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学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听、看,然后分析找出具有生命的物体,进而知道生物学研究的范围。
2、通过分析身边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养成关注生物学的良好习惯。
4、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的基础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了解有关生物学的信息。
教学难点:学生思维、表达能力训练。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
2、学生课前查找相关的生物技术。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法和启发法以及多媒体配合完成。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步骤板书设计:致同学们1、有生命的:小树、小动物等无生命的:太阳、雨露等2、生物学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教学反思:本节亮点:1、本节课是一门学科的亮相课。
为了调动学生以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所以我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放点音乐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2、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并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去主动学习。
另外,引入媒体中有关生物科技发民展方向及我国领先的生物技术方面的信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3、本节课在课前把学生分成六组,暂定一个人为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再作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
课前布置内容让学生调查,然后让每一个小组成员记录,汇总,组长汇报。
这样有利于学生按表行事,避免课上盲目回答。
本节不足:授课的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在某些问题处理上,教师对有些问题解决不够彻底,对学生思维的拓展的引导还不够深入,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能急于将答案直接给出,这样不符合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这些还有待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需要特别注意。
调查表1、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的生物产品有哪些?(提示:可从衣食住行、农林牧渔、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等方面考虑)我们小组调查的结果是:2、我们学习研究生物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通过我们小组的调查,我们小组同学一致认为:3、面对一些我们周围遇到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通过我们小组的讨论,我们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2.动物标本1-2件;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生物的特征 1. 展开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要用 1.提出问题,力求将全体学生尽可能多的事实说明生物的特征。
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进入本节课学生分组抽题,如果人多可以两组选的学习。
一个题,本组题研究完成后可研究 2.组织好小组讨论。
其他的题。
2.(待各组完成后)由各组分别向全班汇报。
3.之后先由本组同学做补充发言, 3.组织好全班的归纳总结再由其他组同学做补充发言。
4.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 4.组织好相应的练习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盆栽植物是生物。
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
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
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4)鲸每15-20分钟就要从水中冒出呼吸一次。
(5)水生的爬行动物有专门适应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如海龟它的肺能贮藏空气,它的泄殖腔内有肛门囊,囊壁富有血管,可在水中呼吸。
鳖喉部有粘膜形成绒毛突起,其上毛细血管丰富,水中气体可由此进入,可以10小时在水中不出来。
(6)水生植物有气道如藕的茎中有气道;水稻的茎杆是中空的可通气。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
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
(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
(3)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4)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5)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5.生物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1)植物能够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2)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
6.生物能生长(1)植物能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2)小鸟由卵孵出长成大鸟。
小孩能够长成一个大人。
等7.生物还会生病、衰老、死亡(1)植物有生有死,植物会生病。
(2)动物有生有死,动物也会生病。
8.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生物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板书设计: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 生物能进行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能生病、老化和死亡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8.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9. 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10.生物体能遗传变异11.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教学点评:本节课通过研究、讨论、汇报、发言、补充发言等形式来完成。
挖掘学生身边的事情,回顾学生已有的知识。
教师既是一个组织者又是一个参与者。
可以展开思路,大胆去想。
给每个学生参与创造了机会,因为发言的人多,信息广,给每个人的学习也创造了机会。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生物的录像。
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预学:阅读教材第二页生物的特征上面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它要求有明确的________(2)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下什么是生物?2.阅读教材三、四、五页,完成以下的问题:1)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把它总结在下面:2)想一想,除了以上提到的特征,生物还有没有其它的共同特征?探究: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精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补充: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提升:1.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D.生物能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反应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A.人在离开路灯行走时,影子越来越长B.随着环境的恶化,沙漠的面积越来越大C.工人筑路时,路面越来越宽D.春暖花开时,杨树的树的树干越长越粗3.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B.生物生活都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C.生物都能进行繁殖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5.1999年在我国昆明市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珍贵植物应有尽有,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其中有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欢快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宇航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
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1)小球藻是生物吗?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学完这节课后,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该怎么回答呢?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节是初中生物第一课,这一课作为初中生物学的开始,首先是明确了生物的概念,使学生清楚地认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