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印刷工艺培训教材..
2) 送纸辊
3) 印版辊筒装置
印版辊筒装置主要由印版辊筒、印版辊周向及轴向调节装 置等组成。
4) 印刷部
送纸辊装置
印刷着力辊又称压印辊 油墨循环装置
墨辊、传墨辊、墨辊电动机、墨量调节装置。
5) 着墨调整
着墨量的调节是依靠调节传墨辊与印刷滚筒间的间 距大小来进行。
6) 压线(痕)装置
压痕的主要作用是使瓦楞纸箱按预定位置准确地弯折,以实现精 准的纸箱内部尺寸。
(二)瓦楞纸板的直接柔印工艺及自 动进纸印刷开槽(模切)机
1.直接柔印纸箱生产的工艺流程 瓦楞纸板生产→纸板直接印刷(柔性版)→模切开槽→黏合 钉箱。
2. 瓦楞纸板双色自动进纸印刷开槽(模切)机
• • 用于瓦楞纸箱印刷的柔性版印刷机多采用单张纸串联式印刷机组,在印刷开槽机 上完成印刷作业。压印方式以圆压平和圆压圆为主。 国内纸箱加工多采用印刷开槽机进行,该机种具备给纸、印刷、压痕和切角开槽 等四个部分。
只有这样,空气压缩机在气压不足时才会自动启动,保持工作 气压的稳定。否则,印刷机会因气压不足而造成以下故障:
•
• •
网纹辊下降力量不足,印版版面上墨不匀,甚至不上墨。
输墨系统的隔墨泵停止工作,吸墨中断。 输纸装置与印刷机组之间或各印刷机组之间无法实现分离或合拢停锁。
3. 瓦楞纸箱柔印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7) 切角开槽装置
将箱盖之间的连接部分切开,并切出箱体接舌的操作,称为切角开槽。
9) 纸板堆积机
纸板堆积机又称堆积架,主要用来收集堆垛印刷开槽机下来的纸板,这是 因为印刷开槽机的速度快、生产率高,靠人工收纸根本不能满足生产的要
求。
10) 纸板堆积机
这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系统,一部分为控制气缸的气路控制系统,另一部 分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气控制系统。
4) 推纸板的后极限位置调节。
2. 印刷
1) 在启动印刷机主机前,一定要把印刷机的速度设定旋钮设在
“0”的位置。进行纸箱印刷时,在慢慢顺时针转动“速度设定”
旋钮提高印刷速度,使设备平稳运行,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样, 在停机前也必须把印刷速度逐渐降低到零速之后,再停机。
2)
在纸箱印刷的全过程中,空气压缩机必须始终处于开启状态。
模切辊与砧辊之间的中心距是可以调节的,两者的间隙调整到保证切断 纸板为好,过小纸板模切不断,而过大又会影响胶垫的使用寿命,理想 状态为切入胶垫辊约1-1.5mm。
模切过程中砧辊应来回游动,使其在模切过程中不始终切在某一位置,
以延长胶垫的使用寿命。
由于使用过程中胶垫的磨损是不均匀的,因此当胶垫达到一定磨损量时可 对调胶垫的位置,使整个砧辊上所有的的胶垫磨损都趋向一致。当砧辊上
开槽深度应与箱盖规格准确配合,一般切口应超过中心压线,但要小于 外雌压线(见图槽口A),若未过中心压线(见图槽口B),则箱盖无法弯 折;若大于外雌压线(见图槽口C),则成箱后箱角出现孔洞,影响纸箱
的密封性。
开槽的标准长度,是箱盖长度(至中心压线)再加上a值。对于不同楞 型和层数的瓦楞纸板,a值分别如下:A型三层瓦楞纸板,a=3mm;B型
• 网纹辊与印版辊筒之间的压力调节
•
印版辊筒与压印辊筒之间的压力调节
• 从理论上讲,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接触压力要轻,要力求达到轻压力。印 版滚筒与压印滚筒的距离是印版总厚度加瓦楞纸板的厚度,印版的总厚度是可以
控制的,但瓦楞纸板的厚度却难以控制,所以瓦楞纸箱的印刷质量与瓦楞纸板本
身的厚度误差、平整度有很大关系。 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的间隙量=印版总厚度+瓦楞纸板厚度-(0.5+0.1)。 • 式中0.5是测量出的瓦楞纸板厚度的误差量,0.1是滚筒与版材的误差量。这0.6mm 即是根据瓦楞纸板的质量及其他误差来控制印版的合理压缩量。用塞尺和厚薄规 来来控制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的间隙,保证在此控制范围内。
3)
纸板印稀,油墨黏附性差,油墨连接料失效,墨膜表面过干 解决方法: 增加新配的油墨,调稠油墨,换黏附性好的油墨
4)
油墨起泡
原因: 水性油墨的抑泡能力不够,墨的循环量不足,循环泵漏气 解决方法: 添加消泡剂,提高墨的循环量,停止循环泵漏气
5)
纸板印刷面粘脏上一张纸板背面
•
• • • •
1) 糊版、堵版
原因: 印版太浅,印刷压力太大,供墨量过多;油墨黏度太高,油墨颗粒太粗;网纹辊网 穴堵死 解决方法: 更换或加深印版;调整印刷压力;降低供墨量;降低油墨黏度,更换油墨;清洗网 纹辊
•
• • • •
2) 墨膜太薄
原因: 油墨黏度太低,网纹辊网线太细,网纹辊、墨辊磨损,油墨使用前搅拌不均匀,印 刷压力过小 解决方法: 加原墨提高黏度,使用粗网线网纹辊,更换网纹辊、墨辊,将油墨搅拌均匀,增大 印刷压力
原因: 印刷压力不足或不均匀,印版硬度不良或印版不平整;墨辊、网纹辊磨损老化;瓦楞纸板表面 不平整。 解决方法: 调整印刷压力,检查印版硬度,调整印版;更换墨辊、网纹辊;调换瓦楞纸板。
7) 网穴堵塞
原因: A. 印刷油墨碱性成 分引起的易干燥固化 B. 承印物表面粉尘 进入网穴 C. 清洗剂浓度不当 D.没有定期检查,清 洗不彻底
注:F、G、N瓦楞的楞高和楞数为日本与美国标准,国内还未有标准
2.瓦楞纸板的分类
瓦楞纸板的种类有四种:
(1) 二层瓦楞纸板:即一张垫纸一张瓦楞粘合而成,作为包装衬垫用。
(2) 三层瓦楞纸板:用里面二张牛皮卡或箱板纸,中间裱瓦楞纸, 三层粘合而成的,用于生产中包装或外包装用小 型纸箱,国外称双面瓦楞纸板。
(3) 五层瓦楞纸板: A 用面、里、芯三张牛皮卡或箱纸板,中间裱二层 瓦楞纸粘合,用于一般纸箱,国外称为复双面瓦楞 纸板(也称为硬夹芯)。 B 用面、里二张牛皮卡或箱纸板,中间裱三层瓦楞 纸粘合,用于一般纸箱,国外称为两层双面瓦楞纸 板。
(4) 七层瓦楞纸板:用里、面、芯四张牛皮卡或箱 板纸中间裱三层瓦楞纸粘合而成,用于大型或负载 特重的纸箱,国外称为三层双面瓦楞纸板。
一、瓦楞纸箱基础知识
1.瓦楞种类 2.瓦楞纸板的分类 3.瓦楞纸箱的基本式样
1.瓦楞种类(国标:GB/T 6544-1999)
楞
A C B E F G N
型
楞 高 (mm) 4.5~5.0 3.5~4.0 2.5~3.0 1.1~2.0 0.6~0.75 0.5~0.55 0.4
楞 数 (个/300mm) 34±2 38±2 50±2 96±2 120 ~125 175 218±4
原因:
墨层太厚,油墨干燥速度慢;堆积过多;印刷压力过大;速度太快;油墨黏度太大。 解决方法: 使用快干油墨,加快干燥速度;纸板减少堆积;适当减轻印刷压力;降低印刷速度; 适当加大网纹辊与墨斗辊之间的压力;延长油墨干燥时间,加水降低油墨黏性。
6)
印刷油墨在传递、转移过程中产生传墨困难及墨色不匀等现象
(四)瓦楞纸板直接柔印机的操作要点
1.准备工作
1)开机前,首先要启动空气压缩机,使压缩机储气罐有足够的 气压后,水墨印刷机才能进行锁车、网纹辊升降、启动隔墨泵
等各项工作。
2) 水墨印刷机采用短墨路的输墨循环系统, 如图所示。 水性油墨在此系统中形成 一个封闭的循环,即:墨 桶—吸墨管—隔墨泵—储墨 罐—由橡胶辊与网纹辊相挤 压而形成的墨槽—回墨管— (流回)墨桶。 因此,操作人员在进行油墨 的准备时需要注意的是:先 使网纹辊上升(与印版滚筒 脱离接触),然后启动隔墨 泵吸墨,最后启动橡胶辊电 机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 要避免橡胶辊与网纹辊之间 无墨传动,磨损橡胶辊与网
过。
送纸装置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形式为利用曲柄摇杆机构 带动推纸板作往复运动进行送纸,另一种是采用滚轮旋转 运动进行送纸。
A.推纸板的工作原理图
由主传动通过齿轮带动曲 柄摇杆机构2运动,运动 过程中通过连杆3带动推 纸板4作往复运动。推纸 板回到最右端开始向前运
动时利用推纸板上的小平
面推动瓦楞纸板进入印刷 部。
的胶垫表面磨损达到3-4mm时必须更换胶垫,否则易损坏模切刀。
(三)柔性版印刷开槽机的网纹传墨辊
在软包装印刷时,网纹辊线数与网版线数的比例一般选5:1, 有时甚至更高,而瓦楞纸箱印刷则不能选这么高的比例,关键 是要考虑墨量。瓦楞纸箱上印刷线数高时网纹辊线数与印版网 线数的比例要适当降低,以3:1左右较为合适。
B. 真 空 吸 附 装 置 图
真空吸附装置主要由风机、风箱、风门及真空吸箱、风管等组成。开启风机后,通过风箱 吸气风管等将工作台上纸板下面吸箱内的空气抽去形成负压而吸平纸板,在风箱或吸箱处 由吸力控制旁通风门,通过手动控制调整吸风量大小。旁通风门全闭时吸力最大,不需要 全部吸力时可开启部分泄风,使用时应尽可能采用较小的风力,以减小进纸阻力。 真空吸附装置的使用不仅使快速送纸变得稳定可靠,而且还使用产生翘曲的纸板。当然过 分弯曲的纸板使用会不尽如人意,同样使用向下弯曲的纸板比使用向上弯曲的纸板效果要 好。
从生产线下来的瓦楞纸板由人工或自动喂料机,送到送纸装置的
工作台上并依靠前门及左右挡板进行定位。 送纸台上设有前、左、右三个限位板,作为坯料初始定位。通 过曲柄摇杆机构带动推纸板作往复运动,从纸垛的下方一张张地将 纸板踢向送纸辊,送入第一色印刷部分。对于不同厚度(三层或五 层)的纸板,推纸板上小平面的高度是不同的,推三层纸板时其高 度一般为1.5mm,推五层纸板时其高度一般为2.5mm,若推较薄纸板 时采用较厚的推纸板的高度时往往会同时送入两张纸板造成纸板报 废或进纸前门被卡死等设备故障。送纸台上,送纸辊前,装有一组 限位板,侧限位板用来限定纸板垂直送入,前限位板则用螺杆调节 一定的间隙,一般为被加工纸板厚度的1.5倍,以使纸板只能逐张通
三层瓦楞纸板,a=2mm;AB型五层瓦楞纸板,a=4mm。
8) 模切部
印刷开槽机中的模切部实际上是一种圆压圆软模切机,主要用于形状复 杂的纸箱的压痕和模切成型,其速度快、精度高,尤其在大批量生产中 特别明显。 模切部与切角开槽部正常情况只需要一台即可,即使用了模切就不必使 用切角开槽,而使用了切角开槽就不必使用模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