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家我威信904744126有红包哦,看投向)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C )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属于( B )A、资产阶级革命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完全独立的革命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B )A、民族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4、中共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的会议是(D )A、党的一大B、党的二大C、党的三大D、党的四大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 )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参与C、反帝D、反封建6、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问题的正确观点是( D )A、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B、“毕其功于一役”C、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回事D、“二次革命”论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提出,是在(A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 )A、武装斗争B、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C、政权建设D、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D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建立社会主义的共和国10、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C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1、1930年1月,毛泽东写的进一步从理论上概括农村包围城市问题的著名通信是( C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2、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 C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B、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二、多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BCD )A、民族资产阶级B、帝国主义C、买办资产阶级D、封建主义E、小手工业者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是(ABCDE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3、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党内存在的错误倾向有( AB )A、“二次革命”论B、“毕其功于一役”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二者的性质不同E、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4、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BC )A、二者的性质一样B、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C、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前途D、互为因果,互相促进E、二者可并驾齐驱,同步进行5、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BCE )A、推翻资产阶级专政B、推翻帝国主义C、推翻封建主义D、建设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共和国E、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6、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ABD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发展生产,繁荣经济D、保护民族工商业E、公私兼顾,劳资两利7、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有(BCD )A、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B、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革命性极强C、高度集中D、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E、大公无私,具有组织性、纪律性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 ABCD )A、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受封建主义的束缚B、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C、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E、进步、革命与反动、落后9、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ACE )A、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B、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D、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E、祉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10、中国共产党人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的极端重要的问题有(ABD )A、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C、统一战线必要性问题D、武装斗争问题E、党的建设问题11、从1936年12月至1939年12月,毛泽东发表的进一步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文章是(ABCDE )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B、《论新阶段》C、《战争和战略问题》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E、《<共产党人>发刊词》12、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BC E )A、土地革命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D、事实求是E、党的建设三、论述题1、无产阶级为什么会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答:(1)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有新的领导阶级。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曾经领导民主革命r耳义得了推翻封建帝制的伟人成就,但是,由于它自身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可能领导中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无产阶级的肩上。
(2)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叶,国无产阶级,不仅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一般特点,而且还有其特殊的优点;第一,它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精神。
中国没有欧洲那样的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除少数工贼外,整个阶级都是革命的;第二,它同农民阶级有天然的联系,有利于结成工农联盟;第三,它集中在火城市和工矿企业部门,便于组织;第四,它一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
2、如何理解中国革命为两步走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问题上的教训是什么?答:(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本应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不能担当这个革命的领导责任,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就失去了进入资本主义的内在条件。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中国革命的性质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而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前途也就不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的两个不可分割又有机联系的阶段。
(4)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上,党内曾经有两种错误倾向:第一,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割裂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在联系,认为在两者之间应有个资本主义阶段;第二,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不承认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这两种错误都违背中国革命的规律,给革命造成极大的损失。
3、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答: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深刻分析了半殖地行封建中国社会的特点,总结了井冈山和各地的斗争经验,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条件。
”这就是: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由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和互相间的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着广泛的回旋余地。
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国民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即湘、鄂、赣、粤等地区。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客观条件。
国民革命失败后,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全国革命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因此也必将推动红色政权的持续发展。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主观条件。
如果只有赤卫队没有正式红军,便不能对付反动派,便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那么,中国又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呢?这是由以下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因此,战争就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的斗争形式,军队就成为主要的组织形式。
第二,由于异常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乡村是反革命统治的薄弱环节。
因此,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乡村,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为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第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足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战争。
因此,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组织和武装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总之,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红色能够长期存在与发展;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来夺取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4、试述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之间的关系。
答:(1)从总的关系看,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统一战线,赴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斗。
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地领导全部中国革命。
(2)从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的关系看,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独立性和领导权,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理论。
(3)从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关系上看,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党能在极端的白色恐怖下,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高举武装斗争大旗,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