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政府和私人对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论政府和私人对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姓名:王茂班级:10金融一班学好:2010644301成绩:论政府和私人对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摘要】:传统理论认为,公共物品特别是纯公共物品的领域是政府机关和公共部门专断的活动范围,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来,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的研究对此提出了挑战。

到了21世纪,公共物品的私人参与不再只是提供了,在公共生产与公共定价方面,私人的参与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公共物品提供生产定价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公共物品的概念,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之所以叫公共物品,是因为它有着不同于私人物品的以下几个方面:(1)非排他性。

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或者说,公共产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

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而私人物品就是属于私人或者部分人所有,并不是面对任何人。

(2)强制性。

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供应的,整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它的效用。

公共物品一经生产出来,提供给社会,社会成员一般没有选择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

换句话说,公共物品不是自由竞争品,它具有高度的垄断性。

而私人物品不具备强制性,只有通过市场之间的竞争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更好,让消费者满意。

(3)无偿性。

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讨价钱。

很显然,私人物品,不会白白送给你,必须给所有一定的报酬。

(4)非竞争性。

即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

这就是说,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

私人物品不能被所有人消费,必须通过竞争才能得到。

对于公共物品也是与分类的,一般上可分为两类;(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

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

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 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 b 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

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公共物品的提供】说到公共物品的政府和私人提供,就不得不提科斯的灯塔了。

“灯塔经济学”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灯塔”在经济学里是公共物品的代名词,关于灯塔的故事也就成为公共经济学的经典故事。

灯塔是船只安全航行的一种必要设施。

作为早期的海上强国之一,英国的灯塔制度是发展最早、最完善的。

早期的英国,灯塔设施的建造和灯塔服务,与别的产品一样,也是由私人提供的。

为了满足航海者对灯塔服务的需要,一些临海人家出钱建设了灯塔,然后根据过往船只的大小和次数向船只收费,以此获取维护灯塔设施的日常开支的费用(维护灯塔的费用和人员费用),并获取投资收益。

到1842年,因私人收费过高又全部归公营。

最后,只能由英国临海的各个地方政府出资兴建和维护灯塔的运营。

科斯在当时还没有发现这里提出了公共物品供给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就是,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

为什么灯塔这种物品最后必须由政府来提供,而大多数一般的物品和服务,譬如汽车这种产品或者搬运工的服务,都可以由私人企业提供呢?原因就在于,灯塔是公共物品,而汽车或者搬运服务都是私人物品。

但是政府经营的灯塔的费用来自于税收,仍然是社会的财富。

这些资源的使用,从社会角度来讲,是低效率的。

由此看来,由政府来提供灯塔这种公共物品并不一定就是有效率的。

因为政府依靠官僚机构为消费者服务,由于缺乏激励机制,难免效率低下,而且往往参杂了官僚自身的利益,这种情况不胜枚举。

所以,只要有可能,让私人来提供公物品,通常要比政府更具效率。

在分析了私人灯塔制度和公共灯塔制度的利弊得失之后,科斯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公共灯塔制度对资源使用的浪费和低效率表明,由政府代替私人生产公共物品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英国早期的私人灯塔之所以演变为公共灯塔,原因就在于制度的缺失。

只要有关制度足够完善,私人灯塔的效率是很高的。

譬如,政府应该制定有关对灯塔使用强制收费的制度,对逃避付费的行为予以严厉惩罚以保证制度的顺利执行。

所以,在由哪家私人企业提供如同灯塔这样的公共服务这一问题上引入竞争机制,对私人经营灯塔的收费水平予以监督和核查,使其不至于利用垄断地位牟取垄断超额利润,侵害船运公司的利益。

这样,通过完善制度,政府监管下的私人经营就可以既解决私人经营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又解决政府经营效率低下、浪费资源的问题。

即政府要做的不是代替私人经营灯塔,而是提供制度,对制度的实施予以监督。

所以说,公共物品的提供,是可以由政府和私人共同参与的。

【公共物品的生产】政府如何来充分的提供公共物品,要提供就必须进行公共物品的生产,我们先说一下公共物品的生产。

怎么来生产,有哪些生产方式?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政府直接生产。

前面讲到公共部门,包括公共企业,公共企业提供的这些公共产品,政府花钱办的企业,有无偿的,有些比如纯公共产品无偿的提供给消费者,提供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准公共产品又收一定的钱,低于成本价格的钱来提供给消费者,这是政府直接生产。

我们可以想到,政府直接生产公共产品,因为它完全是用行政手段,市场机制不能在这儿发挥作用,所以它往往市场这个机制的效率不能得到体现,往往出现效率低下,反正是大锅饭,国家拨款,国家当老板来生产来供给,也不赚钱,这种就是往往效率是不高的,所以要尽量减少政府直接生产公共物品,克服由政府直接生产效率低下这个问题。

那么,第二种生产方式就是政府间接生产。

也就是说让,政府当老板,还是政府提供,但是政府不直接建公共企业去生产,而是通过私人企业来去生产,政府与私人生产者签订相应的合同,我给你拨多少钱,你给我提供多少产品。

还有一些,比如我曾经想到,看这个例子准确不准确,我们一些水库大坝,这应该是属于公共产品,国家政府要建设,建设当中如果说政府直接去提供,政府要设机构去修长江大堤,好像这个成本太高。

另外,修完以后干什么。

但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去修,修完了以后可能修的过程当中效率也比较低,那么我们事实上就投标招标,钱由我政府来拿,由国家来拿,但是由这些其他市场主体竞争,你来生产,你节约了以后可以归你。

这样看上去是通过了市场竞争节约了成本,但是很有可能私人通过偷工减料来获利,从而影响了公共物品的质量。

再一个就授权经营,有一些属于公共设施,属于纯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建了以后,让你来给我管理,来经营,经营我给你收一定的费。

那么政府建立生产还包括政府经济资助,政府给你一定的补贴,你就好好给我生产,亏损的部分,不足的部分由我来补,还有政府参与生产,由私人部门一块来生产,就是政府来参与。

这就是前面说的政府直接生产,还包括政府间接生产。

有些公共产品在改革当中也可以有私人生产,那么显然这种公共产品它绝对不是纯粹公共产品,私人生产就要有利益,他要得到一定的回报才生产。

当然有些可能,前面讲到有的承担社会责任,我愿意无偿的提供,那这种现象太少。

私人生产有一些很多都是准公共产品,你来投资,你可以赚取一定的利润,但是这里政府要加强监管,而且范围不能太多,太多了就会出现问题。

一个要加强价格监管,你不能说,你这个价格要了老高,另外防止私人垄断,这些产品的提供上私人垄断,那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比如说我非定多高的价格,你不给我我就不让你消费。

比如在改革当中,我也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自来水,自来水前面讲到是自然垄断行业,也是公益性行业,在改革当中,你可以怎么来提高安全用水,提高用水的质量,保证充分供应,这种行业我觉得不适合由私人,有些城市就把自来水也让私人企业来提供生产,这个我觉得定位是有问题的。

就是选择有一定盈利的水平,这种公共产品,后面还会讲到,在少数情况下,是允许生产某些准公共产品,可以有盈利的,这样政府要加强监管。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公共物品的生产。

【公共物品的定价】最后,让我来说一下公共物品的定价。

所谓的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接个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应当指出,公共定价是政府保证公共物品提供和实施公共物品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公共定价的对象自然不仅包括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而且包括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从定价政策来看,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定价;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纯公共定价:即政府的直接制定的自然垄断行业(如能源,通信,石油等基础产品行业)的价格;管制定价:即政府规定涉及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的行业(如金融,农业,高等教育和医药等行业)的价格。

政府之所以实施公共定价,不仅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公共物品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提高政府的支出效益,而且是保证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定的重要措施。

无论是纯公共定价还是管制定价,都涉及到两个方面,即定价水平和定价体系。

定价水平是指政府提供每一单位“公共物品”的定价(收费)是多少。

在管制行业里,定价水平依据正常成本加合理报酬得到的总成本计算。

定价体系是指把费用结构和需求结构考虑进来的各种定价组合。

因此,研究定价水平实质上是研究如何确定总成本。

通过学习可知,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以计算公共物品的成本定价:1.平均成本定价法;2.二部定价法;3负荷定价法。

(课本51页,不再细说)但是,价格的制定还是存在缺陷,公共定价的难点: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企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诱使政府制定高价。

克服的办法一般是采用价格听证会来定价。

综上可知,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必须由私人和政府同时参与才行,既不能由全部由政府的垄断管制而导致效率低下,也不可以全部交给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让公共物品不能被所有人所用,必须在二者的干预下协调发展!【参考文献】财政学(第六版)百度文库。

相关主题