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
积极心理治疗具有积极的价值观取向、激发人积极的基本能力等特征,从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人格三个层面实施干预;积极心理治疗包括观察和保持距离、调查、处境鼓励、语言表达和扩充目标五个阶段。
积极心理治疗中的感恩练习、生活喜事、利他行为、人际交往、积极品质等策略可用于增进幸福。
积极心理治疗理念是对传统心理治疗的批判、反思、继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心理治疗途径,丰富了心理治疗理论。
(一)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来访者尽可能以书面形式汇报自己什么时候对什么事、什么人感到烦恼,对什么事感到愉快。
这样就开始了让来访者学习区分的过程。
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规定冲突的范围,并对它们进行具体描述。
在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来访者进行重新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其他的可选态度和行为方式。
实际反应和可选反应比较法就是一种在治疗师指导下的来访者自我控制法。
(二)调查阶段调查阶段以来访者为中心。
来访者根据鉴别分析调查表,确定自己及冲突伙伴在哪些行为领域具有积极品性,在哪些行为领域具有消极品性,得到自己和伙伴在品性、行为方式和能力方面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图像。
(三)场合鼓励阶段鼓励阶段的重点不在于消除有问题的行为,而在于改变习以为常的交往模式、促进伙伴之间的信任及改变来访者的态度。
具体做法是放弃对冲突伙伴的消极行为的批评,只对对方表现出来的积极行为进行鼓励。
这种与习惯相反的新做法有助于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为了让来访者同自己的伙伴建立起信任关系,来访者需要学着强化自己伙伴身上的积极品性,注意自己身上与之相关并容易引起冲突的消极品性。
(四)语言表达阶段人际关系障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际沟通出现了问题,即作为沟通工具的语言造成了误解。
语言表达阶段的
特点,就是让冲突伙伴们努力消除他们之间存在的误解。
礼貌与诚实的关系是语言表达阶段的关键冲突。
治疗师在这个阶段要帮助来访者确立一个以“礼貌—诚实”这个关键冲突为核心,并有具体内容的鉴别和练习规划。
为了让来访者摆脱把冲突闷在心里不说或者曲解冲突的状况,指导来访者按照确定的规则,逐步练习同自己的伙伴进行沟通。
他们既谈论自己的积极的品性和经历也谈论消极的方面。
(五)扩大目标阶段限制自己的目标是心理障碍者最容易出现的做法,因此要有目的地消除来访者视野的狭隘性。
要指导来访者学着不把冲突转移到其他行为领域,而是努力追求新的、过去从未体验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