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高速公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高速公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一、模板1、所有外露结构物均应采用大块整体钢模,钢板厚度不小于4mm,不得使用木模板和小块模板。

2、模板的接缝应进行严格的处理,要保证做到结合紧密,模板周边精确平直。

立柱模板横缝焊接后要打磨光洁,砼立柱面只能有两条竖缝痕迹;盖梁侧面不允许有横向缝痕迹。

3、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随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保证结构物各部位形状、尺寸准确。

模板安装时应尽量少用对拉螺栓,使结构物表面无孔洞。

如用对拉螺栓,应外套塑料管,以便脱模后即可抽拔出螺栓,及时修补孔洞保证砼外观。

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平面位置、顶部标高、接缝等进行仔细检查。

5、浇筑砼时,应有专人看管检查模板,发现模板变形有超过允许偏差的可能性时,应及时纠正。

6、模板不能与脚手架发现联系,以免脚手架的震动和摇动引起模板变形移位元。

7、模板应经常进行整修,去作表面的铁锈、粘会的水泥浆等。

特别是立模时间较长时,砼浇筑前应进行再次除锈工作。

8、脱模剂应由专人负责涂刷,用量应少,现油光即可,以免油过多下流,造成下层混凝土局部颜色较黑,并应注意不能污染钢筋。

擦油后,应注意保持模板干净,防止灰尘等粘附在表面使混凝土外观变黑和表面不光滑。

9、严禁使用废机油、塑料薄膜、油毛毡等材料替脱模剂,以免影响砼构件的外表质量。

脱模剂最好采用食用色拉油。

二、钢筋堆放1、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和混杂,并应设立木牌标志,以利于检查和使用。

2、钢筋应存放于棚中,垫高并加盖,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应尽量避免钢筋锈蚀和遭泥浆污染。

三、电焊1、焊条的性能应符合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电焊条标准的有关规定。

2、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

3、钢筋焊接皮应随焊随敲。

电弧焊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较大凹陷、焊瘤,接尖处不得有袭纹、气孔,夹渣的数量和大小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4、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5、电焊工必须有上岗证书或考试合格证书。

四、水泥混凝土拌制1、水泥混凝土开始拌和前,应检测砂石料的含水量,并将试验室配合比换成施工配合比。

要求在拌和机前挂一黑板,上面注明:①拌制砼名称和标号,②砂、石料含水量,③理论配合比④施工配合比(即每拌拌各种材料用量)⑤日期,集料含水量应经常检测,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检测次数,以保证水灰比和砂石料用量的精确度。

2、大桥、特大桥施工现场,大型空心板梁预制场必须配备有自动计量设备的拌和站。

3、无自动计量设备的拌和机拌制砼时,应严格控制砼的施工配合比,砂石料必须严格过磅,加水应采用容量法或重量法,严禁凭经验随意加水。

4、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5、严禁中途加水或用其它办法改变混凝土的稠度。

6、浇注时应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不在规定范围内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7、砼拌和机的生产能力必须与相应砼构件的数量相符,以免因拌和设备生产能力不足、砼浇筑时间过长,造成上下层砼工作缝明显,影响砼外观。

五、水泥混凝土的浇捣1、混凝土自高处落下的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应采用导管或溜槽,以防止混凝土离析。

2、模板内混凝土应用人工扒平、厚度控制为30cm一层,并把滚到模板边的粗颗粒扒到中间,严禁用振动棒振动拖平。

3、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离析。

振到混凝土停止下沉,无显著气泡上升、表面平坦、呈现薄层水泥浆时为止,时间宜控制在20秒内。

4、插入式振动捣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或预埋件,更不得放在钢筋上。

5、模板角落及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应辅以插钎插捣,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滑和密实。

6、振捣时要加强控制,一层振实后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施工,不得漏振,以名产生蜂窝、麻面和气泡。

7、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分层浇筑的顺序,严格控制砼分层振捣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大于砼匠初凝时间,以消除砼分层明显和色泽不一的外观质量问题。

8、砼构件浇完成,待表面定浆后必须进行第二次抹民浆(即收浆抹面),以防表面出现裂缝。

六、养护1、养护的开始时间,对于一般塑性砼,应在浇筑后12小时以内,对于干硬性砼,应在浇筑在1—2小时以内,养护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昼夜。

2、养护期间,前24小时每2小时洒水养护一次,24小时后每4小时洒水养护一次,同时要注意天气情况,始终保持砼构件呈湿润状态。

3、养护时一般要求覆盖,但应注意避免覆盖物褪色反映在砼构件表面,同时还应注意养护用水,不能用泥浆水或颜色水进行养护,影响砼的外观色泽。

七、钻孔灌注桩1、护筒内的泥浆顶面应始终高出筒外水面或地下水位至少1.0m。

2、泥浆池应有足够的容量,并应尽量增长泥浆流经的长度,确保钻渣充分沉淀。

3、钻孔时,施工人员应详细做好地质情况的变化记录,并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采用相应的对策,避免出现缩颈、坍孔等现象。

4、提高清孔质量,减少孔底沉淀厚度,应尽时采用抽浆法清孔。

磨擦桩孔底沉淀厚度不得大于20cm,支承桩孔底沉淀厚度不得大于5cm。

5、清孔完成后应检测泥浆性能指针磨擦桩清孔后的泥浆性能指针:含砂率4—8%,比重1.1—1.25,粘度18—20秒;支承桩清孔后3的泥浆性能指针:含砂率不大于4%,比重比重1.1—1.25,粘度18—20秒。

6、灌注砼时,导管应有足够的密封性和坚固性,底节长不得小于4.0m,不得设法兰等。

7、首批混凝土的灌注开必须满足导管埋深不小于1.0的要求。

开始浇灌后应连续不断地进行,并尽量缩短灌注时间,使整个灌注在首批仍具有塑性的时间内完成。

8、导管在砼内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0—4.0m,最大埋深一般不大于6m,最小埋深不得小2m。

9、钻孔桩最后10m砼浇筑,应保证导管顶端比孔内水位至少高出4—6m以上。

10、不得用升降导管的方法使混凝土下落。

11、探测钻孔深度和混凝土面的测锤宜为平底、圆锥形,重量小地4kg。

钻孔桩孔底标高检测时,应检测在1/4桩径处。

12、成孔后必须采用检孔器检测,检孔器尺寸如下:4—6D 注:D为钻孔桩设计直径13、有预压要求的柱式桥台钻孔桩,必须采用不卸载挖孔与钻孔相配合的方法施工,以尽可能延长预压时间,消除桥头跳车的现象。

八、空心板梁1、空心板底模与侧模必须采用整体钢模,并注意钢板拼接缝电焊的打光,不得在水泥砼模或砂浆底模上直接浇筑板梁。

底模钢板厚度不得小于4mm,并应铺设固定在砼底模上,不得搁置在按一定间距设置的枕木上。

2、端模应与测查、底模紧密贴合,并与孔道轴线垂直,特别预埋的锚垫板一定要与孔道轴线垂直。

3、模板应安装顺直、稳固,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看管、检查模板,防止防止出现模板位移变形而使板梁出现波浪形。

4、空心板梁的芯模要有一定的刚度,且定位要准确,牢固,确保空心板梁顶板、底板和侧板的厚度。

为防止漏浆,可在芯模接缝处钉铁皮或用厚塑料膜包裹。

对充气芯模应有专人负责保持压力一致,并要加密定位筋(一般不超过1m 间距)以防止气囊上浮现象。

5、对末设底模附着式振动器的空心板梁预制,必须先浇筑底板砼,后放芯模,同时应加快立芯模帮浇筑速度,以免底板与腹板工作缝明显、确保底板的砼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

6、锚垫板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螺旋筋和网片,必要时应加密增设局部防袭钢筋。

螺旋筋应与锚垫板(焊)连接。

7、预应力梁板锚固处钢筋密集,局部应力较大,可用小骨料砼浇筑。

施工时,必须保证锚下砼振捣密实,可用附着振动器和插钎插捣配合插入式振捣器。

8、砼浇筑完成后应立即用木抹子将顶面抹平并把表面泌水排除,待表面浆后再抹第二遍(即收浆抹面),以防表面出现裂缝。

最后顶面应进行拉毛处理。

9、空心板施工时,伸缩缝预埋筋、支座预埋筋、泄水管(孔)、护栏、铰缝预埋筋等预埋件不得遗漏,并应埋设准确。

10、桥面连续范围内空心板顶面必须压平、磨光。

11、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时按龄期在不少于15天,强度不小于90%设计强度双控。

张拉必须在与空心板同条件养护下的试压块压出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即预应力空心板应比规定要求多做一组试压块)。

张拉应对称,均匀进行,要求两边张拉,采用“双控”标准控制。

12、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梁,张拉时为了防止因板梁起拱致使梁端底局部受压使砼破裂,在变截面处可用软式底模代替,或在施加应力前将变截面处的底模抽除。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斜板梁,为了防止钢束张拉致使板端底部锐角处砼局部破裂、斜板端底模可用软式底模代替,(垫泡沫板2cm厚)或在施加应力前将斜板羰的底模抽除。

13、张拉机具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使用前应先对千斤顶进行标定,并应经常维护,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一般为使用不超过6个月或200次;校验标定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14、钢绞线应在张拉前穿入预应力孔道,不可在浇筑砼时即穿入预应力孔道使钢绞线生锈。

15、钢绞线的切割必须用高速研磨切割轮、磨擦据,不得用火焰切割。

16、压浆时,先用水将孔道冲洗干净,并检查压浆孔和出气孔是否有堵塞现象,压浆顺序应为先压下孔道,后压上孔道,并将比较集中和邻近的孔道一次压完,以免孔道串浆。

压浆端的水泥浆压力不得小于0.7Mpa,出气孔应待水泥浆外溢时无气泡堵塞。

17、封端砼浇筑必须做到形状规则,寸精确,严格控制垂直度,板长及斜桥梁的交角。

18、每块梁板板端应用线漆书写:①梁板号②浇筑日期③张拉日期④压浆日期⑤板长、宽、高⑥上拱度。

19、预应力盘理论伸长量一般由承包人计算,监理、设计代表认可(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应由试验确定)。

张拉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20、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步骤:0 初应力σ。

105σk(持荷5分钟)σk(锚固)。

σ。

值应根据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10%或15%σk。

张拉时,应即时做好各阶段的检查、量测与记录。

21、预应力板梁张拉完成后,应测量上拱度值,并要求在张拉后第二天日出前再测一次上拱值。

为控制每一孔预应力板梁上拱度基本一致,要求每一孔预应力板梁上拱度基本一致,预应力空心板起拱大于2cm时,应设置反拱,以保证砼铺装的厚度;非预力板梁应设置预拱,以避免出现板梁中部下沉的现象。

九、立柱、盖梁1、立柱模板横缝焊接后要打磨光洁,立柱表面只能有两条竖缝痕迹。

2、浇筑立柱混凝土时,如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m,必须使用串筒、溜槽等设备,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3、一根立柱原则上要求一次浇筑完成;当立柱较高、不能一次浇完时,可以分两次浇筑,但必须严格按工作缝处理,且工作缝应设置在距地高6m以上。

4、盖梁模板必须使用大块整体钢模板,侧面不允许有横向缝痕迹(即不允许因模板高度不够而在上部加高)。

挡块模板应和盖梁模板连成一体。

5、立柱、盖梁应振捣密实,表面应平整光滑,纹理、颜一致,无气光、蜂窝、麻面现象。

6、立柱施工时应重点注意砼的坍落度,避免发生漏振和过振,造成立柱表面气孔较多或酥皮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