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壶口瀑布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有机会到壶口瀑布去游览,是同爸爸一起去的。
车出县城,上了北原,沿管头山向西,大约行了45 公里,就到了黄河岸边。
传说,这段黄河是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劈成的一道峡谷,这条峡谷就是闻名全
国的黄河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
壶口两边是巍巍的石头山,一眼望不到顶。
滚滚黄河水,从山上倾泻而
下,激起百丈水柱,水声震耳欲聋,水珠弥漫,形成大片似烟的雾气。
远看
水雾迷蒙,在阳光的照耀下,还显出了弯弯的一道鲜艳的彩虹。
游人穿行其间,好似腾云驾雾。
此段黄河水倾泻直下,跌进30 米深的狭槽中,形成瀑布。
因状似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上游船只一到壶口瀑布,根本无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或机械拉纤拖出水
面,沿河东岸(山西一侧)拉过狭槽,再进入河中续航。
这就是所谓的“旱
地行船”。
十余年来,始终未变。
那天,我们就亲眼观看了一番旱地行船的
景象。
一位日本游人以壶口瀑布为背景拍了三卷胶卷后说:“壶口真是名不虚
传呀!OK,到中国不到吉县的壶口,就等于没来中国。
”是啊!不到长城非
好汉,不到黄河心不甘。
黄河奔流千里,自强不息。
它充分体现着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
壶口波
涛汹涌,气势磅礴,更能激起我们炎黄子孙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情怀。
我
们为家乡的壶口瀑布而骄傲,我们为自己是黄河的子孙而自豪!
[简评]感谢小作者领我们神游壶口。
神斧劈谷的美丽传说,晴天看烟
雨、观彩虹的美好享受,旱地行船的稀有景象以及腾云驾雾的微妙感觉,真
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粗一数,全文不过500 来字,真佩服小作者的观
察力和简要、准确地描写景物的能力。
文中,一位外国游客说:“到中国不
到吉县的壶口,就等于没来中国。
”读罢此文,真想插翅去壶口一游,以不
枉做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