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急危重症护理学》PPT课件
《急危重症护理学》PPT课件
发病机制
淡水淹溺 海水淹溺
淹溺了怎么办?
淡水(低渗性溶液)
↓
→ → 血液循环
血液稀释
低钠、低氯及低蛋白血症
↓
← ← ← 死亡
室颤
高钾血症
红细胞血管内溶血
↑
↓
← 急性肾功能衰竭
过量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
图1 淡水淹溺的机制
海水(高渗性溶液)
↓ 肺→
↓
→ 上皮细胞和肺毛细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大量水分及蛋白质向 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渗出
胖子要减肥哦,否则夏天难过?
那我与宝宝 怎么办
盛夏时节 ,如果老年 人不注意防暑降温 ,容易 受到热邪侵袭 ,引起体温 升高 ,体温调节中枢“失 灵” ,无法保持产热与散 热的平衡 ,发生中暑。发 生重症中暑的老年病人,
如果处理不好,甚至可 能造成生命危险。
中暑机制
气候温度↑
↓
体内调节不当
↓
体温↑
↑
→ → 中枢兴奋、腺体分泌↑
耗氧↑
↓
← ← ← 体热积蓄过多
散热不足
产热↑
新陈代谢↑
病情评估
病史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病情判断
临床表现
先兆中暑 轻度中暑 重度中暑
我是小胖子,热天到了 只好在空调房里睡觉!
重度中暑
热痉挛:由于失水、失盐引
起肌肉
痉挛
热衰竭:周围循环容量不足, 引起 虚脱或短暂晕厥
小贴示:夏天必备的六类防暑药
藿香正气——散热解暑、解毒辟秽。主治中暑、腹 痛泄泻、痢疾等症.
人丹——具有开窍安神、清热祛暑、解毒辟秽之功 效。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胀、恶心呕吐、腹 痛泄泻等症.
清凉油——提神醒脑. 十滴水——消暑解热 风油精——清暑解毒,利湿除烦,镇痛驱风。 六一散——主治夏日中暑、身热心烦、口渴、小便
医院内救护
降温: 1、物理降温:环境降温、体表降温、
体内降温 2、药物降温:氯丙嗪 对症处理: 1、西医:纠酸、脱水剂 2、中医:清暑益气汤
防中暑新招
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有效降温 对症护理 预防
正在给中暑患者服药
预防:
1、进行预防中暑的卫 生宣传; 2、热适应锻炼; 3、补充含盐清凉饮料 与营养; 4、改善劳动环境与居 住条件; 5、重视老、弱、病、 孕的夏季保健; 6、执行有关高温作业
美国每年因水意外事故
而死亡者近9000人,其中男 性是女性的5倍,男性溺死高 峰年龄段在15~19岁。所有 成人溺死者中约45%伴有酒 精中毒。 淹溺以7、8、9三 个月发生率最高 夏
天 的 享 受
重点与难点
掌握淹溺的概念、现场救护的原则及 预防护理。
熟悉淹溺的临床表现及医院内救护。 了解淹溺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及病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十章 中暑、淹溺和触电
第一节 中暑 第二节 淹溺
夏天逛街小 心中暑哦.
南京市1994年中暑达 3000余例,重度103例, 死亡7.8%。
重点与难点
掌握中暑的概念、重度中暑的分类、现场 救护的原则及预防护理。
熟悉中暑的临床表现及医院内救护。 了解中暑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辅助
什么情况(
)
A.热痉挛
B.热衰竭
C.热射病
救治与护理
现场救护 医院内救护 护理要点
现场救护
一、中暑急救五字诀: 1.移:移至阴凉、通风 2.敷:冷水毛巾敷 3.促:按摩四肢皮肤,促进血管扩展 4.浸:浸在冷水中 5.擦:毛巾擦红皮肤 二、中医急救: 1、扯痧 2、刮痧法
三、影片
太热了要中暑了!
处理
用药: 生理盐水250ml,双黄连注射 液30ml;藿香正气水,并给予冰袋降温, 风扇通风;于晚上症状消除.
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中暑,从中了解了中暑的原因, 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要做
水中虽好,可不能呆久哦.
课后思考题
1.热射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2.重度中暑包括那些内容? 3.夏天如何预防中暑? 4.若发生中暑应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热射病:高热、意识障碍、 无汗
这样总不 会中暑吧
选择题
1、在高温环境中劳动各种一定时间患者出现大汗、口渴、头
晕、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胸闷、四肢无力等症状,在阴凉
处休息情况好转。试问患者出现什么情况(
)
A.先兆中暑
B. 轻度中暑
C.重度中暑ຫໍສະໝຸດ 2、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
挛性、对称性和阵发性疼痛,持续3分钟后缓解,患者出现
↓
肺组织内呈高渗状态
↓
→ 水积蓄在肺泡腔
急性肺水肿
图2 海水淹溺机制
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
↓ → 急性心力衰竭
↓
死亡
项目
海水淹溺
血液总量 血液性状
减少 浓缩显著
红细胞损害
很少
血浆电解质变化 钠、钙、镁、氯离
子增加
心室颤动
极少发生
主要致死原因
急性肺水肿、急性脑 水肿心力衰竭
淡水淹溺
增加 稀释显著 大量
钾离子增加、钠、 钙、氯离子减少
黄少或灼热。
藿香正气水
风油精
六一散 十 滴 水
清凉油
人丹
防中暑宣传系列
②
③ ①
④
夏季尽量减少在烈日下活动,
对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
要延长午休时间。夏天
10:00~16:00气温高、太阳
光照射强,是中暑的易发时
段。为防止中暑,这期间也
不宜进行体育锻炼。预防中
案例分析
小敏,男,14岁,症状:面色苍白.盗汗, 体温37.5℃,白天气温高39℃,该小孩在太 阳下玩耍,下午6时来医院,诊断为轻度 中暑. 问:如何处理?
常见 急性肺水肿、急性脑水 肿心力衰竭、心室颤动
图3 海水淹溺与淡水淹溺的病理特点比较
病情评估
资料收集 1、淹溺史 2、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3、辅助检查 病情判断
检查及病情判断。
第一节 中暑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情评估 救治与护理
第一节 中暑
中暑(heat stroke) 指人体处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
中枢发生障碍,突然发生高热、 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 惊厥等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疾 病。
病因
机体产热增加 机体散热减少 机体热适应能力下降
情判断。
第二节 淹溺
发病机制 病情评估 救治与护理
第二节 淹溺
淹溺(drowning)
人淹没于水中或其他液体中,
由于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
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氧,并处于
临床死亡状态.
淹溺的分类
干性淹溺:人入水后,强烈刺激, 引起喉头痉挛导致窒息死亡心
湿性淹溺:人淹没于水中,喉部 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塞呼 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