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课件

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课件

到了20 世纪初期,列宁又得出一个与此相 反的新结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切资本主义国 家内同时取得胜利,而可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 家中获得胜利。(帝国主义阶段)
2、不断发展与完善——真理的具体性
1981年初,经 过十年的研制开发, “哥伦比亚”号终 于建造成功,它是 第一架用于在太空 和地面之间往返运 送宇航员和设备的 航天飞机。
目前,美国的 两个火星探测 器仍在火星轨 道工作;另外, 欧洲发射 了 “火星快车” 探测器。
人类的对火星的探索早 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 了。1965年美国的宇宙 飞船拍摄照片显示火星表 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贫瘠 荒地。1969年美国同时 派两艘飞船去探测火星. 拍下了100多张照片,并 对火星上的大气及其表面 进行了分析。
金融危机是好事还是坏事?
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 真理。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真理的条件性
在19 世纪的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 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时,曾经得出 过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 内首先取得胜利,只能在大多数国家,至少在欧 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才能胜利。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3、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辨析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答案:(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 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人们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 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但真理只有一个。因此,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 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2)所谓客观真理是指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差别性, 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 实际,最终都要由实践来检验。
詹姆士:“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①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②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 够被称为真理?
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真理是客观的
1、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 误之分
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谬误
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2、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框题资源库 资源作者:方晓辉 作者单位:广州市75中
学科名称:政治 年级:高二《生活与哲学》
章节: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题: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关键词:实践、认识
对火星的探 索
火星,是太阳 系第四颗大行 星,从地球上 望去,火星犹 如一个巨大的 火球。人类对 这个红色星球 充满了巨大的 好奇和无限的 遐思……
1976年发射的宇宙 飞船在火星表面着陆, 在火星土壤中发现了 奇特的化学元素, 1996年美国宇航局的 “火星全球调查者号” 发射,并让科学家们 意识到火星表面下可 能有水。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为 什么会不断发展?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阅读思考:
1.真理的含义? 2.为什么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 3.如何理解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4.如何理解真理都是具体的? 5.为什么说认识具有反复性? 6.为什么说认识具有无限性? 7.为什么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航天飞机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是1996年11月19 日起飞、12月7日降落的哥伦比亚号,历时17天1 5 小时53分钟。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空飞机发生空难, 机上7人全部丧生。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条件的限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2、认识具有无限性
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1981年4月21日,美国成功发射并返回世界上首 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使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 系统梦想成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 维拉尔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
名美国宇航勇士丧生。里根总统曾说,在冒险 扩大人类活动领域的过程中,这类痛苦事件 在所难免,可是“未来不属于怯懦者,未来 属于勇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