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2012-04-24 文章来源:航空航天产业处目录序言第一章概述一、通用航空产业的现在和未来二、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条件和前景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思路第三章构建符合世界城市要求的通用航空产业一、技术研发二、整机和关键系统制造三、通用航空运营四、通用航空现代服务业五、发展步骤第四章产业空间布局一、通用航空技术研发集聚区二、通用航空整机及关键系统制造承载区三、通用航空运营服务基地四、通用航空现代服务集聚区第五章保障措施序言通用航空产业是经济发达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对经济GDP贡献率已经达到1%,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美国运输部、商务部、联邦航空安全局共同组织地方政府、大学、国家实验室和工业部门提出了“小飞机运输系统”(SATS)计划、通用航空动力(GAP)计划等重要国家发展计划(2020)引导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未来,通用航空产业将引领继动力交通后人类交通运输的“第四次革命”。

我国国土面积与美国相当,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已具备了发展通用航空的环境条件。

2010年底,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文,推进低空空域改革。

至2015年,我国将开放大部分空域,2020年低空空域全面开放。

中国通用航空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前的孕育期,一个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必将形成。

为配合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动首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北京必须加快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结合自身优势,占据产业高端,成为国内通用航空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服务、人才培训、金融会展、运动休闲的领导者,世界通用航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区和世界通用航空产业亚太地区的中心。

为指导北京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为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规划专项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2020年。

第一章概述随着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深入进行,通用航空在中国即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结合首都优势和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北京在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要融入航空元素,着力重点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提升北京整体城市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通用航空产业的现在和未来1、通用航空产业特征通用航空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商业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

通用航空产业以公务机、轻型飞机、直升机、运动飞机等飞机制造为核心,以航空租赁和航空运输为主干,集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服务为一体,涉及庞大的周边和地面产品集群,产业链长,经济拉动效应高,对一、二、三产业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有效途径。

地方政府可以主导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并成为通用航空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据统计,2009年美国通用航空产业产出规模为1500亿美元。

其4.5万家通用飞机制造商和1万多个零部件供应商共创造了150万个就业机会和530亿美元的净收益。

通用航空还在美国社会防灾救灾、应急救援、国土防卫、交通疏导、政府公务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2、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现状截止2009年年底,全国通用航空飞机数量共984架,通用机场70个。

同期在美国,通用航空飞机数量超过23万架,有1. 9万个通用航空机场,其通用航空产生的经济总量远大于商用航空,是美国民用航空业重要的产业基础。

我国通用航空正面临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潜在发展空间巨大。

3、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纵观美国、加拿大、巴西等世界通用航空大国的发展历程,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

在战略上重视通用航空发展,提供政策导向和支持;制定法规和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设立战略性研发基金,支持、鼓励研发、创新和产业聚集。

同时在空中管制、机场建设、安全性管理、气象信息和其它配套服务等方面采取不同措施支持通用航空产业的全面发展。

21世纪,美国已经把发展通用航空运输作为新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重点,着力构建世纪空中高速路。

美国实施了“小飞机运输系统”(SATS)等计划,形成了除骨干、地区航空公司之外的第三种国家航空运输力量,以缓解高速公路和枢纽机场的拥挤,并使之成为一种快速的交通运输方式。

美国航空航天局预计,到2020年,通用航空由占交通量的9%(1990年)上升到25%,产值达到5900亿美元,占GDP的2.8%。

4、我国通用航空的政策环境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的意见》(国发〔2010〕25号)精神,目前国家空管委和民航局正在研究出台配套文件,要求在2011年前深化试点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的基础上,从2011到20 15年,在全国推广改革试点,建立初步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到2020年,建立完善低空空域管理体制和法规标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低空空域资源。

低空空域开放可以直接刺激通用航空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运营服务发展,但同时将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和冲击。

北京应充分利用空域开放带来的有利时机,分析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结合首都技术、人才和资本集聚等优势,由政府主导技术发展规划和法规发展规划,瞄准国际领先水平,引导产业发展进程,积累产业核心竞争优势。

二、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条件和前景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将建设成为世界城市。

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可以提升北京的城市竞争力,促进产业优化与升级,满足世界城市运行管理的需要。

北京应该占据通用航空产业高端,成为国内通用航空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服务、人才培养、金融会展、运动休闲的领导者,世界通用航空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区和世界通用航空产业亚太地区的中心。

1、北京已具备快速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内外在条件——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是世界各国政要进出中国的第一城市。

同时北京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拥有全国最多的世界500强总部。

总部经济特征产生旺盛的公务飞行需求。

——北京在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管理与应急救援催生更广泛的通用航空飞行需求。

北京作为首都应该充分利用通用航空的特性,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应用和服务,提升城市管理和综合保障水平,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通用航空产业对于北京产业升级及结构转型意义重大。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提出,未来北京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通用航空产业链长、经济拉动效应高、附加值高,对于推动首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价值重大。

——北京的城市特征集聚了通用航空技术研发和智力优势。

北京是拥有高校和研究机构最多的城市,知识经济领先全国,具有雄厚的航空学科基础和技术实力、丰富的高端人才资源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为北京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前景分析中国科协、中国航空学会、通用航空专家委员会2010年预测,未来10年我国通用航空飞机需求量约10000架,其中活塞动力飞机6000架、涡桨动力飞机2000架、喷气公务机500架、直升机1000架,预计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

按照产业拉动比1:10计算,通用航空全产业产出规模约为15000亿元。

初步预测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将占据全国的1/3至1/5市场,其经济前景规模将达到30 00亿元以上。

通用航空产业直接产出来自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飞机营运、维修保障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间接产出包括飞机销售、金融保险、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及航空培训、机场服务等延伸产业。

同时通用航空产业在城市管理、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方面可产生明显社会效益。

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贯彻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积极推动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及“北京创造、北京服务”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引领全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世界一流通用航空产业体系,成为首都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和对外宣传的重要标志。

二、发展目标用5-10年的时间,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航空研发高地和高端制造的重要承载区,打造国际重要的公务机营运枢纽,建成以通用航空销售、会展、金融、教育为特色的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通用航空服务业中心,形成经济规模达30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二五”期间重点完成:搭建支撑平台。

建成北京通用航空研发、运营、交流、交易、国际合作等产业发展平台,成为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的示范领先者。

营造发展环境。

制定健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政策,落实通用航空营运法规标准,推动通用航空在城市管理、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等方面的规模应用,完善通用航空运营示范机场及产业基地等硬件基础条件。

构筑产业体系。

形成高端研发、高端制造、高端运营、高端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发展体系框架。

形成产业亮点。

在通用航空关键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国内公务机营运枢纽和国际知名通用航空商务会展中心。

三、发展思路坚持面向全球市场,重点发展产业高端,以二三产业融合凝聚产业氛围,完善发展环境,打造通用航空全产业链。

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相互促进,形成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成为未来支柱产业之一。

坚持推动通用航空应用和服务,提升城市管理和综合保障水平,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增强世界城市服务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开展适航取证技术研究,参与国际适航规章和环保法规的制定,建立完备的通用航空技术标准体系,引领全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第三章构建符合世界城市要求的通用航空产业利用北京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瞄准未来交通体系的变革,着力打造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形成以通用航空高端研发中心、整机及关键系统制造基地、公务机运营枢纽、通用航空服务中心为标志的通用航空产业集群。

一、技术研发技术研发领域,重点发展通用航空器总体设计和集成技术、通用航空发动机技术、通用航空综合电子系统技术、适航取证技术,注重通用航空基础体系和共性支撑技术体系建设。

1、通用航空器总体设计和集成技术。

包括通用航空器气动设计、通用航空器结构设计与强度验证、通用航空器飞行控制、系统总体集成、通用航空器人机环境设计、飞机综合健康管理等技术。

2、通用航空发动机技术。

包括航空动力系统总体设计匹配技术、航空动力系统结构强度与完整性技术、航空动力系统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进排气系统及中冷器设计技术、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新型燃料发动机技术、组合发动机技术等。

3、通用航空综合电子系统技术。

包括高集成度通用航空航电总体设计、高集成度机载通信导航监视技术、通用航空飞行状态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通用航空飞行控制技术、一体化综合避险与自主着陆技术、通用航空航电系统集成测试与飞行验证技术、高效能机载计算机核心系统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