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力
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
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同截面相切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
应力仪或者应变仪是来测定物体由于内应力的仪器。
一般通过采集应变片的信号,而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分析和测量。
方法是:将应变片贴在被测定物上,使其随着被测定物的应变一起伸缩,这样里面的金属箔材就随着应变伸长或缩短。
很多金属在机械性地伸长或缩短时其电阻会随之变化。
应变片就是应用这个原理,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而对应变进行测定。
一般应变片的敏感栅使用的是铜铬合金,其电阻变化率为常数,与应变成正比例关系。
通过惠斯通电桥,便可以将这种电阻的比例关系转化为电压。
然后不同的仪器,可以将这种电压的变化转化成可以测量的数据。
对于应力仪或者应变仪,关键的指标有:测试精度,采样速度,测试可以支持的通道数,动态范围,支持的应变片型号等。
并且,应力仪所配套的软件也至关重要,需要能够实时显示,实时分析,实时记录等各种功能,高端的软件还具有各种信号处理能力。
另外,有一些仪器是通过光谱,膜片等原理设计的。
应力的单位:应力的单位是Pa,简称帕(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而命名的),即牛顿/平方米(N/ ㎡)。
2.应变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变形的程度称应变。
应变有正应变(线应变),切应变(角应变)及体应变。
正应变公式为
,式中l是变形的前长度,Δl是其变形后的伸长量。
应变单位:应变是形变量与原来尺寸的比值,用ε表示,即ε=ΔL/L,无量纲,常用百分数表示。
3.弹性模量
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应变”),“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应力除以应变。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又称杨氏模量,弹性材料的一种最重要、最具特征的力学性质,是物体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用E表示。
定义为理想材料有小
形变时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
E以σ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表示,单位为N/m^2。
拉伸试验中得到的屈服极限σs和强度极限σb,反映了材料对力的作用的承受能力,而延伸率δ或截面收缩率ψ,反映了材料塑性变形的能力。
为了表示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形的难易程度,在实际工程结构中,材料弹性模量E 的意义通常是以零件的刚度体现出来的,这是因为一旦零件按应力设计定型,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服役过程中,是以其所受负荷而产生的变形量来判断其刚度的。
刚度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零件服役时稳定性,对细长杆件和薄壁构件尤为重要。
因此,构件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来说,弹性模量E是经常要用到的一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
弹性模量单位:应力和应变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ε=ΔL/L*100%(单位为常数1);应力σ=F/S,单位为Pa;E=σ/ε,单位是Pa
4.应力应变关系
根据胡克定律在一定的比例极限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线性比例关系。
对应的最大应力称为比例极限。
应力与应变的比例常数E 被称为弹性系数或扬氏模量,不同的材料有其固定的扬氏模量。
虽然无法对应力进行直接的测量但是通过测量由外力影响产生的应变可以计算出应力的大小。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