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无菌术针对各种污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系列防范措施,包括消毒法、灭菌法、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局部麻醉将麻醉药物作用于外周神经,使躯体某部位感觉丧失麻醉麻醉是指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附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疖是单个毛囊及其附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颅内压增高颅内压持续在(成人为200mmHO,小儿2为100 mmHO)以上 2 低钾血症因呕吐、腹泻、禁食等原因,致病人全身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血清钾<3.5mmol/L,称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由于钾摄入过多、钾排出障碍、钾分布异常等原因引起血清钾>5.5mmol/L而导致的体液失衡状态。
创伤一般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
脑震荡表现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
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围手术期指病人入院后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相连续的这段时间。
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是由于与胸膜腔相通的裂口呈单向活瓣作用,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排出胸膜腔,导致胸膜腔内压力急剧上升。
损伤性血胸胸部损伤引起胸膜腔积血,称为损伤性血胸。
腹外疝腹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局部形成包块的总称。
痔是直肠下端粘膜下或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扩张、迀曲而形成的结节性静脉团块。
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
损伤各种致伤因子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结构破坏和生理功能障碍统称为损伤。
烧伤热力(火焰、热液、蒸汽及高温固体)、光、电、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致伤因子造成的损伤。
外科感染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介入性诊疗操作后后并发的感染。
灭菌法预先采用物理方法为主的措施,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现代外科学是研究外科大致五大类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的知识和技能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此外,还涉及到实验外科和自然科学基础消毒法即应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
容量失调等渗体液的减少或增加,只引起细胞外液的变化,细胞内液容量无明显改变。
浓度失调细胞外液中的水分有增加或减少,以及渗透微粒的浓度发生改变。
成分失调细胞外液中其他离子浓度改变,但因渗透微粒的数量小,不会造成对渗透压的明显改变,仅造成成分失调。
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向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另一部分组织向液仅有缓慢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但胃肠消失液的大量丢失、可造成体液及成分的明显改变。
MODS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序贯继发两个或更多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
ARDS即急性呼吸迫综合征,是一种可在多种病症过程中发生的急性呼吸衰竭,共同特点为急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及肺部浸润性病变的X线征。
基础麻醉麻醉前使病人进生产方式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的麻醉处理。
这种麻醉前处理称为基础麻醉。
复合麻醉又称平衡麻醉,合并或配合使用不同药物或(和)方法施行麻醉的方法。
条件性感染又称机会性感染,指平常栖居于人体的非致病菌或致病力低的病原菌,由于数量增多和毒性增大、或人体抵抗力低下,乘机侵入而引起的感染。
热力烧伤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伤,如火焰、热液、热金属等。
III 度烧伤是指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属于深度烧伤。
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经所形成的新生物。
交界性肿瘤在临床上除良性与恶性肿瘤两大类以外,少数肿瘤,形态上属良性,但常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有的可出现转移,从生物行为上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的类型,称交界性或临界性肿瘤。
脑疝当颅内压增高时,导致各分腔压力不均衡,可使部分脑组织从压力较高处通过生理裂隙或孔道向压力较低处移动,造成该处的脑组织、颅神经、血管受压并产生相应的症状谓之脑疝。
小脑幕切迹疝临近小脑幕的颞叶钩回移位,疝入小脑幕裂孔内下方,故又称小脑幕裂孔疝或颞叶钩回疝。
枕骨大孔疝临近枕骨大孔的小脑扁桃体部分疝入枕骨大孔,故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熊猫眼征颅前窝骨折处出血,血液沿着眼眶部流至眼睑或球结合膜下,出现淤血斑,形成特征性的眼镜样血肿。
脑震荡头部受暴力作用后,立即出现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但无明显的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逆行性健忘脑外伤病人清醒后,对受伤的经过及受伤前一段时间的事物不能记忆,而对远事仍能回忆。
闭合性脑损伤虽然头皮破裂,颅骨骨折,但硬脑膜仍完整,脑组织未与外界相通。
自体输血是指收集患者自身的血液,在需要时再回输给患者本人病例分析中国新九分法占人体体表%占儿童体表%部位发部 3 9×1 9+(12-年龄)头颈面部 3 颈部 3 双上臂 7 9×2 9×2 双上肢双前臂 6双手 5 躯干前 13 9×3 9×3 躯干躯干后 13 会阴 1 双臀 5 双大腿21 9×5+1 9×5+1-(12-年龄)双下肢双小腿13 双足7 24小时补液计划(1)失液量ml=烧伤面积×体重kg×1.5;为晶体液(0.9%NS或平衡液)和胶体液基础需水量=2000ml;为5~10%GS(2)该患者为××烧伤(一般为重度烧伤),故晶体液:胶体液=1:1 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计划如下表:液体种类第1个8小时后16小时晶体液(NS或平衡液)失液量/4 失液量/4 胶体液(血浆等)失液量/4 失液量/4 需水量(5~10%GS)667ml 1333ml男性,30岁,体重70Kg,烧伤后4小时送至医院.右上肢水肿明显,剧烈疼痛,有较大水疱,双下肢(不包括臀部)无水疱,皮肤焦黄色,触之不痛,如皮革样。
(1)分别列出该患者的烧伤深度及面积。
(4分)右上肢浅Ⅱ度烧伤,面积为9%。
双下肢(不包括臀部)Ⅲ度烧伤,面积为41%。
(2)该患者的烧伤总面积是多少(3分)9+41=50 该患者的烧伤总面积为50%。
(3)该患者的烧伤程度是什么?(3分)因为Ⅲ度烧伤,面积为41%,故为特重度烧伤。
男性,24岁,60kg。
4小时前火焰烧伤,头、面、颈部形成大水疱,疱液清,疱壁薄,剧痛;左上肢有焦痂,呈皮革状,无痛觉;左臀及左下肢水疱小,疱壁厚,创面苍白,痛轻;右上肢与前胸红斑,痛甚。
问:1.计算该患者的烧伤总面积(应分别列出烧伤深度)?(3分)头、面、颈部:浅Ⅱ度烧伤,9%;左上肢:Ⅲ度烧伤,9%;左臀及左下肢:深Ⅱ度烧伤,23%;右上肢与前胸:Ⅰ度烧伤,约15%。
烧伤总面积=9%+9%+23%=41% 2.并分析该患者烧伤程度。
(2分)该患者烧伤程度为重度烧伤。
3.请设计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计划(要列出公式计算)。
(3分)(1)失液量=41×60×1.5=3690ml;为晶体液(0.9%NS或平衡液)和胶体液基础需水量=2000ml;为5~10%GS (2)该患者为重度烧伤,故晶体液:胶体液=1:1 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计划如下表:液体种类第1个8小时后16小时晶体液(NS或平衡液) 923 ml 923 ml 胶体液(血浆等)922 ml 922 ml 需水量(5~10%GS) 667ml 1333ml 4.该患者第一个8小时的补液量应在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2分)4小时前烧伤当时。
5.应该根据哪些指标去调节补液量?(2分)脉搏、血压、尿量、末梢循环、精神状态、CVP等。
女性,38岁,50kg。
下午4时热水烫伤,右上肢、前胸腹及会阴部形成大水疱,疱液清,疱壁薄,剧痛;右臀及右下肢水疱小,疱壁厚,创面苍白,痛轻;左上肢红斑,痛甚。
问:1.计算该患者的烧伤总面积(应分别列出烧伤深度)?(3分)右上肢、前胸腹及会阴部浅Ⅱ度烧伤,9%+13%+1%=23%;右臀及右下肢:深Ⅱ度烧伤,23%;左上肢:Ⅰ度烧伤,约9%。
烧伤总面积=23%+23%=46% 2.并分析该患者烧伤程度。
(2分)该患者烧伤程度为重度烧伤。
3.请设计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计划(要列出公式计算)。
(3分)(1)失液量=46×60×1.5=4140ml;为晶体液(0.9%NS或平衡液)和胶体液基础需水量=2000ml;为5~10%GS (2)该患者为重度烧伤,故晶体液:胶体液=1:1 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计划如下表:液体种类第1个8小时后16小时晶体液(NS或平衡液) 1035 ml 1035 ml 胶体液(血浆等)1035ml 1035 ml 需水量(5~10%GS) 667ml 1333ml 4.该患者第一个8小时的补液量应在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2分) 4小时前烧伤当时。
5.应该根据哪些指标去调节补液量?(2分)脉搏、血压、尿量、末梢循环、精神状态、CVP等。
女性,58岁,50kg。
下午6时热水烫伤,8时入院。
查体:右上肢、前胸腹及会阴部形成大水疱,疱液清,疱壁薄,剧痛;右臀及右下肢水疱小,疱壁厚,创面苍白,痛轻;左上肢红斑,痛甚。
问:1.计算该患者的烧伤总面积(应分别列出烧伤深度)?(3分)右上肢、前胸腹及会阴部浅Ⅱ度烧伤,9%+13%+1%=23%;右臀及右下肢:深Ⅱ度烧伤,23%;左上肢:Ⅰ度烧伤,约9%。
烧伤总面积=23%+23%=46% 2.并分析该患者烧伤程度。
(2分)该患者烧伤程度为重度烧伤。
3.请设计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计划(要列出公式计算)。
(3分)(1)失液量=46×60×1.5=4140ml;为晶体液(0.9%NS或平衡液)和胶体液基础需水量=2000ml;为5~10%GS (2)该患者为重度烧伤,故晶体液:胶体液=1:1 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计划如下表:液体种类第1个8小时后16小时晶体液(NS或平衡液) 1035 ml 1035 ml 胶体液(血浆等) 1035ml 1035 ml需水量(5~10%GS) 667ml 1333ml 4.该患者第一个8小时的补液量应在接下来的几小时内输完?(2分)该患者第一个8小时的补液量应在接下来的6小时内输完。
5.应该根据哪些指标去调节补液量?(2分)答:脉搏、血压、尿量、末梢循环、精神状态、CVP 等。
问答题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无尿期的治疗原则①限制水分和电解质②预防高钾血症③纠正酸中毒④营养疗法⑤控制感染⑥血液净化: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简述乳癌的乳房外形改变特点。
(1)酒窝征 (2)乳头内陷(3)“桔皮样”改变 (4)与胸壁固定(5)卫星状结节(6)溃疡形成简述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