖??
最值得夸奖的还是一次最难忘的事。
那次爷爷去集市的路上,在拐
弯处被一辆疾驰的轿车给撞昏迷了,爸妈都不在家,马慧琳跟奶奶
赶到现场,看到吓人的一幕奶奶只知道哭已经手足无措了,她却很
镇静,流着泪走向爷爷呼唤爷爷,并对到现场的交警叔叔、120医生护士阿姨们主动汇报爷爷的个人情况和现场伤势情况。
她那么小的
一个孩子,陪同一起去了医院,在医院一直跟随。
帮助爷爷去做各
种检查,在病房帮爷爷饮食起居,换衣服、喂药等等。
待到爷爷意
识清醒,妈妈也赶到了。
孩子真挚的孝心之举感动了在场的人:爷
爷流泪了,妈妈也哭了。
她在学校里是老师的小帮手,她总能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收发作业,排练节目。
虽然任务很简单但想到能减轻老师的
负担,她总是积极主动毫无怨言。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学生,乐于
助人,工作负责,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班级乃至学校
争光。
她自上学以来,一直勤奋好学,加上伶俐才智,因此取得了
一些成绩和荣誉:全县歌咏大赛中,她的一曲《樱桃红》荣获二等奖。
在2013年店子镇“消夏文艺晚会”上她被推荐为主持人。
她的沉
稳健谈随机应变的主持风格得到了广泛赞誉。
在这次“孝德之星”的
推选中,她在我们学校全票通过,获得了“
孝德之星”荣誉称号。
现在她还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漫漫长路才刚刚开始,但我们坚信,她一定会走的更远更好,一定会做好“孝德之星”模范,把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