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朗普给了中国一个超越美国的绝佳机会

特朗普给了中国一个超越美国的绝佳机会

特朗普给了中国一个超越美国的绝佳机会
2018年3月23日,本着“美国优先、美国第一”的老大思想,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

这既是实践他的竞选承诺,也是因为,过去美国借助“贸易战”的大棒,从中国捞取了不少好处,特朗普想再揩一次油。

但是,特朗普没有想到的是,时过境迁了。

中国没有像过去一样哀求、商讨、抗议,反而做出了“奉陪到底”的姿态。

特朗普一开始以为中国色厉内荏,结果发现,中国竟然来真的了,来真的了,来真的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让特朗普很意外,600亿美元的制裁清单,竟然没有吓唬住中国这个贸易战场上的“雏鸟”?
意识到贸易战可能会向失控的方向发展,才有了美国商务部长开始通过媒体向中国暗示,通过贸易谈判,可能能够达成和解。

虽然语气放软了一些,但“老子天下第一”的态度依然很明显。

因为,美国要求中国在高铁、大飞机等一系列项目要限制出口,而另一些项目则要中国更加开放。

当记者就此向中方询问的时候,商务部发言人的回答是:“任何选项都可能存在”。

在贸易战的第二天,中国宣布了上海人民币石油期货市场的开盘,而且当天就成交了170亿元。

石油美元是美国现在国际地位的根基,这一点,全世界都知道。

想摆脱石油美元的人,有卡扎菲、内贾德、萨达姆,现在,两个已经被美国人干掉,伊朗也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长期的制裁。

中国现在搞了石油人民币(其实中国早就与伊朗、俄罗斯、南苏丹签署了人民币购买石油的协议),美国人却没有什么应对的招数。

这期间,发生了另外一件让特朗普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金正恩访华了。

虽然是“快速访问”,虽然是“非正式访问”,虽然是“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但毕竟,仪仗队也摆出来了,正式会谈也有了,国宴也有了,而且还有领导人的家宴,更不必说非正式的秘密会谈了。

此前,美国带领欧盟以“负责任的大国”名义,逼迫中国在制裁NORTH KOREA 的联合国决议上签字,中国的确也签了,而且一共签了三份这样的决议,制裁力度一次比一次严重。

这当然引起了NORTH KOREA对中国的不满,金正恩此前已经至少两次拒绝与中方特使会面。

欧盟和美国也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和NORTH KOREA 关系已经破裂,至少冷淡了下来,中朝之间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沟通的。

同时,冬奥会NORTH KOREA主动向韩国示好,接着与韩国达成了高峰会的共识,然后,很快通过韩国向美国透露了希望与特朗普举行高峰会面的愿望。

特朗普闻言大喜,立即表示愿意进行会面,而且双方就会面的地点也几乎达成一致,据说是在瑞典。

特朗普认为,在NORTH KOREA半岛的问题上,中国已经被踢出圈外,东北亚的局势,显然已经由美国主导了,而且是绝对的主导。

这个时候,特朗普看到了金正恩访华的视频和照片,整整二十四小时说不出话来。

“明明答应了下个月和我约会,怎么一转眼又到老情人那里幽会了?”这句话,是最能代表特朗普此刻的内心郁闷的。

其实,特朗普没有想明白的是,中朝关系并非情人关系,而是上一辈老人定下的“娃娃亲”。

上一代领导人时期,中朝的关系,美国人很难理解;什么叫做“鲜血凝成的友谊”,特朗普更加搞不清楚了。

在他的眼中,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所以,特朗普对于友谊二字,是没有任何概念的。

这从他对待欧盟、对待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一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伙伴的态度上,就能够看得出来。

不仅如此,在24小时过去后,特朗普还不得不表示,金正恩对中国的访问,是正面的。

就像得知自己追求的美女有了新欢,却还要强颜欢笑,作绅士状,向美女和美女的新男友表示恭喜祝贺,一样一样的心情。

但宝宝心里有多苦,只有宝宝自己知道。

这一下,特朗普选定东北亚局势的动乱作为搞乱中国的计划,就这样轻轻地、无声无息地破产了;而且,特朗普还一点应对的招数都没有。

特朗普终于体会到了东方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并不因为西方不理解就不存在了。

回到贸易战,特朗普至今还是认为,就算中国不就范,真的打算和美国硬来一个两败俱伤的话,美国还是可以游刃有余地给中国也来一个豁免,或者部分豁免,像豁免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巴西、澳大利亚一样,那样的话,中国一定就感恩戴德地偃旗息鼓了。

毕竟,中国人总是强调,贸易战对双方都是伤害,既然这样,大家都不要开启“相互伤害模式”,不就好了?
但这次,特朗普又犯了重大的战略判断失误,而且,这个失误,将给美国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深远的重创。

过去,美国常常利用贸易战和制裁的大棒威胁中国,而且总是奏效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希望融入世界贸易规则体系中,希望西方国家能够认同自己;以及中国当时非常需要世界这个大市场,尤其是美国的市场。

所以,对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制裁威胁,中国一直是忍气吞声的。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修昔底德陷阱是存在的,虽然我们说不存在,美国也是一定要让它存在的。

既然这样,中国的崛起,与美国之间的竞争、甚至战争就不可避免。

这几年,中国显示了自己日益增强的军事力量,但这些军事力量并不是这几年中国才开始准备的,而是在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几年前就开始准备的。

人民币石油期货市场,中国从十七年前就开始准备,四年前就完全准备好了,为什么没有开盘,当然是中国人认为条件不成熟。

贸易战中国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但中国为什么不挑起战火,是因为中国人不想打“第一枪”。

金正恩访华,中方说“时机特殊、意义重大”,但这件事情,显然不是在现在“时机特殊”的时候才开始谈判的,而是更早,可能从金正恩一上台就开始了,甚至,在金正日最后一次访华就与前领导人达成了一致。

正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在如此特殊的时机,及时上演了这一幕大戏,甚至连彩排都免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最近进行了这一系列的动作?
前面说了,既然修昔底德陷阱不可避免,既然与美国的正面决战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需要一次机遇,需要一个导火线。

否则,如果中国打响了第一枪,则需要面对国际社会担负着许多经济、政治甚至军事的责任和压力,让自己限于被动的境地。

但是,特朗普不愧为中国潜伏在美国的优秀“卧底”,在中国最瞌睡的时候,让美国政府为中国送上了一个舒适的枕头。

美国悍然发动贸易战,中国借此机会,可以无需发动战争,采用贸易的手段给美国重重的一击,同时,通过金正恩的访华,也消除了美国在中国家门口“生事”的机会。

当然,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是打好贸易战的支持条件。

虽然中国以前从来没有打过贸易战,而美国却是贸易战的资深老手。

但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向来是中国人的长项。

虽然贸易战“伤人一千,自损八百”,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尤其是要取代美国世界第一的位置,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

也许最终还是要在真正的军事战场上见分晓,但在真正的战争之前,先通过一场贸易战的较量,打出自己的威风,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要比直接在军事战场上刀兵相见,是一个求之不得的机会。

相信,中国一定会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在国际贸易的战场上,给美国来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创,狠狠地将美国打痛,痛到今后无论哪个总统,都不敢再轻易挥舞贸易战的大棒来吓唬或威胁中国了。

而这次贸易战的结果,将比六十五年前结束的NORTH KOREA战争,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国际社会的地位提升,也通过重创对手,而缩小与美国的经济地位的差别。

所以,贸易战的战火是美国挑起的。

但是,什么时候停止,却不是美国说了算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