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和运营方案
唉.这届家长真心难带,到现在截图照片还没发给我,家长都不配合;打电话也不接,反应孩子的学习问题就搪塞我,答应的很好就是没有改变;学校要搞联欢童话节活动让家长来布置教室哪有几个家长愿意来的,你看看你们班家长多给力,再看看我们班家长;学校又让家长报名志愿者了这次能凑够几个啊!每每一到学校有活动的时候,老师们就总有这样或者那样头疼的问题,而这些头疼的问题就来源于家长的配合度与家长的沟通问题。
所以这个时候家校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家校合作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家长能积极的配合老师的工作,这就需要家委会这个重要“机构”的存在,它的存在可以架起老师与家长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得力的家委会会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幸福感,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组建家委会的步骤,家委会的成员要怎样选择,在组建家委会时要注意些什么以及家委会建立之后要如何运营的问题。
一、组建家委会
1.了解家长
首先,家委会的成员选择很重要,他们的组织能带动所有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对班级事务热心关心,我们要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长的教育艺术,是否富有爱心?那些家
长愿意做志愿者的工作?哪些家长有特长?哪些家长有乐
于奉献的精神?哪些家长的合作意识比较强?
(1)观察法
要想要了解家长我们就要从各个方面通过言谈举止去
观察家长,可以通过和家长接孩子时的聊天内容去了解孩子,也可以通过家长在群里的活跃程度、对班级的关注程度、对班级情况的了解,老师发活动任务时家长的相应程度等去了解家长。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可以了解家长们的工作情况,平时工作比较忙的家长还是应该以工作为第一位的,就没有多余空闲的时间来参与、组织班级的活动。
问卷调查上可以调查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对老师的期待、对家委会的认识、对孩子的认识以及加入家委会的意愿。
(3)策划活动
教师可以在选举班委会之前组织一次小活动,比如开学前的班级文化建设,看看家长的参与度,在活动中与家长与老师与孩子的交流方式、言谈举止都可以了解这个家庭。
在活动中还可以了解家长们的性格、组织能力和感染力,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对家长的了解基本就差不多了,这里还要强调选举的时候不能只看学历,重要的是要关注这位家
长是否热心学校工作,能否反映家长的意愿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与家庭背景自身的学历无关,只要家长热情参与真情投入就可以。
2.家长委员会的选举
(1)前期通知
通过班级的各个群转达告知召开家委会的时间地点,同时发布到班级博客或者公众号。
通知一下大概时长,需要准备什么。
同年级共同召开,可邀请校领导与科任教师参与,黑板或课件准备热情洋溢的欢迎语:“几年级几班第一次家庭会议”。
(2)家长竞选演讲
班主任拍照并适时总结,民主推选产生家委会微信群,提供更多更深入的交流平台。
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家长,同时适时加以引导。
(3)会后家长一封信
会后可以给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写一封信以表重视,班主任可以图文并茂,让更多家长感受回忆的热烈,产生共鸣。
文字里只要真诚、热情,能让家长在字里行间里感受到学校的关注与重视,老师的投入与期待就可以。
(4)成立家长委员会群
初步确定家委会核心成员,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去除官方意味,带有温馨感与正式感,完善群规,建立班级电台。
3.健全家委会机构
(1)家委会分工明确
因为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如果有明确的分工,那组织活动的时候家长们就知道什么事情该着哪些家长了,所以可以在家委会中设立宣传部、采购部、财务部等等。
家长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时间自由度,自愿申报甚至可以私人订制。
(2)组织小活动
为了使家委会成员间尽快的熟识,增加粘合度,活动通知中显示孩子及其家长的姓名,可以组织小活动,在学校、在家长家或者在家长的单位都可以,可以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遇到的困惑与家长老师们面对面的聊一聊。
二、家委会的运营
1.高标准要求家委会成员
提高家委会成员言行标准,诚挚提出要求,让家委会成员比普通家长更多自律,不发牢骚、不传播负面新闻、不说不利于班级团结的话语,维护班级和学校的声誉。
如果对学校的决策有要求和想法,可在家委会群内提出异议,班主任不能协调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书面表达或与校方领导商讨解决方法。
做个有心人,要善于倾听并搜集家长不同意见或者建议,负责解释或反馈给家委会。
推荐阅读家庭教育书籍,召开亲子读书会,教子心得交流会,邀请有关专业人士参加,提升家委会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要的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
2.制定学期计划
班主任通报本学期工作安排,活动设计,家委会成员补充完善,制定一个班级量身定做的班级学期计划。
3.定期开展班级活动
活动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地点可以设在学校也可以设在任何安全便捷的地方,例如:由家委会成员带头开设“爸爸讲堂”,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讲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内容。
例如:“亲子阅读”活动,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可以把自
己看完这本书的感想表达出来,说给其他人听,分享自己的一份成果,也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
例如:“我们一家亲”活动,组织班级里的孩子一起去旅游,一起感受大自然,在这一过程中,亲子关系会更加亲密,孩子也在其中得到了锻
炼,懂得互相帮助互相分享,也可以让家长更快的融入这个大家庭。
4.细节之处感到家长
老师要关注孩子的点滴细节,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哪怕是孩子的铅笔粗了、孩子今天不小心摔倒了安抚她、孩子不会系鞋带最好穿不带鞋带的鞋子并在家里慢慢教他系鞋带也可以与家长交流。
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用心,他们就会不遗余力的给我们提供帮助,甚至是超出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可以通过班级博客、班级电台这种有趣的途径发布优秀作业、无声文字配以班主任有声的诉说。
可以讲班级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也可以表扬今天有进步,乐于助人孩子的点点滴滴。
这样家长怎么会不支持我们的工作。
最后我想说,只要做一个用心的人,为家长敞开随时欢迎他们的大门,家长一定会与我们携手共进,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