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家教论文》

小学一年级《家教论文》

怎样才能做好家庭教育
当前,全国上下都提倡素质教育,而学校教育却以传授学生自然科学,文化知识为重点。

要想全面地、有效地,更彻底地实施素质教育,不但学校要向素质教育倾斜,而且家庭教育的参与也至关重要。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吧!
(一)如何教孩子管理时间: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关键在培养他对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感觉:
1、改变心理时间:人做喜欢的事时,心理时间过得很快,内心感觉也最愉快,所以,要想孩子不磨蹭,首先要培养兴趣。

2、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孩子很难对每件事保持兴趣,当他不那么热爱时,就需要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

家长可让孩子自己记录、分析做各类事情的时间,逐步提高效率。

3、疲倦前先休息:长时间不休息,一口气做完一件事,往往开始是效率很高,渐渐的就有了疲倦感,强打精神,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建议孩子半小时休息十分钟,“一张一弛”,用脑更科学。

(二)怎样提醒才不唠叨?
你不想唠叨,有时却忍不住想提醒孩子,该怎么做?关键在拿捏分寸:
1、把责任还给孩子。

你无需再旁催促,只要给他合理的时间范围,让他自己安排,孩子做事更自在,更能按时完成。

2、把命令句换成问句。

如:将“赶快写功课”改成“回到家
要做什么?”孩子便不会有被操控的感觉,因为这是他经过思考后,自己想做的事。

3、道理只说一次,说到做到。

例如,孩子回家乱丢袜子,不要说:“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会令他习惯你的唠叨。

只有提醒:“袜子不放到洗衣篮里,我没办法帮你洗了”他没有干净的袜子穿。

自然会放好袜子。

(三)家长与孩子沟通是,常犯三种错误:
1、喜欢证明自己是对的。

如“早跟你说过”“看吧,我说什么来着”其实孩子都知道自己错,但为了尊严往往死不认错;口头上家长赢了,实际上却关闭了亲子沟通的心门。

2、常用“感觉”推测孩子。

如“我就知道我不在家时,你会乘机看电视”“你肯定不会好好听讲”对孩子投下不信任票,如何让孩子愿意与你沟通?
3、喜欢问“为什么”。

如“为什么成绩退步这么多”“为什么不按时回家”,但“为什么”隐含了对行为的批判,不如改为陈述事实,并将沟通重点放在“怎么改正”上。

(四)爱与管教并行:
教养专家陈安仪曾经说:
我的童年,妈妈虽然凶,但很喜欢跟我聊天、开玩笑,爸爸虽然对我的功课要求严厉,但经常带我出游。

我在接受父母严厉管教的同时,也感受到他们付出的爱。

一次我做作业不认真,爸爸气得拿小竹条鞭了下地板,不小心
甩到了我的耳后,当时还出了血。

当天夜里,爸爸一连起来好几次,看看我睡觉时有没有压到耳朵的伤口。

虽然我装睡不理他,但是我心中却已经接受爸爸的歉意。

爱与管教,必须是并行的。

无论是哪一种管教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管教背后是父母的爱,而非只有惩罚。

(五)教育需要团队精神
妈妈回到家,看到孩子在上网,让他关掉,过了一会,孩子仍在上网。

妈妈上火了,对爸爸说:“你怎么又让他上网,不是说好周末才能上网吗?”爸爸说:“他要查资料”夫妇俩争执起来。

妈妈生气的主要原因,是丈夫和她在教育观念上不一致。

但教育有绝对的一致性吗?你希望他人完全按照你的方法来执行,但你能保证自己绝对正确吗?
每个人的教育理念,一定有自己的思考。

在家庭教育上,也需要团队精神,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发挥团队的教育智慧。

总之,家庭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伴随着一个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必备环节,只有正确地开展家庭教育,才能更顺利,更完善地实施素质教育。

一年一班
林楚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